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标签:
四川行行摄金秋之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黄龙简介旅游杂谈 |
分类: 神州大地游 |
http://s9/mw690/001VqOctgy6YIcjV41O68&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http://s12/mw690/001VqOctgy6YIckplxN7b&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http://s7/mw690/001VqOctgy6YIckQZxA36&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http://s13/mw690/001VqOctgy6YIclyNM82c&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http://s3/mw690/001VqOctgy6YIcmhIhY62&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http://s8/mw690/001VqOctgy6YIcmRBSnf7&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接上篇,我们来到黄龙景区,买票后坐免费公交抵达索道站,顺着这条长廊前行---这么长有助于在旺季节制人流,
http://s15/mw690/001VqOctgy6YIcnm53M3e&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http://s14/mw690/001VqOctgy6YIcr68slfd&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http://s2/mw690/001VqOctgy6YIcrBvd7b1&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1、步行游览费时长,限制游客游览全部景点;索道在旅游旺季3.12分钟即可由下站到上站,人们由索道上站沿人行便道行走2.9km便可到五彩池,便可顺沟而下轻松愉快的欣赏望乡台、黄龙寺、争艳彩池等黄龙沟全部钙华景观,然后从涪源桥出沟,完成全部游程,所需时间大约为2小时。整个来回节约时间约为2小时,并且能够欣赏黄龙全景;
3、目前2m左右的主要游览栈道在游客高峰期时显得拥挤,给景区管理、环境带来压力,也对游客的游览造成不便;现有上山、下山栈道两边的景色大同小异,给游客造成乏味之感;由于内部交通单一且费时费力,日可客容量有限,严重制约了黄龙与九寨沟的同步发展;
http://s3/mw690/001VqOctgy6YIcs6wJIa2&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这是山上的索道站,出了来旁边有大的示意图,
1、黄龙旅游交通索道通过减少游客在黄龙沟景区的游憩时间,并变上山观景为下山观景,明显减少游人在黄龙沟景区范围内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量及垃圾的制造量,大大减小黄龙沟景区的生态环境负荷,达到对黄龙核心景区生态环境明显的保护作用。
2、黄龙索道运行后可以减少对黄龙自然环境和极其脆弱的钙华景观踩踏破坏,从而对景区进行有效的保护。
http://s1/mw690/001VqOctgy6YIcsLyikc0&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5、索道交通是对黄龙风景区步行交通的补充,为不同游客选择不同游览方式提供可能,增加了游览黄龙的不同角度与视野,这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http://s10/mw690/001VqOctgy6YIctsasp79&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呵呵,上述的文字来自四川中旅社的网站,大约引自当年需要建索道时的可行性报告书,真是相互矛盾,建索道既要减少游客的二氧化碳呼出和垃圾,又要增加游客量,还要方便不良天气游客也可以搭乘索道上山,其实说到底就是要增加游客量增加利润。索道固然方便了部份游客,其关键还是黄龙景区范围没有九寨沟那么大,游客也不可能在景区内住宿,索道可以加快游客的游览时间,至于说什么轻轻松松那是P话,海拔较高有高反,即使是三五公里也是很辛苦的。
http://s9/mw690/001VqOctgy6YIctUVzaf8&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http://s16/mw690/001VqOctgy6YIcuuxDV9f&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出发,
http://s12/mw690/001VqOctgy6YIcv2sLp4b&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顺着木板栈道前往望龙坪,
http://s8/mw690/001VqOctgy6YIcvAMLl87&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沿途有不少类似的告示和宣传板,
http://s3/mw690/001VqOctgy6YIcwdK5c12&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这是一个吸氧站,供有高山反应的游客救急,
http://s13/mw690/001VqOctgy6YIcwO0Rmdc&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望龙坪,海拔3530米,是黄龙景区海拔较高的观景台,可以远眺黄龙沟及雪山梁。万仞高峰耸立,群山森林密布,有“千层碧水尽收眼底,龙飞凤舞荡气回肠”之意境。
http://s14/mw690/001VqOctgy6YIcxn5132d&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望龙坪观景台到了,偌大的平台,到处都是人,
