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 北岛 罗托鲁瓦 怀奥塔普地热世界(上)
 (2016-04-01 11:08:21)
	
			
					(2016-04-01 11:08:21)		| 标签: 新年新西兰北岛罗托鲁瓦怀奥塔普地热世界火山坑和香槟池旅游杂谈 | 分类: 海外游踪 | 






接上篇,离开罗托鲁瓦湖畔和冷泉保护区,我们前往怀奥塔普地热世界WAI-O-TAPU

怀奥塔普(Wai-O-Tapu)地处陶波火山带的边缘,是陶波火山区内地热活动面积最广的区域,其占地约18平方公里,这片区域的火山活动可以追溯到16万年以前。这里到处都是倒塌的火山口,冷却或沸腾的泥浆,喷泉和火山喷气孔。游客在这里能看到的只不过是仍有地热活动区域的一小部份而已。

怀奥塔普处在一个长15公里,宽10公里的巨大破火山口之内,这个破火山口(Reporoa Caldera), 产生于23万年前的一次喷发量高达100立方公里巨大的暴发。从那时起,怀奥塔普一带的地下, 岩浆持续滚热, 一直就没有冷却下来,也没有停止活动。
 
http://img2.yododo.com.cn/files/photo/2015-04-22/014CE184B5240899402881E54CE09DBC.jpg
景区人性化地设置了三条不同难度的环形路线步道,导游图分别用红色、橘色和黄色清晰标示了线路的长度和需时,让游客一目了然。我们当然是选择了步道3,3公里的路程,七十五分钟---到处拍照,上上下下、磨磨蹭蹭的,最后当然不止这个时间。

景区内的景点都有编号和名字,红色步道的前三个景点是火山坑,这种火山坑,因地下巨热的酸性蒸汽不断地冒出地面,塌陷而成。火山坑都有名字分别是:魔鬼之家(Devil's Home)、彩虹火山坑(Rainbow Crater)和雷电火山坑(Thunder Crater)。
http://img1.qunarzz.com/travel/d7/1511/ae/d73333ce5cb796f7.jpg_r_720x480x95_0e0619c9.jpg
魔鬼之家(Devil's Home),“ DEVILS HOME”听起来让人不寒而栗,洞口的黄色硫磺结晶是冷却的硫磺蒸汽所形成。深不可测的地洞,像恶魔的血盆大口,不停地吐着白烟,据说,掉入其中,不出三天,尸骨无存。

新西兰最古老的岩层已有五亿年历史,曾属于冈瓦纳大陆。太古时代的超大陆约在 1.6 亿年前开始分裂,并在 8500 万年前左右形成了新西兰。

新西兰骑在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两大构造版块之间。而地壳共由 15 个巨大的板块组成。北岛和南岛部分区域属于澳大利亚板块,南岛的其它部分则位于太平洋板块。这两大板块之间不断地飘移和挤压,使得新西兰的地质活动非常频繁。

地下的板块运动的结果就是火山运动,也就造就了新西兰不少景色雄奇的地热区和舒适惬意的温泉,同时也成为了部分地区发电、供热的能源。罗托鲁瓦(Rotorua)是这里的主要地热景点之一,时刻运动不歇的地热区中遍布泥浆池和间歇泉,空气里无处不在的硫磺味使得人们把此地称为“硫磺之都”。

新西兰坐落在“太平洋火环”断裂带,著名的陶波火山带就在新西兰。此处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大陆板块相撞后俯冲到一称作地幔的巨热、巨压区。该潜入过程为火山活动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因此,新西兰具有高密度活火山及火山时常喷发的特征,这些火山属于“太平洋火环”的组成部分。

新西兰活火山均分布在北岛呈三角形状的陶波(Taupo)火山区。上新世末及更新世期间该区内出现了区域性地表裂缝和火山喷发。现今的火山景观,如火山穹窿和火山锥,就是那个时期形成的。它们多集中在陶波火山区东边的最深断裂带上。沿着这一狭窄的断裂带分布有5个活火山:鲁阿佩胡、安茹侯意、通各日瓦、塔腊韦腊和白岛。此外,还有许多休眠、灭绝了的火山。

新西兰的火山活动有数种显现方式,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罗托鲁瓦附近的火山喷泉、火山泥塘和地热蒸汽。火山喷泉间歇地向空中喷射来自地下深处的沸水,水柱高度随地压而变。火山泥塘就象一锅沸腾的稀粥,充满了气泡。气泡胀破后出现一缕缕地热蒸汽。更多的地热蒸汽,则是通过各种地下缝隙,源源不断地逸到大气中。
火山活动在地貌上的最显著作用是剧烈爆发。火山喷发不仅营造了新西兰的山脉,也摧毁了一些山脉。象罗托鲁瓦湖,就位于一个坍塌的古火山口。 

