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净洁肌肤 从卸妆开始

(2012-04-12 08:25:04)
标签:

卸妆

江原道

丝芙塔

蓝寇

露得清

时尚

分类: 将美丽进行到底
净洁肌肤 从卸妆开始

(又到备份时间,悦己网美人计的独家约稿)

卸妆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知道。爱美的女生白天出门总是会用这样那样的美妆品,不论是防晒,隔离还是粉底,晚上回家如果不彻底清洁脸上的妆和整天积累下来的油脂,毛孔就会被堵塞,皮肤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护肤的重要第一步,必然是卸妆。市面上卸妆的产品很多,从大众超市到高档专柜品牌都有。形态也不少:水状,霜状和油状。不过选择越多,可能选择困难也会越大。下面特特就挑点评几个我用过,正在用,和打算用的卸妆品,供大家参考。

卸妆。我平日里不化浓妆,一般只用隔离霜加腮红,所以选用不会带给皮肤任何负担的卸妆水。目前很喜欢的是有点小众的日本彩妆品牌Koh Gen Do江原道。“江原道”虽然是韩国地名,这个牌子却是地地道道的日本彩妆品牌,号称在高清摄影机前也不会露怯的底妆品在好莱坞大受欢迎。 

Koh Gen Do出名的粉底们我还没仔细体验,不过她家的矿物卸妆Cleansing Spa Water,却是我很爱的明星产品。看起来就是水而已,但倒一点在化妆棉上轻轻擦完脸,就可以看到化妆棉上带下来的腮红和隔离,卸得很干净,而脸上感觉很通透,完全没有负担。我个人最喜欢的用法是,下班回家后用它先卸个妆,不需要水洗,也不用再抹面霜,皮肤不会觉得干,吃完饭之后再洗脸做皮肤保养。这样既解决了带妆时间过长的问题,又能让皮肤每晚都能畅透呼吸一段时间。这个优点是我热爱卸妆水的原因。

这个卸妆水不便宜,美国丝芙兰售价250ml$39,但很经用,一点点就能卸得很干净,我每晚都用,用了4个月还剩大约1/5,所以性价比还是不错的。是会继续用的好东西。 

净洁肌肤 从卸妆开始

卸妆乳。在爱上卸妆水之前特特用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卸妆乳cleansing milk或cold cream冷霜。除了卸完之后需要立即洗脸之外,我还蛮喜欢卸妆乳的。如果你担心卸妆水卸妆不干净,又是油性皮肤不想用卸妆油,那么可以试试比较温和的卸妆乳。

卸妆乳有很多选择,价格便宜的也很多。比如鼎鼎大名的丝塔芙温和洗面奶Cetaphil Gentle Skin Cleanser就是居家必备的选择,特别适合年轻的敏感皮肤。特特虽然不是敏感皮,也会长期备一瓶这个洗面奶在家里,什么时候觉得皮肤需要特别照顾的时候,就会将别的东西都放下,专心用这个洗脸,然后加上温和的保养品,就ok了。用法很简单,不需要将脸打湿,抹一大坨在干燥的皮肤上,均匀揉开,然后水洗或者用湿软巾擦掉都行。 当然要注意的是用完这个之后一般还是需要用清洁力强一些的洗面奶二次清洁。

净洁肌肤 从卸妆开始

卸妆油。这是最常见的,也是特特最早接触的卸妆品。不是不喜欢,而是我不化浓妆,不需要用这样的“狠药”,加上多少有点担心矿物油给皮肤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并且卸妆油与生俱来的油腻感也的确不是我喜欢的感觉,所以...不过,公平的说,对于经常化浓妆的女生,应该还是化妆油才够给力。

卸妆油出名的那几个牌子,植村秀,DHC,雪肌精,Fancl,这里就不赘述了。不过如果一定要用卸妆油,我想我会买Fancl在美国的专线Boscia博倩叶天然卸妆油。会挑选它的原因也很简单,它延续了Fancl的简单天然成份,不会致敏,将油性卸妆品的油腻感减少到最低。 


净洁肌肤 从卸妆开始

以上说了这么多都是脸卸。特特虽然脸上淡妆系,但眼部一定会用眼线和睫毛膏,所以我要用专门的眼卸才放心。而对于眼卸,特特非常忠诚的只用两样产品。

兰蔻水油分离眼卸液Lancome Bi-Facil eye makeup remover。如果不看价格,它绝对是特特眼卸品排名的Number 1。温和好用,卸妆轻松,各种喜欢。唯一不好的就是价格,一小瓶125ml美国售价$27,这让每天要用眼卸的人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净洁肌肤 从卸妆开始

所以现在特特常年备着平价护肤品常胜军Neutrogena露得清无油眼卸液oil-free eye makeup remover,卸眼妆温和有效,任何以难卸出名的睫毛膏都不在话下。更大的优点是价格亲民,162ml美国售价才$8,价格是兰蔻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效果却绝对不输。露得清的这款绝对是兰蔻家眼卸液最完美的平价替代品,会一直一直用下去。 
净洁肌肤 从卸妆开始

原发帖地址:http://beauty.self.com.cn/skincare/20120320/2433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