http://s14/mw690/001VqOctgy6YIcxV8Tj4d&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http://s12/mw690/001VqOctgy6YIdoQEb18b&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http://s2/mw690/001VqOctgy6YIdB281j11&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观景台的右侧看到的山峰是我们来路上经过的“雪山梁”(见上篇),
http://s8/mw690/001VqOctgy6YIdCwZgPc7&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雪山梁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鼎腹地,是涪江的源头,海拔4000米左右,是进入黄龙沟的必经之路。雪山梁是高寒岩溶和冰川堆积而形成的。境内山岳巍峨,峰柱峥嵘,怪石嶙峋。其主要景点有淘金沟,沟内千仞绝壁层层叠叠,大小溶洞形态奇特;张家沟,沟内冰川湖泊蓝如宝石;关刀石,登临峰顶极目远眺,高山远景,低谷幽深,天象奇观,一览无余。雪山梁不但是旅游胜地,而且对开展高寒岩溶和现代冰川的科考,都有着极高的价值。
http://s10/mw690/001VqOctgy6YIdDcdHH39&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诶呀,把镜头拉近才发现雪山梁峰顶之字形的痕迹,原来就是我们上篇一路顺山而下的之字形公路,当时只觉得一路拐弯,现在才在此纵观全貌。
http://s1/mw690/001VqOctgy6YIdDVGVOb0&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离开望龙坪观景台,向黄龙景区的五彩池方向进发,
http://s11/mw690/001VqOctgy6YIdEDryq6a&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这条路身处原始森林之中,
http://s9/mw690/001VqOctgy6YIdFbIOA88&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介绍黄龙鸟类的牌子,
http://s1/mw690/001VqOctgy6YIdFMo4Ef0&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沟对面的山头也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
http://s4/mw690/001VqOctgy6YIdGsYSf33&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黄龙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复杂多样,生境多样性很高。其境内自然条件优越,山体高大、河谷深切,海拔跨度大。区内生境按照动物的栖息地类型大致可分为8种。
http://s11/mw690/001VqOctgy6YIdHD14S0a&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栈道下方有景区工作人员在清理垃圾以及整理山坡,
http://s2/mw690/001VqOctgy6YIdIe5rz71&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栈道沿着黄龙沟前行,沟的这一侧基本就是原始森林,而沟的那一侧则风景点较多,一般以往传统的上山路线都是沿着那边,一路看风景一路向着五彩池进发。如前面所言---黄龙索道开辟了另一条上山路线,这样有效的增加了游客的数量,坐索道上山的游客可以这边上,到达五彩池后沿着那条风景带走下山。
http://s13/mw690/001VqOctgy6YIdINFdW9c&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可以看见这个小卖铺及其平台就是这样建立在山坡上,推而广之,整个木板栈道的修建也是如此,这大概是国家公园建设理念和国外有所不同的地方,去过北美一些国家或州立(郊野)公园,像这样类似的山路,他们是不会搭建栈道的,基本呈原始状态,最多路面稍微拓宽,在比较危险的地方加一些扶手或几块石头或木板台阶。整条路铺木板栈道只是在一些地热公园或沼泽地带的某些地段。两者的做法都各有利弊,国内这样做方便了游客,但会破坏一些原始风貌,而且建设和维修成本不低。
http://s13/mw690/001VqOctgy6YIdJl1HC1c&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http://s9/mw690/001VqOctgy6YIdJURAI28&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可以看见景区内还在不断的加建一些支路,
http://s7/mw690/001VqOctgy6YIdKAaJ836&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这条下去的栈道显然是新建,通往下面新辟的景点,工程量挺大的完全靠人手,很敬佩那些劳作的工人,我有一些高反,走得快都感到胸闷和觉得走不动,而他们却还要劳动强度比较大的工作。
http://s6/mw690/001VqOctgy6YIdLj1Ah85&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终于在林木稍微稀疏的地方看见下面黄龙沟的情况---有一些梯田状的钙华池,黄龙就是以此而闻名的,我现在游玩的黄龙景区是个狭义的景区,严格而言它是黄龙景区里面的黄龙沟景区---
http://s8/mw690/001VqOctgy6YIdLTaar47&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这不是五彩池,而是下山途中的“明镜倒映池”,或是“争艳彩池”吧?
