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郭贵龙GL
郭贵龙GL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73
  • 关注人气:5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漂亮50:泡沫破灭后,具备哪些特质的公司能够穿越周期?(下)

(2021-03-23 16:29:10)
标签:

财经

健康

教育

历史

杂谈

漂亮50:泡沫破灭后,具备哪些特质的公司能够穿越周期?(下)

2021-03-18     来源:格隆汇


06   缘何30年长牛——三个正向案例


从事后观察角度,我们挑选“漂亮50”中三个正向案例和三个反向案例来做比较。三个正向案例:麦当劳、强生、可口可乐。三个反向案例:IBM、柯达、西尔斯。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bKnEsA.png/big

6.1. 第一级跨越:70S-80S产业结构的变迁

长期维度的投资收益,来自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迁。

从宏观产业结构看,1950年以来,美国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趋势性提升的行业有:金融地产、专业和商业服务、教育医疗、信息业、餐饮业且这种趋势在70年代之后开始加速,主要受益于人口红利、减税后收入提升带来的大众高消费时代。占比趋势性回落的行业有:批发零售、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仓储、农业、采掘业等。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vuwhV8.png/big

对于消费股占主体的“漂亮50”来说,80年代之后30年长牛的背景环境是:

(1)二战后婴儿潮带来的人口红利以及消费需求的释放,加上减税、财政刺激等政策举措,开启了60年代之后的消费“黄金时代”(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由1965年持续提升至2010年左右);

(2)70年代之后,教育医疗、信息业、娱乐餐饮的GDP占比持续提升,政策也引导经济从制造业向服务业、信息业转型;

(3)80-90年代,美国通胀大幅回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且随着1978年,美国人均GDP过万,居民整体消费力提升,进入了大众高消费时代。

(4)90年代之后,消费品龙头公司开始海外扩张,盈利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qcwhwq.png/big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CgPPLt.png/big

6.2. 第二级跨越:80S-90S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从美国50年代以来的行业演变来看,多数行业长期呈现集中度提升的趋势。特别是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从制造业向服务业(80s)、科技产业(90s)转型,反而促成了许多行业优胜劣汰以及集中度的提升。

在我们考查的24个SIC行业(部分门类及大类)中,绝大多数行业集中度都是上升的。

(1)中游的加工制造、原材料,行业集中度易于提升,如黑色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制品、电气设备、通用设备、化工制造等。

(2)下游的消费行业集中度稳中有升,如批发零售、食品制造、医药制造等。

(3)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品品类分散,或技术变革较频繁的行业,集中度较难提升,比如文化娱乐、仪器仪表、科技行业等。

总的来说,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低速稳步增长阶段,多数行业都会出现集中度提升的过程;尽管盈利增速可能边际回落,但龙头盈利能力和盈利稳定性反而会得到提升,相应的股价表现也会更突出。这些行业不仅包括上游的资源、原材料行业,还包括中游的制造业,下游的零售、医药等,在70年代之后,行业集中度都有显著提升。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qzpeW2.png/big

对于消费行业来说:较易塑造品牌价值和永续增长能力,龙头地位也较稳固,在历史长河中表现都较突出。在27家存续的“漂亮50”公司中,截止2020年底,平均市值接近1300亿美元,且有16家位列世界500强(其中,有10家是消费)。诸如,麦当劳、强生、可口可乐、宝洁、辉瑞、默克等消费龙头,享受的不仅是美国“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时代,还有行业本身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但是,即使如消费行业,在行业混战或商业模式变革的时期,也有一些公司会陨落,比如百年老店西尔斯和凯马特,比如被辉瑞收了的普强和惠氏。

一般来说,拥有较强品牌价值和企业文化公司(如宝洁、强生、麦当劳、可口可乐),具备较强穿越周期的能力;而对于靠商业模式创新,或者消费需求随时代、世代不断更迭的行业,永续增长受到的挑战较大,比如美国百货业的百年混战、龙头不断更替,以及曾经风靡一时、最后在科技产品创新浪潮中逐渐没落的柯达和宝丽来。

对于科技行业来说:创新与更迭令其延续辉煌难度加大,每个时代都有不同引领者,若缺乏消费属性的话,则永续增长能力也相对较弱。

对于传统行业来说:一旦进入了成熟阶段,伴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公司的行业地位、盈利能力反而会得到强化,永续增长的能力也会加强。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mzTIjE.png/big

6.3. 第三级跨越:90S-00S全球化的扩张

90年代以来,全球化扩张的步伐,是支撑美股各行业龙头盈利和股价再上台阶的关键。全球化扩张不只带来这些行业龙头公司新的成长空间,而且也驱使行业周期性弱化,甚至能获得盈利能力中枢的抬升。

以电气、化工、食饮、医药为例,全球化扩张时期的海外收入占比:

电气机械——90年代-10年代。【通用电气】的海外收入占比由1980S的14.8%->1990S的15%->2000S的47.3%->2010S的56.9%。

化工——00年代-10年代。【PPG工业】的海外收入占比由1990S的20.1%->2000S的34.7%->2010S的63%。

食品饮料——80年代-00年代。【麦当劳】的海外收入占比由1980S的19.8%->1990S的48.6%->2000S的50.9%->2010S的64.4%。【可口可乐的海外收入占比由1980S的64.7%->1990S的71.5%->2000S的64.6%->2010S的79.9%。

