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胜利本质上是价值观的胜利——腾讯深度研究有感

标签:
财经健康教育历史杂谈 |
企业的胜利本质上是价值观的胜利——腾讯深度研究有感
2022-0922-
作者:陈一诚
来源:雪球
昨日,我与和各位学员一同走进腾讯,与鹅厂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腾讯是互联网的空气,没有人陌生,但作为企业顾问,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腾讯?企业家自身在面临战略选择时候,有什么值得借鉴?
腾讯在互联网圈的口碑并非一直很好。曾几何时,腾讯像一只魔兽,对互联网各个角落进行着无孔不入的渗透,一度被视为“全民公敌”。2010年,《计算机世界》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狗日的”腾讯》封面头条文章和同年发生的“3Q大战”,可以看出当时的腾讯有多么窘迫。
而今天的腾讯,已位居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之列,坐上中国最大市值企业的宝座。国民级应用“微信”成为全中国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连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说,美国怎么就没有一款像微信这么好用的App。今天的腾讯正逐渐成为国人骄傲的一部分,当年那个“狗日的”腾讯,好像逐渐变得遥远。
虽然给腾讯贡献利润的业务单元很多(王者荣耀、腾讯文娱、腾讯云等),但没有人否认,唯有微信,是今天腾讯真正的灵魂。
张小龙曾在公开演讲中回应过这样的问题:微信是全中国每天打开频次最高的应用,但为什么微信从来不在开机页面做广告?
张小龙说,我们希望微信是简单的,它就像是你的一个朋友,它永远那么简单。你觉得开机广告是正常的,你觉得垃圾短信是正常的。但其实这都不正常,我们只是在做一件本来就正常的事情。
前天在总裁班课上做了一个随机小调查:当你在线下水果摊扫二维码的时候,你会下意识地选择微信还是支付宝?
80%的学员选择了微信。
为什么?因为你在潜意识里,和微信有一种很微妙的情感连接,你觉得它是你的一个朋友,你喜欢打开它。
这就是为什么腾讯的广告收入非常低,它在商业变现上一直保持克制。与阿里、字节、百度、微博等一众互联网公司相比,腾讯的广告收入占比是最低的。字节2021年的广告收入已经达到1500亿,几乎是腾讯(约880亿)的两倍。
背后的数据是,Facebook广告加载率是15%,字节是10%,而微信只有2%(即使它明明可以提高到5%)。朋友圈新增一条广告,就能带来百亿收入,换做你,你会怎么选?
这是移动互联网App近年来月活用户的走势,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抖音崛起速度之快,当前用户在抖音的停留时长已经超过了微信。
抖音的算法逻辑是快速推荐用户喜欢的内容,从而抓住用户时长。他天然是以用户时长作为核心KPI指标,所以大量的人在抖音会沉迷,因为你的喜好天然被算法捕捉了。
微信为什么不这么做?张小龙说:“我们不会关注用户时长,也不会将用户时长作为KPI之一。”
算法推荐内容的“无脑化”是其原罪,因为算法内容一定是易于消化的东西。而微信的价值观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哪怕因此流失大量的用户使用时长,哪怕微信平台孵化不出罗永浩、董宇辉这样的头部网红。
微信相信,只有人选择的内容,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在线时长”是否等于“用户价值”?不一定。经过几年的搏杀,抖音显然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而微信一开始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类似的选择其实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腾讯虽然坐拥10亿量级的流量,但微信小程序不会给任何腾讯系的产品提供流量倾斜,它相信唯有市场选择的价值才有恒久的生命力。
在我们关注腾讯亮眼的财务报表时,我想更值得关心的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你依然不讨厌腾讯的产品?
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吐槽腾讯垄断流量,也有人吐槽腾讯游戏让人沉迷……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单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这20多年来,无数的挑战者曾与腾讯共舞,而只有它,笑到了最后。
用户为本容易,科技向善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