http://s14/mw690/001VqOctgy6YIdMGe4t5d&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看见对面沟边的栈桥,
http://s12/mw690/001VqOctgy6YIf38IqL3b&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黄龙沟是一条由一条由南向北,逐渐隆起的钙华山脊,地势极像一条昂扬腾越的巨龙,歇息在雪峰冰川晶莹的怀抱中。以宏大的地表钙华景观为主,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结构造型多姿多彩的喀斯特地貌之经典。
http://s6/mw690/001VqOctgy6YIf3JzrT35&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http://s10/mw690/001VqOctgy6YIf4nOpr99&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黄龙,位于潘县境内的岷山主峰雪宝顶山下,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同九寨沟景区一道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黄龙沟长约7公里,景区段4.7公里,宽约1-2公里。景区海拔3145米-3575米之间,纵坡平均降为8.7%。黄龙景观的形成与从沟顶端分水岭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有直接关系。泉水富含碳酸钙类,它顺坡漫流而下,没有固定的河床。溪水在顺坡而下的过程中,碳酸钙物质逐渐沉淀,形成了以乳白色和淡黄色为基调的钙化景观。上段和下段因坡地较平缓,碳酸钙流泉遇阻沉积而形成层层叠叠如玉石砌成的池子,地质学上称为泉化台。
http://s6/mw690/001VqOctgy6YIf4VIjz05&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http://s7/mw690/001VqOctgy6YIf5EbHwe6&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http://s5/mw690/001VqOctgy6YIf7ePZic4&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刚才在望龙坪远远看见的雪山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
http://s1/mw690/001VqOctgy6YIf9rHji30&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此际看见下面沟内有一组建筑,参照了一下示意图,这里应该是黄龙中寺,
http://s15/mw690/001VqOctgy6YIfa7slM3e&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著名的黄龙沟背倚岷山主峰雪宝顶,下临涪江源流——涪源桥,是一条长7.5公里、宽1.5公里的缓坡沟谷。沟内布满乳黄色岩石,远望好似婉蜒于密林幽谷中的黄龙,黄龙沟名即来源于此。明代(公元1368~1644年)在此修建了黄龙寺,用以奉祀黄龙。黄龙沟以它“奇、绝、秀、幽”的自然景观而蜚声中外。
http://s6/mw690/001VqOctgy6YIfaJMQRe5&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这是黄龙中寺,
http://s2/mw690/001VqOctgy6YIfbsnst31&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前面远远的是黄龙古寺,
http://s2/mw690/001VqOctgy6YIfcw6oFf1&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黄龙”一名则是根据两个古老的传说而来:一是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黄龙负舟帮助大禹疏通岷江,到了松潘后留在了黄龙沟内。《松潘县志》记为:“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岷江……后黄龙修道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祀。”另一说是古进修有位黄龙真人在此修道成仙而去。后人为纪念黄龙真人,在沟内修建黄龙寺。《松潘县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觐所建,亦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修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
http://s16/mw690/001VqOctgy6YIfeZmjB2f&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继续前行,
http://s8/mw690/001VqOctgy6YIffOE5x77&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可以看见坐索道上山走这条路的人还是不少的,
http://s10/mw690/001VqOctgy6YIfgpPkJ29&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一般的解说都说黄龙景区位于岷山最高峰雪宝顶的脚下,其实这是泛指,
http://s5/mw690/001VqOctgy6YIfd2Fgg74&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由于雪宝顶的地理位置在黄龙乡附近,所以许多人都误以为眼前的雪山(我在其他人的博客或网络上看到)就是雪宝顶,百度上也是模糊其词---
http://s12/mw690/001VqOctgy6YIfyKgxJ3b&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其实这座雪山是玉翠山,玉翠山位于四川九寨沟黄龙,是略低于雪宝鼎的一座大雪山,海拔5100米。它巍峨雄壮,气势磅礴,可俯视黄龙沟全景。
http://s14/mw690/001VqOctgy6YIfhyBwF9d&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它拔地而起,昂然挺立,有“玉嶂参天”之誉。它的景致确实是迷人的。每值早晚,山腰里浮起片片云朵,霞光横照,奇丽无比。天气晴朗地时候,顶端终年不花的积雪,银光闪烁;不时飘着缕缕白云,犹如少女披着轻盈的薄纱。风雪天,整个山峰弥漫在云雾之中,虚幻飘渺,神秘莫测。冬春季节,强烈的西北风吹走了山峰阴面的积雪,可以看到峥嵘的赭色岩石。秋冬间的飞雪,又使它换上满身银装。一年四季,朝暮之间,它瞬息万变,壮丽多姿,无时不带给游人种种遐想。
http://s15/mw690/001VqOctgy6YIfzYrZYde&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这是分岔路口的指示牌,我们继续顺着左路走,
http://s7/mw690/001VqOctgy6YIfAuuG216&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刚才一直走着相对平缓的栈道,现在又要爬爬坡,五彩池还有430米,搁在平地也就五六分钟的事,在这海拔3500以上(五彩池3900米),这路就显得漫长和难熬!