原来下面就是地热仙境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艺术家的调色板(Artist’s Palette),大自然不愧是最有天赋的画家,它把火山湖中析出的各种颜色的矿物质汇聚调和,随着水位和风向的改变令色彩在不断变幻,从淡黄到粉红,从灰白到蓝绿,在烟雾缥缈间美如仙境。

矿物中的硫磺会产生浅黄色,氧化铁产生会红铜色,砷会产生墨绿色,而氧化锰产生是紫色,锑的沉淀物则是橘红色,地表上黑白双色,好一派五彩缤纷的画面。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池子里面居然还有一只鸟,

我们已经从上面下来来到池子边上,看见大池子中间一个小池子在冒着气泡。难道它就是著名的香槟池(The Champagne Pool)?我有点搞糊涂了---画家的调色板和香槟池是否是一个景点的两种(面)叫法(我在他人的博客中看见同一景点有不同的叫法),不过它们形成的道理是一样的。
香槟池(Champagne Pool)是新西兰北岛怀卡托区怀奥塔普地热区的一个著名景点。温泉位于罗托鲁阿东南30公里,陶波50公里。香槟池的名称来自大量二氧化碳的释出如同玻璃杯中香槟酒的气泡。温泉形成于900年前一次火山爆发的热液。湖的直径约65米,最深处约为65米,估计容积为50,000立方米。
香槟池地下深处的地热水温为260℃,但是由于热量散发在空气中,池中水温保持在73℃到75℃。由于二氧化碳的释出,池水pH值相对恒定在5.5。释放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也含有少量氮气、甲烷、氢气、硫化氢和氧气。硅酸地热液体中含有过饱和的类金属化合物,如硫化砷和硫化锑,其沉淀物呈现出橙色。色彩艳丽的沉淀物与香槟池周围灰白的二氧化硅火山灰熔渣形成对比。

尽管香槟池地球化学特性突出,但是关于它作为微生物形成的研究依然很少。氢气和二氧化碳或者氧气是产烷生物或氢氧化微生物自养生长的新陈代谢能量来源。非培养生物方法提供了温泉中细丝状的、球菌状的和杆状的细胞形态的证据。两种特别的细菌和一种古菌被成功地从香槟池分离出来。

“香槟池”可不是真的有满满一池的香槟酒,不过,假如拜访过这里,你也许会爱上香槟。这座温泉旅游区,是新西兰热区域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Waiotapu,这个美丽的香槟池60米深,有一个橘色的环围绕,常年74摄氏度的水,由于它会像香槟酒一样冒气泡,站在傍边确实有着开橘色香槟的那份浪漫。所以赢得了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

池水边的泥潭里精彩地上演着气泡的“舞蹈秀”,看得我们迟迟不肯挪步,刚抬起头,却又被远处的烟雾缭绕吸引了......。

这条栈道被称着“Crossing the Terrace on the Boardwalk”,以方便游客游览。步道的另一边(左边)是一片由泉华(地热水或蒸汽在岩石缝隙或表面产生的化学沉淀物)形成的白色台阶状地面,这块泉华台阶状地貌是新西兰最大的一块,面积约1.5公顷,相当15,000平方米。它是由Champagne Pool流过来的含有氧化硅的水,水蒸发后留下硅土泉华形成的,形成的过程至少有700多年。

刚才我们合影的位置现在没人且烟雾散去,赶紧捏一张,香槟池让人流连忘返。

硅石台阶或硅石台坡, 是热泉喷口外围及下游自然生成的奇特硅石景观. 不断喷涌而出, 又富含硅酸和氯化钠的热水, 带来了大量硅石沉淀. 年集季累, 层层迭迭, 从上到下. 几千年过后, 精美的硅石台阶就这样生成了. 白如雪, 硬如玉. 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呀.

有时, 热水还带出其它的矿物质, 硅石台阶就变成彩色的了.

这块泉华台阶状地貌是新西兰最大的一块,面积约1.5公顷,相当15,000平方米。从资料上得知,所谓泉华,

啊,我们已经绕到香槟池的另一侧的上方,我有点明白了---靠图的下方是“香槟池(Champagne Pool)”,图上方是“艺术家的调色板(Artist’s Palette)”,两个景观挨在一起分左右而已,
此际香槟池像一口蒸腾的大锅,

哦,卖糕的! 地热世界的这半边部份(黄色线路)一览无余,左前方中间是平底锅台地Frying Pan Flat (湖或浅滩)景点,它汇入更远处翡翠色的格鲁克湖(Lake Ngakoro),图右边是明矾悬崖 Alum Cliffs。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