生物制药——多数年份海外收入占比趋势性提升。【强生】的海外收入占比由1990S的53.9%->2000S的44.7%->2010S的67.6%。而【默克】的海外收入占比由1990S的26.8%->2000S的65.5%->2010S的52.9%。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qqMOAM.png/big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uvFB3E.png/big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ky4zzG.png/big

我们的看到,90年代以来,伴随着海外扩张的增量贡献,美股各行业龙头ROE中枢都稳定在20%左右,无论是消费中的麦当劳、可口可乐、强生、宝洁、沃尔玛,还是传统行业中的艾默生、PPG工业、3M、伊利诺伊工具等,长期来看,都有一个较稳定的ROE中枢,相应地,稳定的盈利水平也对应着稳定的估值中枢。

而到了2010年之后(海外扩张到了一定瓶颈),部分公司开始通过回购来维持盈利水平,而回购会使得净资产缩减甚至为负值,导致ROE高企或异常,比如麦当劳、3M。但这需要较强且稳定的现金流支撑。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pYyVlL.png/big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tRTp3C.png/big

 

 

 


07    缘何30年长牛——三个反向案例


7.1. IBM:曾经的蓝色巨人

反向案例,我们以IBM、柯达、西尔斯三家公司为代表,其中IBM, IT业的蓝色巨人,90年代极其辉煌,目前依旧是十分伟大的企业,这里以IBM为例,主要考虑到其在近20年(2000-2019)涨幅仅为85%,跑输了标普500指数35%。

8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经历了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人工智能物联网时代,而每个时代都孕育着从硬件设备、软件应用到商业模式创新,引领科技浪潮的公司,比如PC时代硬件端的IBM和思科,软件端的微软和甲骨文。

我们看到,IBM的涨幅也主要集中在80年代和90年代,分别上涨了+120%、+481%;而在00年代和10年代,仅上涨了+35%、+37%

但科技技术的创新与更迭也令科技企业延续辉煌难度加大。每个时代都有各自引领科技浪潮的公司,PC时代正是IBM、思科,但两者都在随后的科技浪潮中逐步暗淡。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7TsXHu.png/big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fLuCkg.png/big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TwbT9Y.png/big

7.2. 柯达:战胜了对手,输给了自己

柯达作为曾经独步全球的相机行业巨头,在90年代之后,由传统胶卷相机向数码相机转型的过程中,柯达选择固守阵地,继续将数码技术当作胶卷销售的附加业务,而不是将数码技术当作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导致2000年之后,发展状况江河日下。2000-2009年,跌幅91%,2013年申请破产。

柯达的倒闭凸显了科技行业技术变迁所带来的颠覆性变化。类似的,比如2011年,Google收购摩托罗拉,Google成立于1998年,摩托罗拉创立于1928年;同样是2011年,苹果取代诺基亚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

科技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时代潮流变迁等因素,都可能使得科技企业固有的盈利模式难以为继。

客观上讲,依赖于科技路线创新、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的企业,其永续增长能力,要弱于必需消费品公司,比如那些品牌价值突出、消费者对产品有依赖,或渠道网络完善的日用品、食品饮料等公司。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8nLpap.png/big

7.3. 西尔斯:美国百货业的百年“混战”

西尔斯跌宕起伏的背后反映的是美国百货业的百年“混战”,核心的因素在于消费者结构、收入、需求等的变化。

西尔斯公司曾经是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兴衰转折点是在70年代开始:一方面,70年代中后期的滞胀期使得凯马特、沃尔玛等折扣零售、郊区超市得到迅速发展;另一方面,西尔斯过度多元化,拓展保险、金融服务和房地产业务。

80年代之后,西尔斯盈利波动加大,逐渐将全美零售之王的宝座让给了沃尔玛。80年代初,西尔斯营收是沃尔玛的10倍;90年代初,西尔斯营收是沃尔玛的一半;00年代初,沃尔玛营收是西尔斯的5倍。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SEuVX6.png/big

另一家百货龙头公司,凯马特于2002年提出破产申请,2005年,与西尔斯合并,2018年,西尔斯破产。还有一家连锁百货公司,杰西潘尼,在新冠疫情冲击下,2020年5月也申请破产。随着竞争者倒下,沃尔玛则继续强者恒强的道路,开始国际化的进程,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

近10年来,随着消费者追求更新颖和更丰富的选择,Target、Costco以及互联网平台也在快速发展,百货超市行业长期的模式创新与变革仍在续写。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DMM4uc.png/big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mrUNq7.png/big

总结:

1、“漂亮50”分布:大消费有31家,工业6家,金融3家,能源3家,原材料2家。目前仍有42家存续(27家存续,15家重组后存续)。在27家上市主体存续的公司中,截止2020年底,平均市值接近1300亿美元,且有16家位列世界500强。