http://s9/mw690/001VqOctgy6YIfB92Bi38&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看看沟对面的栈道吧,
http://s7/mw690/001VqOctgy6YIfBSjj0a6&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眼前的钙华坡地显得有些平平无奇,让人失望,
http://s15/mw690/001VqOctgy6YIfCHLwGce&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那些浅浅的流水和九寨沟比起来简直就是太小儿科了,我有些失望。
http://s4/mw690/001VqOctgy6YIfExlFF03&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好在那玉翠峰和蓝天白云一直在望,让相机没有停下来,也让我籍此透透气,休息片刻,
http://s11/mw690/001VqOctgy6YIfFG7Gyca&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终于栈道边的池水开始变得多了一些,边缘也出现色彩,看来五彩池就快到了!
http://s12/mw690/001VqOctgy6YIckplxN7b&690
http://s7/mw690/001VqOctgy6YIckQZxA36&690
http://s13/mw690/001VqOctgy6YIclyNM82c&690
http://s3/mw690/001VqOctgy6YIcmhIhY62&690
http://s8/mw690/001VqOctgy6YIcmRBSnf7&690
接上篇,我们来到黄龙景区,买票后坐免费公交抵达索道站,顺着这条长廊前行---这么长有助于在旺季节制人流,
http://s15/mw690/001VqOctgy6YIcnm53M3e&690
这栋建筑就是索道站,
黄龙索道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主要经营阿坝州第一条客运观光索道黄龙索道,黄龙索道于2005年8月开始动工,2006年8月正式开通。黄龙索道位于黄龙核心景区外围的试验区,整条索道高差487.8m,运行长度994.1m,最大载客量每小时2500人,平均运行速度3.5m/s,只需3分钟左右便可由下站行至上站。上站与黄龙景区最高景点五彩池基本在同一高度,水平距离为1750m,中间由新建的木栈道连接,从索道上站至五彩池的行进过程中,游客可以欣赏原始森林风光,并从沿途的观景台以全新的视角俯瞰黄龙沟全景。黄龙索道的建成作为黄龙风景名胜区内新的游览方式,可为不同年龄结构、希望得到不同游览体验的游客,提供更快捷、更轻松的游览方式,采用不同的视角观赏黄龙彩池群,同时达到减缓游客对核心景区钙华地表的压力的目的,更好地保护景物与环境。
http://s14/mw690/001VqOctgy6YIcr68slfd&690
坐在灯笼状的车厢里下看索道站,
黄龙红岩关索道采用的是该公司提供的最先进最安全的单线脱挂车厢式索道技术产品。索道设备满足我国《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GB12352-1990)的要求;索道架通后游客将以全新的视角俯瞰黄龙沟全景。整条索道高差487.8m,运行长度994.1m,载客量每小时2500人,平均运行速度6m/s,只需3分钟左右便可由下站行至上站。黄龙红岩关索道的建成,使游览黄龙景区的路线增加,视野增大,不但节省了游人的体力消耗,而且还可节省一半的旅游时间:乘坐索道,几分钟即可由下站到上站,在望龙坪可观黄龙沟、雪山梁全景全貌,其势蔚为壮观。由索道上站沿人行便道行走2.9km到黄龙沟尽头五彩池游览后,便可顺沟而下轻松愉快的欣赏黄龙全部钙华景观,然后从涪源桥出沟。
http://s2/mw690/001VqOctgy6YIcrBvd7b1&690
黄龙索道修建的必然性:游客在长约4.2km,高差近500m的游程中,主要以徒步游览为主,在这样高海拔的地区,要走一个来回,费时约4小时左右,这使游客感到非常吃力。虽然管理局经过多年的努力,旅游交通有很大的改观,但随着旅游的发展,景区内的交通仍存在着人行路窄、人多拥挤的矛盾,使旅游质量下降,容量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景区的发展。为此,黄龙人不断探索、反复思量,将索道建设提上议程。
1、步行游览费时长,限制游客游览全部景点;索道在旅游旺季3.12分钟即可由下站到上站,人们由索道上站沿人行便道行走2.9km便可到五彩池,便可顺沟而下轻松愉快的欣赏望乡台、黄龙寺、争艳彩池等黄龙沟全部钙华景观,然后从涪源桥出沟,完成全部游程,所需时间大约为2小时。整个来回节约时间约为2小时,并且能够欣赏黄龙全景;
