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组织行为学》总复习

(2012-01-09 12:30:48)
标签:

宋体

群体凝聚力

组织行为学

激励因素

组织文化

分类: 学习资料


1.OB的两大核心问题P8

(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

(2)组织中的激励问题

2.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3.OB的研究方法P12-13

(1)实验法(2)经验总结法(3)现场研究法(4)案例比较法(5)测验法

4.(1)《管理心理学》提出者:莉莲·吉尔布里斯 

2)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和出版《心理学和工业效率》:雨果·芒斯特伯格

5.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P28-32

1)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3)近因效应(4)定型效应(5)投射

6.社会知觉的特征:(1)理解性(2)相对性(3)整体性(4)恒常性

7.个人决策的影响因素P39-40

1)知觉(2)思维方式(3)气质与性格(4)情绪与情感(5)情景以及周边群体(如家人、朋友、组织)的影响。

8.个性的定义:个性是指个体的比较稳定的、经常影响个体的行为并使个体和其他个体有所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9.四种气质类型及其特点:

(1)多血质(活泼型,eg:贾宝玉)

(2)胆汁质(急躁型,eg:张飞)

(3)粘液质(安静型,eg:林冲、沙和尚)

(4)抑郁质(抑制型,eg:林黛玉)

10.A、B型性格特点:

(1)A型性格:做事节奏快,对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感到不耐烦,总想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无法处理休闲时光,着迷于数字,他们的成功是以每件事中自己获益的多少来衡量的。

(2)B型性格:没有时间紧迫感,认为没有必要表现或讨论自己的成就和业绩,除非自己要求如此,充分享受娱乐和休闲,充分放松而不感到内疚。

11.(1)态度的定义:态度是指主体对特定对象做出价值判断后的反映倾向——要么喜欢,要么不喜欢。

(2)态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成分。

12.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P92-93

1)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的认知;

(2)改变态度,使其符合行为;

(3)引进新的认知元素,改变不协调的状况。

13.转变员工态度的方法

(1)宣传法(宣传过程中常见的心理效应:权威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

(2)员工参与法

(3)组织规范法

14.工作满意度的内容

(1)工作本身(2)报酬(3)升职机会(4)上司(5)同事

15.内容型激励理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五层次需要可以越级满足)P128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

PS:对管理者的启示:关键在于找出员工的主导需要,并随员工的需要结构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即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1)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内容紧密相关的因素,这类因素的改善,会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缺乏则使员工产生“没有满意”;

(2)保健因素是指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会使感到满意,如得不到改善,则会引起员工对工作的不满。

PS:对管理者的启示:没有激励因素的员工不会不满意,有了激励因素的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会更高。

三、阿尔德佛的ERG理论

(1)生存需要(2)关系需要(3)成长需要

PS:对管理者的启示:,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了解员工的真实需要。因为需要的不同,会导致员工不同的工作行为,进而决定他们不同的工作结果;而这些结果,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也可能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管理人员要想控制员工的工作行为,必须在了解员工真实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员工的工作结果,即使员工获得能满足需要的报酬,来达到控制员工的行为。
四、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

(1)权力需要(2)归属需要(3)成就需要

PS:对管理者的启示:要善于培养具有高成就感的人才,这种人才对于企业、国家都有重要作用。一个企业拥有这样的人才越多,它的发展就越快,利润就越多。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人越多,就越兴旺发达。

 

16.过程型激励理论

一、期望理论与心理契约

1)期望理论(弗鲁姆)认为,个体的努力程度取决于个体行为对可能带来的工作绩效的期望程度以及因绩效而获得组织的奖赏对个体的吸引力。

2)三种关系:努力—绩效的关系、绩效—奖励的关系、奖励—个体目标的关系。

PS:对管理者的启示:1.如何设置目标(①目标清晰明确②目标符合组织的期望③目标经过员工努力可以达到)2.如何设置奖励(对员工没有冲突的期望、奖励或报酬的差距或变化幅度是巨大的)

二、公平理论

(1)亚当斯的分配公平理论(Op/I Oc/I 的关系)

(2)程序公平(分配过程公平)

PS:对管理者的启示:1)科学考评,合理奖励;2)各有依据,适当分配;3)公开透明,员工参与。

三、目标设置理论(洛克)

