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漠明珠居延海

(2021-12-12 10:16:53)

大 漠 明 珠 居   

内蒙古最西端额济纳旗是祖国边疆的一块弹丸之地,居延海是其著名景点之一。

之前,朋友几次相约准备前往,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今年国庆节前就早早落实旅行社报了名,仿佛是为了消解前世纠缠于心中的一个结。

清晨五点多,额济纳还在朦胧夜色之中,带上所有的厚衣服,路餐去居延海看日出。车内外一片漆黑,好似被孤零零地抛到了旷野里。半小时后,车渐渐多了,全朝着一个方向,到达景区已是人山人海,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大漠明珠居延海

大漠明珠居延海

起大早打着哆嗦去看日出,是不是疯了?少年时总以为一生很长,总认为美好的事物会接踵而至,年近古稀才慢慢明白,那些美好的机缘也不过那么几次而已。我在祖国最东面的圆陀角看过日出,也去黄山看过日出,今天是在大西北居延海看日出,想到这里,心情渐渐澎湃起来。

景区里排起几路发向不同观景台的队伍,我们只是选了一支略短队伍排上等候。寒冷丝毫没有影响游玩的热情。

居延海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湖泊之一。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汇入巴丹吉林沙漠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海。史籍中最早见“居延”是西汉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入居延收河西。汉代称为居延泽,魏晋时称西海,唐代称为居延海。

下景区车,沿木栈道走近湖边,观景台上黑压压站满了人,后边的踮着脚,举着手机、相机,更有人爬在廊柱架上,静候那一刻的出现。秋天的居延海,寒意拂面,波纹如绫,周边大片的芦苇在风中摇曳,在我面前招摇晃动,像是遇到了老相识--我愿意相信,那就是我十七岁到农村插队认识的那几束芦花。

太阳终于冒出了地平线,红红地像含羞少女,慢慢地露出笑脸,此刻霞光万道,天空染得通红,大地换上另一种色彩,干涸大漠停歇于一片金色之中,不知从哪冒出大群海鸥,还有不知名的水鸟迎着初升的红日百般嘻戏,发出天籁般的叫声。人们全然不顾寒风刺骨,观赏日出美景,拍摄动人的晨曦。湖面也染上胭脂红。望着这片圣洁之水,不但给于额济纳人幸福,安康,还透出了一种生生不息的西部精神。

大漠明珠居延海

大漠明珠居延海

大漠明珠居延海

大漠明珠居延海

历史上的居延海水量充足,有肥沃的土地和丰美的水草,早在汉代就有了农耕的记载;各个朝代都在这里设郡立县,南北朝时期,柔然占领了这里,隋唐时这里属于突厥,宋代时,这里是西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溺水淌成河,汇入湖中,是居延海最主要的补充水源。“溺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千古佳句,名遍华夏。

大漠明珠居延海

大漠明珠居延海

大漠明珠居延海

大漠明珠居延海

居延海在巴丹沙漠与西边八百里无人区之间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片绿洲也是通往漠北的重要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此安营轧寨;骠骑将军霍去病在这饮马;飞将军李广从这里追击匈奴。大诗人王维以检察御史身份奉使出塞宣慰驻足这里,写下著名的《出塞作》:“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王维来这,站的地方也可能是我现在的位置,刹那间,觉得离古人很近。

想到这里,恍然明白这片土地也曾“狼烟四起,刀光剑影,”。思绪一下飞到秦汉,飞到唐宋元明清的词阕散章里。有战事,就有“少小离家”,“深闺离愁”,“依依惜别”,“望穿秋水”。或许我们一路上看到的沙堆下就埋着兵士们的尸骨。无尽的战事怎一个“愁”字了得。如今一切泯灭了,千年的云烟被留在了过往,一任西风诉说。

大漠明珠居延海

大漠明珠居延海

大漠明珠居延海

大漠明珠居延海

大漠明珠居延海

大漠明珠居延海

居延海两岸古迹甚多,美景与历史传说是景区最独特的魅力。传说西王母曾在这里秘会情人;老子留下五千字“道德经”后在此羽化成仙,后人将这块地方称为“流沙仙踪”。

景区的一条标语写着“小小居延海,连着中南海”。猛一看有点不解,后来才明白,这块曾经名声大噪“鱼儿翔游水中,鸟儿翩然湖上”的沙漠明珠,历史上干涸过多次,引发居延绿洲萎缩,生态急剧恶化。前几年北京每年春天的沙尘暴越来越严重,专家、媒体组成联合考察队溯风而上,追查风沙源头,一直追到额济纳,发现居延海已经干涸,一片“大风起兮尘飞扬”。真相终于大白,风起额济纳,尘落北京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为保护绿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2002年,黑水首次流入居延海,随后连年补水,生态不断向好。可见生态与生命息息相关。

多少人来过这里,都是抱着不同的心境看居延海的,有人看日出,有人怀古,有人好奇这片绿洲,有人留下到此一游的足迹。

我独爱居延海身上那股野趣;爱她朝霞红艳;天空湛蓝;爱戈壁滩扯着喉咙诉说的朔风;爱这儿潋滟的湖面与周边大片蔚然的芦苇,如一对恋人亲密相拥。

史书上汉代才有“居延”记录,我极目远望,看到的却是远古尚无人类时的“居延海”。

回望景区高高悬挂的“居延海”三个血色大字,寒风里隐隐约约透出一缕飘逸,像个剽悍的北方汉子:大气、豪爽,充满风沙味。

                                                       刘希    2021.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