2、黄龙沟处在高寒、高海拔区域,众多游客(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因高山缺氧和强体力消耗等呈现高山反应,在旅途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只好不游或半途而废;
3、目前2m左右的主要游览栈道在游客高峰期时显得拥挤,给景区管理、环境带来压力,也对游客的游览造成不便;现有上山、下山栈道两边的景色大同小异,给游客造成乏味之感;由于内部交通单一且费时费力,日可客容量有限,严重制约了黄龙与九寨沟的同步发展;
http://s3/mw690/001VqOctgy6YIcs6wJIa2&690
这是山上的索道站,出了来旁边有大的示意图,
黄龙索道促进旅游发展:
1、黄龙旅游交通索道通过减少游客在黄龙沟景区的游憩时间,并变上山观景为下山观景,明显减少游人在黄龙沟景区范围内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量及垃圾的制造量,大大减小黄龙沟景区的生态环境负荷,达到对黄龙核心景区生态环境明显的保护作用。
2、黄龙索道运行后可以减少对黄龙自然环境和极其脆弱的钙华景观踩踏破坏,从而对景区进行有效的保护。
3、黄龙索道运行后提高了黄龙景区的环境容量。节约了游客时间,节省了大量的体力,为原来因为时间紧、体力差而不能游黄龙的游客解决了难题,这会大大增加游客量;
http://s1/mw690/001VqOctgy6YIcsLyikc0&690
4、由于索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可在雨、雪、雾和小于八级风的恶劣天气情况下运行,所以这就避免了游客因为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放弃游览景区的情况,从而增加游客量;
5、索道交通是对黄龙风景区步行交通的补充,为不同游客选择不同游览方式提供可能,增加了游览黄龙的不同角度与视野,这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
http://s10/mw690/001VqOctgy6YIctsasp79&690
呵呵,上述的文字来自四川中旅社的网站,大约引自当年需要建索道时的可行性报告书,真是相互矛盾,建索道既要减少游客的二氧化碳呼出和垃圾,又要增加游客量,还要方便不良天气游客也可以搭乘索道上山,其实说到底就是要增加游客量增加利润。索道固然方便了部份游客,其关键还是黄龙景区范围没有九寨沟那么大,游客也不可能在景区内住宿,索道可以加快游客的游览时间,至于说什么轻轻松松那是P话,海拔较高有高反,即使是三五公里也是很辛苦的。
http://s9/mw690/001VqOctgy6YIctUVzaf8&690
闲话少说,黄龙景区的门票200,索道80,一点也不便宜。我们现在就按照示意图从山上的索道站前往望龙坪。
http://s16/mw690/001VqOctgy6YIcuuxDV9f&690
出发,
http://s12/mw690/001VqOctgy6YIcv2sLp4b&690
顺着木板栈道前往望龙坪,
http://s8/mw690/001VqOctgy6YIcvAMLl87&690
沿途有不少类似的告示和宣传板,
黄龙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说明了黄龙的动植物资源也极其丰富,区内野生动物繁多:其中就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牛羚、云豹、绿尾红雉、斑尾榛;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小灵猫、猞猁、兔猕等
21种。1500余种原生植物构成黄龙山高谷深、原始林广,使黄龙成了动植物共同的乐园及某些物种的庇护所。
http://s3/mw690/001VqOctgy6YIcwdK5c12&690
这是一个吸氧站,供有高山反应的游客救急,
http://s13/mw690/001VqOctgy6YIcwO0Rmdc&690
望龙坪,海拔3530米,是黄龙景区海拔较高的观景台,可以远眺黄龙沟及雪山梁。万仞高峰耸立,群山森林密布,有“千层碧水尽收眼底,龙飞凤舞荡气回肠”之意境。
http://s14/mw690/001VqOctgy6YIcxn5132d&690
望龙坪观景台到了,偌大的平台,到处都是人,
http://s14/mw690/001VqOctgy6YIcxV8Tj4d&690
观景台的左侧可以看见白雪皑皑的山峰,下面就是黄龙沟,
http://s3/mw690/001VqOctgy6YIdokX3s02&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这雪峰是岷山主峰雪宝鼎附近的一座较低的山峰---后面会介绍,
这雪峰是岷山主峰雪宝鼎附近的一座较低的山峰---后面会介绍,
http://s12/mw690/001VqOctgy6YIdoQEb18b&690
http://s2/mw690/001VqOctgy6YIdB281j11&690