PS:对管理者的启示:关键在于目标设置要有员工参与认同。

四、强化理论(包括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P150

对管理者的启示:①奖励比惩罚更有效②强化必须要及时

17.群体心理与行为

1)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及其特点P175-176

①形成阶段②震荡阶段③规范化阶段④执行任务阶段⑤结束阶段

2)群体行为的内容:①从众行为②顺从行为③暗示模仿感染

3)从中行为的影响因素:①对群体的信任度②对偏离的恐惧③群体的规模④群体的专长 ⑤个体的自信心⑥责任感⑦性别差异

4)增强群体凝聚力的方法(P187)

①群体规模②群体内部的一致性③外部压力④群体的领导方式⑤群体内部的奖励等等

(5)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P186

①低凝聚力——低一致性(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无关)

②低凝聚力—高一致性(凝聚力很低,生产效率依然可以提高)

《组织行为学》总复习③高凝聚力—低一致性(二者成反比)

《组织行为学》总复习《组织行为学》总复习《组织行为学》总复习《组织行为学》总复习《组织行为学》总复习④高凝聚力—高一致性(二者成正比)

18.沟通的渠道和类型:(P223-224

《组织行为学》总复习《组织行为学》总复习《组织行为学》总复习①正式沟通网络(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

②非正式沟通网络

19.《组织行为学》总复习《组织行为学》总复习《组织行为学》总复习冲突管理策略——处理冲突的两维模式P239

①强制②回避③妥协④克制⑤解决问题

《组织行为学》总复习《组织行为学》总复习《组织行为学》总复习20.(1)PAC理论(相互作用) P245-247

《组织行为学》总复习①父母自我状态②儿童自我状态③成人自我状态

(2)周哈利窗口分析P248-249

自我表露②反馈③理想的管理者

21.权力的来源与类型(P269)

1)五种类型:①法定权②强制权③奖赏权(eg:老师)④专家权(eg:医生)⑤参照权(eg:明星代言)

(2)权力的本质(关键)——依赖性P272

(3)权力与政治行为(组织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政治行为)P274-279

22.(1)西方现代领导理论的发展三大阶段

①第一阶段:特质理论阶段

②第二阶段:领导行为理论阶段

③第三阶段:领导权变理论阶段

(2)管理方格理论——五种典型的领导类型P315-316

①1.1定向表示贫乏的管理,对生产和人的关心程度都很小;②9.1定向表示任务管理,重点抓生产任务,不大注意人的因素;③1.9定向表示所谓俱乐部式管理,重点在于关心人,企业充满轻松友好的气氛,不大关心生产任务;④5.5定向表示中间式或不上不下式管理,既不偏重于关心与生产,也不偏重于关心人,完成任务不突出;⑤9.9定向表示理想型管理,对生产和人都很关心,能使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的需要最理想、最有效地结合起来。

(3)PM(团体机能)理论——Performance Maintenance P317(三隅二不二提出)

 

(4)CPM理论——Character and Moral Performance Maintenance P318

C指个人品德,P指工作绩效,M指团体维系

(5)《组织行为学》总复习菲德勒权变理论     LPC(最不受欢迎的同事)  P319

①高LPC分数的领导者类型为关系取向型领导,而低LPC分数的领导者类型为工作取向型领导。

②工作取向型领导在非常有利和非常不利的情境中。领导效果较好,关系取向型领导在中等有利的情境中,最能发挥领导效率。

23.组织文化的结构

(1)组织文化三层次——①表层文化(实体或物质层)②中层文化(制度)③深层文化(精神)P342-343

2)组织文化构成要素:①组织的经营目标和价值观②文化礼仪和仪式③英雄人物④故事⑥语言

24.组织变革的动力和阻力(P390)

(1)动力: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②社会环境的变化③劳动力素质的变化和提高④工作生活质量的变化⑤新的管理原理和方法大量涌现

(2)阻力:①组织内个体对变革的阻力(❶有选择的注意力和保持力❷习惯❸依赖性❹担心不了解情况❺经济原因❻守旧感和安全感)

②组织对变革的阻力(❶对组织权力和影响力的威胁❷组织结构和文化❸资源的限制❹经济原因❺组织之间的协议)

考试题型:

1、单选题 15题*2分=30分2、判断题 5题*2分=10分

3、简答题 4题*5分=20分4、论述题 1题*10分=10分

5、案例题 1题*30分=30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