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线是由股价牵引产生,为什么又反过来说均线成了支撑或压力?
(2022-06-02 08:22:13)谢邀,本来不打算回答股票问题了,体验很差,写的全是干货但是老被喷,别人的水货答案老被不懂行的编辑推荐,不过也难怪,市面上所有的均线系统书全是骗钱的,我是说所有,卖书的没有一个懂行的有良心的,无一例外。
实际上道理很简单,均线的应用本身在逻辑上没有问题,很严密,用发明人格兰维尔哪套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已经那么有效了
逻辑是这样的:
假设所有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对一个股票的定价没有任何认识,那么影响他买卖筹码最决定性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什么呢?
一是市场情况,二是自己持筹成本。
市场情况就像大海,持筹成本是量海的定子(金箍棒?)
持筹成本极大的影响交易者的心态。
我想炒股新手都有体会,最想卖股票的时候是什么?
1刚赚一点钱的大盘又震荡的时候时候
2刚亏一点的时候超想割肉的(尤其大盘又下跌)。
最想买股票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股价严重低于自己的持筹成本的时候。
最不愿意卖股票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1深套时候
2股价快速上涨脱离自己的成本的时候(尤其是大盘好的时候)持筹人会陷入观望状态。
实际上均线的应用都是围绕这几个思路来设计的,均线就是一种市场平均持筹成本的假设而设计的分析方法。多条均线越纠结的地方代表着持筹成本集中区
当一根阳线快速脱离n跟均线缠绕位置的时候,按照以上假设,就容易形成持筹人心态较稳定状态,也就是唐能通之流管这种叫“出水芙蓉”,看涨。当一根阴线击穿n跟均线时,根据上面提到的说法,容易引起抛盘,唐能通之流管这种叫“断头辗刀”,看跌。
跌到远离均线时看反弹。涨的很多远离均线的时候看跌。这方面的书很多大家随便搜索吧。均线的应用流传太广,导致有很多书是纯骗钱的,尤其是把均线参数设置改来改去就认为是创新的,简直蠢透,这种书我当年还看了不少,点名说一下《神奇的大均线》这本书超级弱智。
但是如你们所知,均线系统的有效性在现代市场早就被淘汰了。均线在古代是能够提前于市场反应的,现在是严重滞后于市场反应的,而且现在观察市场的角度比古代复杂了n倍。
我09年的时候花了很大心思改善均线系统,加入了大盘相对变化对均线有效性的影响,加入了成交量变化对均线的影响。“发明”了很多特殊的组合形态,比最早的设计思路效果肯定是更好,精度更高,反应更提前,比市面上昧着良心的改良均线系统有良心多了,但是后来发现是舍本逐末,长矛你改造成丈八蛇矛它还是长矛,打不过现代兵器。
另外一部分关于自我实现性的影响我在知乎提过很多次了,不再提了。
看到你们蠢*萌蠢*萌的还在研究这些,真是怀念我逝去的青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