观景台的右侧看到的山峰是我们来路上经过的“雪山梁”(见上篇),
http://s8/mw690/001VqOctgy6YIdCwZgPc7&690
雪山梁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鼎腹地,是涪江的源头,海拔4000米左右,是进入黄龙沟的必经之路。雪山梁是高寒岩溶和冰川堆积而形成的。境内山岳巍峨,峰柱峥嵘,怪石嶙峋。其主要景点有淘金沟,沟内千仞绝壁层层叠叠,大小溶洞形态奇特;张家沟,沟内冰川湖泊蓝如宝石;关刀石,登临峰顶极目远眺,高山远景,低谷幽深,天象奇观,一览无余。雪山梁不但是旅游胜地,而且对开展高寒岩溶和现代冰川的科考,都有着极高的价值。
诶呀,把镜头拉近才发现雪山梁峰顶之字形的痕迹,原来就是我们上篇一路顺山而下的之字形公路,当时只觉得一路拐弯,现在才在此纵观全貌。
http://s1/mw690/001VqOctgy6YIdDVGVOb0&690
离开望龙坪观景台,向黄龙景区的五彩池方向进发,
http://s11/mw690/001VqOctgy6YIdEDryq6a&690
这条路身处原始森林之中,
http://s9/mw690/001VqOctgy6YIdFbIOA88&690
介绍黄龙鸟类的牌子,
http://s1/mw690/001VqOctgy6YIdFMo4Ef0&690
沟对面的山头也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
黄龙森林覆盖率为65.8%,植被覆盖率为88.9%。森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3800米之间多为原始森林。区内有高等植物1500余种,其中四川落叶松、岷山冷杉、独叶草、星叶草等11种植物为国家一至三类保护物种。
http://s4/mw690/001VqOctgy6YIdGsYSf33&690
从下到上分别为:常绿阔叶林、低山次生灌丛、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另外还有溪流、房屋和裸岩。一般情况下,由于常绿阔叶林生境多样性高,食物丰富,因而哺乳动物种类最丰富。其次是低山次生灌丛,然后依次是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在裸岩、房屋和溪流生境中种类最少。
栈道下方有景区工作人员在清理垃圾以及整理山坡,
http://s2/mw690/001VqOctgy6YIdIe5rz71&690
栈道沿着黄龙沟前行,沟的这一侧基本就是原始森林,而沟的那一侧则风景点较多,一般以往传统的上山路线都是沿着那边,一路看风景一路向着五彩池进发。如前面所言---黄龙索道开辟了另一条上山路线,这样有效的增加了游客的数量,坐索道上山的游客可以这边上,到达五彩池后沿着那条风景带走下山。
http://s13/mw690/001VqOctgy6YIdINFdW9c&690
可以看见这个小卖铺及其平台就是这样建立在山坡上,推而广之,整个木板栈道的修建也是如此,这大概是国家公园建设理念和国外有所不同的地方,去过北美一些国家或州立(郊野)公园,像这样类似的山路,他们是不会搭建栈道的,基本呈原始状态,最多路面稍微拓宽,在比较危险的地方加一些扶手或几块石头或木板台阶。整条路铺木板栈道只是在一些地热公园或沼泽地带的某些地段。两者的做法都各有利弊,国内这样做方便了游客,但会破坏一些原始风貌,而且建设和维修成本不低。
http://s13/mw690/001VqOctgy6YIdJl1HC1c&690
http://s9/mw690/001VqOctgy6YIdJURAI28&690
可以看见景区内还在不断的加建一些支路,
http://s7/mw690/001VqOctgy6YIdKAaJ836&690
这条下去的栈道显然是新建,通往下面新辟的景点,工程量挺大的完全靠人手,很敬佩那些劳作的工人,我有一些高反,走得快都感到胸闷和觉得走不动,而他们却还要劳动强度比较大的工作。
http://s6/mw690/001VqOctgy6YIdLj1Ah85&690
终于在林木稍微稀疏的地方看见下面黄龙沟的情况---有一些梯田状的钙华池,黄龙就是以此而闻名的,我现在游玩的黄龙景区是个狭义的景区,严格而言它是黄龙景区里面的黄龙沟景区---
黄龙风景名胜区,是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的一个风景名胜区,与九寨沟毗邻,仅相距100千米。黄龙风景名胜区因沟中有许多彩池,随着周围景色变化和阳光照射角度变化变幻出五彩的颜色,被誉为“人间瑶池”。由黄龙沟、丹云峡、牟尼沟、雪宝鼎、雪山梁、红星岩,西沟等景区组成,主景区黄龙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面临涪江源流,长7.5千米,宽1.5千米。
http://s8/mw690/001VqOctgy6YIdLTaar47&690
这不是五彩池,而是下山途中的“明镜倒映池”,或是“争艳彩池”吧?
