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国考”应被还原成一场招聘
(2012-11-10 08:46:24)
标签:
转载 |
我与新京报的会话
报名人数可能会继续下降
新京报: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前两年相比变化较大,公务员考试是真的降温了吗?
李永新:从现在和未来的国考发展来看,“趋稳”一定是主要的特点,准考生们将越来越明确自己是否报考和报考什么职位,很难再出现大幅度增长,而弃考人数也将逐渐减少,报名将会越来越理性。未来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可能继续下降,但跌幅不会很大。报名人数的多少会受招录人数直接影响,但平均竞争比将稳定在40∶1-50∶1之间。
新京报:你提到考试的成熟和考生的理性,能否具体谈下?
李永新:从近几年的考试公告和大纲可以看出,所有的表述都更加科学,变化更少趋势更稳,对于职位的描述也更加具体和详细。从报考来看,以前,官方是不公布报名的详细数据的,但从去年开始披露这些数据。今年数据公布得更加详细和及时,也反映出官方工作效率的提高。去年开始,公务员局开始做宣讲会,直接到大学里面去和一些准考生们面对面交流政策和考试相关信息。可以说,从公告、大纲、考试内容和招考流程,以及考试前后的措施、信息公开等,都说明公务员考试日趋成熟。
热门职位条件都非常宽松
新京报:今年媒体一大关注点在于很多想不到的职位竟然成为热门职位。
李永新:2013年国考报名过程中,最令人关注的职位莫过于来自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的两个火爆职位。实际上,每年的“最热”职位出现,都有较强的偶然性,但这种看似“爆冷”的背后,有着明显的特点。之前有媒体采访了最热职位的招考部门领导,他们也谈到,原来有较多限制时招录人员有困难,今年为了吸引人才放宽条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新京报:今后国考走向如何?
李永新:我们的看法是,这场考试应该被还原成一场考试或招聘。比如公务员局做校园宣讲,宣讲形式和内容跟许多企业都一样,一些部委的参会代表也大谈各部门的优势吸引考生。再如今年大家说“最苦金饭碗”,其实那些相关职位的工作情况一直都是这样,如需要经常加班,工作地点较为艰苦,不提供住房等。现在的公务员工作,早已不是有些人想象中“一杯茶一张报纸过一天”了,而在招考条件中明确这些要求,就是为了能招到更合适的人才,而避免因为与期望值落差较大导致入职之后工作热情降低、影响工作的稳定性。未来,从“冷热”来看,将会是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当然,招考部门、考试本身、考生、大众都会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了解考试,整个招考工作也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科学性。
展 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