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和玉资本曾玉:投资不仅是认知的变现,更是价值观的表达

标签:
财经健康教育历史杂谈 |
过去的20年,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曾玉看来,过去的20年中的三个变化是关键。
第一个变化是科技的进步。圣西门说过,“对全人类来说,只有一种共同利益,那就是科学的进步。”曾玉认为,现在恰好是一个历史性的节点,人类科技的发展已经到了又一个攀登科技高峰的关键时刻,AI、生命科学等大量前沿技术的涌现,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
第二个变化是人类对于自身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思考。提到碳中和时,曾玉说,科技进步的同时,环境保护也已成为国际共识。这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跨学科、全球协作的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其中涉及到大量技术和科学的革新,这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个变化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迫切,即对更便捷、更舒适、更健康的生活和体验的需要。曾玉认为,AI的深入应用和发展,其目的就是将人类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类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
纵观过去20年来科技的发展,这些变化其实都聚焦在Device(终端)上,从电脑到智能手机,始终都是围绕着终端及其相关的软硬件以及延伸到整个生态系统的革新。投资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投资需要深耕,也需要超脱。
和玉资本在众多的投资赛道中,遵循的是怎样的逻辑?曾玉认为,投资是一件很孤独的事,需要避开人群,需要独立思考。无论选择行业,还是细分赛道,和玉资本一直以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创新为主线。
她表示,和玉资本聚焦于技术和产品的创新,而并非只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过去20年来,中国企业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一切创新的核心都需要以人为本、面向受众,始终都要致力于如何让产品变得更方便、更舒适、更高效。
曾玉强调,出于此原因,和玉资本很少涉足在线教育、P2P及游戏等偏重于商业模式领域的投资。“我们更在乎产品本身的创新,而不仅仅是商业模式层面的好坏。也只有基于科学技术的原始创新,才是真正能够经得起周期考验的创新,才会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和玉资本的这一初心,贯穿了机构成长发展的始终,是其理念的基石。
2015年是和玉资本直投基金的起始投资年。曾玉表示,在行业连续奋斗20年,第一天起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直投基金。曾玉强调,和玉资本将自己视为和初创企业一起创业的伙伴,始终站在创始人的角度出发,与他们一起寻找解决办法,一起成长。这也是被投企业认可和选择和玉资本的关键。
关于投资蔚来的原因,曾玉说:“李斌虽然是连续创业者,他的梦想和坚持是我看好的原因之一,而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其理念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变革。
同时,曾玉再次提到了“终端”。当时她和团队都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新能源汽车将不再是单纯的“车”的概念,而将成为一个全新的“终端”或智能硬件,更是继电脑、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次科技变革。
以医疗团队为例,和玉资本关注的是真正的创新药研发,是中国人真正的原始创新,绝不会投资国外已经有成果的复刻项目。“我们觉得要做长期且有价值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对医药领域投资的一个价值观的表达。”
和玉资本近期领投的炎明生物就是一家first-in-class原始创新药公司,创始人邵峰院士是天然免疫和细胞焦亡领域最为领先和贡献最大的国际科学领军者之一。
和玉资本的时光机
和玉资本是一家拥有全球视野的投资机构,曾玉主要负责中国市场,其他合伙人则负责欧美及新兴市场。其中,新兴市场包括中东北非、南美、印度以及巴基斯坦等,基本覆盖了全球。
在疫情之前,和玉资本团队每周都会安排去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从美国的硅谷跨越到中东、非洲、印度及南美等新兴市场。“感受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后,我们回到中国,就像乘坐了一次时光机。我们发现,7、8年前在中国投资过的一些领域,又在其他新兴市场重现。其实,这是国家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的表现,所以我们就尝试将中国的经验和最佳实践带给这些新兴市场的国家和地区。”
曾玉提到Cider,这是和玉资本近期领投的一家出海服装独角兽项目,在寻求中东北非地区的市场开拓机会,而投后赋能正是和玉资本的强项之一。“我们不仅有专门负责新兴市场的团队,早在数年前就开始在当地投资,并且我们在中东也有当地的合伙人,已经积累了深厚的资源。正因为有全球视野和提前布局,当Cider出海到新兴市场的时候,我们才能迅速提供成熟的解决办法,包括帮助他们搭建当地团队。”
“我们可以说是唯一一家这样的基金:在深刻具备中国基因的同时,又有一个专业国际团队帮助中国公司出海,给予切实的投后赋能。”曾玉说道。
诚如和玉资本年会的主题——《价值观的胜利》,所有投资行为,都是投资机构对自己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表达。“作为投资人,当一个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来临的时候,需要提前作出预判,并且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技术浪潮所带来的红利,对于早期投资来说更是如此。这不仅是一次认知的变现,更是一次价值观的表达。”曾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