http://s14/mw690/001VqOctgy6YIdMGe4t5d&690
看见对面沟边的栈桥,
http://s12/mw690/001VqOctgy6YIf38IqL3b&690
黄龙沟是一条由一条由南向北,逐渐隆起的钙华山脊,地势极像一条昂扬腾越的巨龙,歇息在雪峰冰川晶莹的怀抱中。以宏大的地表钙华景观为主,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结构造型多姿多彩的喀斯特地貌之经典。
http://s10/mw690/001VqOctgy6YIf4nOpr99&690
黄龙,位于潘县境内的岷山主峰雪宝顶山下,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同九寨沟景区一道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黄龙沟长约7公里,景区段4.7公里,宽约1-2公里。景区海拔3145米-3575米之间,纵坡平均降为8.7%。黄龙景观的形成与从沟顶端分水岭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有直接关系。泉水富含碳酸钙类,它顺坡漫流而下,没有固定的河床。溪水在顺坡而下的过程中,碳酸钙物质逐渐沉淀,形成了以乳白色和淡黄色为基调的钙化景观。上段和下段因坡地较平缓,碳酸钙流泉遇阻沉积而形成层层叠叠如玉石砌成的池子,地质学上称为泉化台。
http://s7/mw690/001VqOctgy6YIf5EbHwe6&690
http://s5/mw690/001VqOctgy6YIf7ePZic4&690
刚才在望龙坪远远看见的雪山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
http://s1/mw690/001VqOctgy6YIf9rHji30&690
此际看见下面沟内有一组建筑,参照了一下示意图,这里应该是黄龙中寺,
http://s15/mw690/001VqOctgy6YIfa7slM3e&690
http://s6/mw690/001VqOctgy6YIfaJMQRe5&690
这是黄龙中寺,
http://s2/mw690/001VqOctgy6YIfbsnst31&690
前面远远的是黄龙古寺,
黄龙,过云人都称之为黄龙寺,因为明朝时驻松潘兵马使朝觐在沟内修建有黄龙前寺、中寺、后寺3座寺庙。现前寺已荡然无存,中寺仅剩凤音殿,后寺也只有1座院落(也就是示意图上的黄龙古寺)。
“黄龙”一名则是根据两个古老的传说而来:一是说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黄龙负舟帮助大禹疏通岷江,到了松潘后留在了黄龙沟内。《松潘县志》记为:“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岷江……后黄龙修道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祀。”另一说是古进修有位黄龙真人在此修道成仙而去。后人为纪念黄龙真人,在沟内修建黄龙寺。《松潘县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黄龙寺,明兵马使马朝觐所建,亦雪山寺。相传黄龙真人修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阁相望,各距五里”。
回首遥看黄龙中寺,现在的规模不用说是近年来加建的,从屋顶的颜色就可以看出,
两条记载都源于传说,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去探窟谁真谁假。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儿是先有黄龙沟,后有黄龙寺,,“黄龙”一名肯定与沟内景物有关。
继续前行,
http://s8/mw690/001VqOctgy6YIffOE5x77&690
可以看见坐索道上山走这条路的人还是不少的,
http://s10/mw690/001VqOctgy6YIfgpPkJ29&690
一般的解说都说黄龙景区位于岷山最高峰雪宝顶的脚下,其实这是泛指,