2、“漂亮50”起落:缘于经济持续增长和消费繁荣(分子驱动),阶段破灭于利率的大幅攀升(分母压制),而估值消化主要靠盈利的持续增长。

 股价下跌(1973.9-1974.9,12个月)、相对跑输(1973.9-1977.4,44个月)、估值下跌(1972.10-1980.3,90个月)。但事实上,漂亮50行情可以从60年代算起(美国此时已进入消费黄金时代),1965.01-1969.12,漂亮50上涨 230%,标普500上涨 9%。

 从1973年到1983年的十年中,美债收益率从6%飙升到14%,导致“漂亮50”的估值从43倍大幅回落到不到10倍。

 在漂亮50杀估值阶段,表现抗跌的行业都是受益于战争(航空、国防),以及油价上涨的行业(基本资源、化学品、石油和天然气);跌幅较大的公司是盈利增速较低,或70年代初估值大幅透支的公司。

 从70年代后期开始,漂亮50真正进入了盈利持续推动的超长牛市。1970.01-2020.06:漂亮50 +207倍,标普500 +33倍。

 高收益阶段主要来自1980-2010年,这30年期间,漂亮50仅在4个年份(83、88、98、99)跑输标普500。

3、三个正向案例:麦当劳、强生、可口可乐。

(1)第一级跨越:70S-80S产业结构的变迁。二战后婴儿潮带来的人口红利以及消费需求的释放,加上减税、财政刺激等政策举措,开启了60年代之后的消费“黄金时代”(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由1965年持续提升至2010年左右);78年,美国人均GDP过万,伴随通胀大幅回落,居民整体消费力提升,进入了大众高消费时代。麦当劳、强生、宝洁、可口可乐在这段时间均有15%-20%的复合增长率。

(2)第二级跨越:80S-90S行业集中度的提升。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低速稳步增长阶段,多数行业都会出现集中度提升的过程。不仅包括上游的资源、原材料行业,还包括中游的制造业,下游的零售、医药等,在80年代之后,行业集中度都有显著提升。

龙头地位较稳固:一是拥有较强品牌价值和企业文化的公司(如宝洁、强生);二是消费者粘性较高且产品创新依赖度较低的消费品(如麦当劳、可口可乐);三是传统行业龙头地位形成后往往不易破打破(如斯伦贝谢、菲利浦莫里斯)。

龙头地位易受挑战:一是消费需求、消费方式、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商业模式随时代变迁的公司(如百货,西尔斯、凯马特、杰西潘尼);二是产品、技术不断更迭,且技术路线较单一的科技公司(如柯达、宝丽来、思科);三是过度多元化扩张的公司(如西尔斯)。

(3)第三级跨越:90S-00S全球化的扩张。90年代以来,全球化扩张的步伐,是支撑美股各行业龙头盈利和股价再上台阶的关键(各行业龙头ROE中枢都稳定在20%左右,不论是消费、科技,还是制造)。事实上到了2010年之后,部分公司开始第四级跨越,即通过持续回购来维持高ROE,比如麦当劳、3M

4、三个反向案例:IBM、柯达、西尔斯。

(1)IBM涨幅也主要集中在80年代和90年代,分别上涨了+120%、+481%;而在00年代和10年代,仅上涨了+35%、+37%。科技技术的创新与更迭也令科技企业延续辉煌难度加大。PC时代的IBM、思科,两者都在随后的科技浪潮中逐步暗淡。

(2)柯达:柯达的倒闭凸显了科技技术路线变迁所带来的颠覆性变化。依赖于科技路线创新、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的企业,其永续增长能力,要弱于必需消费品公司。

(3)西尔斯:背后反映的是美国百货业的百年“混战”,核心在于消费者结构、收入、需求等的变化。靠商业模式创新,或者消费需求随时代不断更迭的行业,永续增长能力较弱。80年代初,西尔斯营收是沃尔玛的10倍;90年代初,西尔斯营收是沃尔玛的一半;00年代初,沃尔玛营收是西尔斯的5倍。

总结来说:

能穿超越周期的特质有:符合时代产业结构变迁(行业空间是增量的);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较强的品牌价值、消费粘性,较少的产品更替、模式变迁);受益于全球化扩张的趋势(技术、成本等有比较优势,或有文化输出能力);现金流好,能够支撑较高比例的分红和回购(以较低的增速维持稳定的ROE)。

永续增长易受挑战的类型有:商业模式易随时代变迁的行业(消费需求、消费方式、人口结构的变化);产品和技术不断更迭、技术路线较单一、易被科技浪潮颠覆的公司;过度多元化扩张,但主业壁垒不够牢固的公司;现金流不好或不稳定,难以承受宏观系统性风险冲击的公司。

 

 

 


08   附:典型“漂亮 50” 公司的盈利估值拆分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y37tl5.png/big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8vpK5F.png/big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7GTFiH.png/big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QTJAiD.png/big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Xk9T9Y.png/big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Kfnf3c.png/big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n98dAg.png/big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k5CBtg.png/big

https://postimg.futunn.com//tmp/phpSZkv2l.png/big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国内外疫情风险,业绩不达预期风险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