雪宝顶,海拔5588米。位于东经103.8°,北纬32.7°。坐落在南北延伸的岷山南段,是岷山的最高峰。地处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岷山主峰雪宝顶为藏区苯波教七大神山之一,海拔5588米,藏语为“夏旭冬日”,即东方的海螺山,是岷山山脉的主峰。
由于雪宝顶的地理位置在黄龙乡附近,所以许多人都误以为眼前的雪山(我在其他人的博客或网络上看到)就是雪宝顶,百度上也是模糊其词---
雪宝顶又写为雪宝鼎,又名雪栏山,位于松潘县城东25公里,大寨乡与黄龙乡交界处,系岷山山脉主峰,主峰海拔5588米。景区在今从玉翠山至雪宝顶及褡裢海周围一带,面积30平方公里,分为雪宝顶和褡裢海两个景段,以雪宝顶、现代冰川和褡裢海为主要景观。雪宝顶藏话称“夏尔冬日”,意为东方海螺山。在“雪宝顶”的身旁并列着三座海拔5000米左右的大山,它们联结成一线,同黄龙山、雪山梁子组成松潘东南之屏障,所跨面积160平方公里。山足眺望,云海茫茫,蓝天幽幽,数十座山峰戴着银白的头盔争相钻出云层,挤向浩浩淼淼的碧蓝的穹隆,凌驾在众山之上的一柱呈金字塔状的银峰,格外耀人眼目。
雪宝顶山势险峻,奇峰垒垒,横亘不绝,终年雪封顶,如塔刺空。沟壑纵横,岩陡壁峭。有现代冰川数条。主峰西南坡是冰川,长达2公里,冰雪宽度为500米。主峰周围的山皆有名,洞日志米山(海拔5119米)、冬日切居山(海拔5026米)、门洞山(海拔5020米)。山地面积160平方公里。
http://s12/mw690/001VqOctgy6YIfyKgxJ3b&690
其实这座雪山是玉翠山,玉翠山位于四川九寨沟黄龙,是略低于雪宝鼎的一座大雪山,海拔5100米。它巍峨雄壮,气势磅礴,可俯视黄龙沟全景。
http://s14/mw690/001VqOctgy6YIfhyBwF9d&690
它拔地而起,昂然挺立,有“玉嶂参天”之誉。它的景致确实是迷人的。每值早晚,山腰里浮起片片云朵,霞光横照,奇丽无比。天气晴朗地时候,顶端终年不花的积雪,银光闪烁;不时飘着缕缕白云,犹如少女披着轻盈的薄纱。风雪天,整个山峰弥漫在云雾之中,虚幻飘渺,神秘莫测。冬春季节,强烈的西北风吹走了山峰阴面的积雪,可以看到峥嵘的赭色岩石。秋冬间的飞雪,又使它换上满身银装。一年四季,朝暮之间,它瞬息万变,壮丽多姿,无时不带给游人种种遐想。
这一段由于相对的高度和地势开阔,我们终于看见黄龙的"黄色"了,
http://s12/mw690/001VqOctgy6YIfzjYaD3b&690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TITLE="四川行 行摄金秋 黄龙---从望龙坪到五彩池" />
此际出现的建筑应该就是黄龙古寺了,看来五彩池不远了,
此际出现的建筑应该就是黄龙古寺了,看来五彩池不远了,
http://s15/mw690/001VqOctgy6YIfzYrZYde&690
这是分岔路口的指示牌,我们继续顺着左路走,
http://s7/mw690/001VqOctgy6YIfAuuG216&690
刚才一直走着相对平缓的栈道,现在又要爬爬坡,五彩池还有430米,搁在平地也就五六分钟的事,在这海拔3500以上(五彩池3900米),这路就显得漫长和难熬!
http://s9/mw690/001VqOctgy6YIfB92Bi38&690
看看沟对面的栈道吧,
http://s7/mw690/001VqOctgy6YIfBSjj0a6&690
眼前的钙华坡地显得有些平平无奇,让人失望,
http://s15/mw690/001VqOctgy6YIfCHLwGce&690
那些浅浅的流水和九寨沟比起来简直就是太小儿科了,我有些失望。
http://s4/mw690/001VqOctgy6YIfExlFF03&690
好在那玉翠峰和蓝天白云一直在望,让相机没有停下来,也让我籍此透透气,休息片刻,
http://s11/mw690/001VqOctgy6YIfFG7Gyca&690
终于栈道边的池水开始变得多了一些,边缘也出现色彩,看来五彩池就快到了!
本篇到此结束,本文的一些资料引自黄龙景区官网和百度百科,以及一些网络上的文章,谨以致谢!下篇五彩池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