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板之父王东升众心腹暗推:奕斯伟未来或被京东方收购

标签:
财经健康教育历史杂谈 |
中国面板之父王东升众心腹暗推:奕斯伟未来或被京东方收购
2020-07-09
来源:腾讯
故事无关水泊梁山,108也并非确数。但中国最大半导体显示公司京东方和初创科技公司奕斯伟共同的未来,可能会暗合《水浒传》的结局。
先说一说京东方(000725.SZ),你可能对这家公司并不熟悉,持续低位的股价,就是炒股达人,也不会想起触碰该公司。但这不影响京东方中国最大的半导体显示公司和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公司的地位。要知道,8成国产电视液晶面板来自这家公司,你家的电视机大概率用的就是京东方的液晶屏幕。
然后再说下奕斯伟,这是一家创立时间仅有10个月的科技公司。在中国的科技史上,这是唯一一家仅仅成立十个月就让邻邦政府(韩国)不寒而栗的科技公司。这缘于他的创始人。奕斯伟和京东方A(000725.SZ),创始人均是中国显示产业之父王东升。
2019年6月,王东升卸任京东方董事长一职。宁移白首之心,卸任后的王东升没有颐享天年,而是重打鼓,另开张,成立奕斯伟。这家承载着王东升和京东方100多位副总裁(VP)的青云之志的面板上游零组件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京东方芯片的主要供应商。
火速蹿红
成立10个月,奕斯伟就成为媒体笔下的网红公司。工商信息显示,奕斯伟计算是北京奕斯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两家公司的董事长都是王东升。
疫情期间,资本出手谨慎。奕斯伟计算近日还是拿到了总金额超过了20亿元B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君联资本和IDG资本联合领投。按照奕斯伟的说法,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以及团队扩充和人才招募等方面。
成立十个月后能获得B轮融资的企业并不多。按市值算,美团网目前是中国第三大互联网企业。美团从成立到拿到B轮融资,还是用了16个月时间。奕斯伟,更准确地应该说是王东升,在半导体行业里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一件好事之后,总跟着一件坏事。《华尔街科技眼》此前独家报道,被王东升挖角过来的,原三星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张元基在奕斯伟履职四个月后终止。
离职前张元基担任奕斯伟计算董事会副主席职务。离职原因是迫于韩国政府和韩国媒体的压力。
这是个关于假想敌的故事——韩国政府担心张元基将核心技术泄露给奕斯伟。张元基1981年就加入全球第一大面板公司三星电子,长期从事半导体研发工作。尽管王东升承诺张元基不必提供任何技术信息,只负责经营管理即可。但王东升的名字在韩国半导体显示圈,如雷贯耳。这家科创公司和张元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不得而知。
在全球半导体行业,韩国、日本企业对中国企业严防死守,他们担心也非空穴来风。产业经济家刘步尘指出,近年来,中国液晶面板企业京东方、华星光电的持续成长,导致三星、LG加快退出液晶产业的步伐。这意味着韩系企业将逐步失去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液晶市场。现在韩国企业担心的是:类似一幕会不会在OLED身上重现。要知道OLED是全球面板行业的竞争焦点。
想象力远比事实更具有杀伤力。韩国政府和韩国媒体不断施压,张元基被迫离职。
背靠大树
不管是火速融资还是惊动韩国政府,根源还是奕斯伟背后的大树。这棵大树就是京东方。奕斯伟已经成为京东方主要的供应商,《第一财经日报》此前报道,京东方所需芯片三分之一就来自奕斯伟。
从京东方披露的数据得知,京东方前五大供应商占比仅为16.44%。可以看出,京东方的上游相对分散。也就是说京东方零组件的供应商众多,采购有足够的话语权和选择权。大多数京东方的供应商都是行业里的身经百战老炮。这些公司产品稳定性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像奕斯伟这样成立不到十个月就拿下单品类三分之一订单的,在以前绝对不可能”内部人士告诉《华尔街科技眼》。
该人士透露,尽管厂子里有人质疑,按照惯例,奕斯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成为京东方的主要供应商是有风险的。但是奕斯伟身份特殊——老董事长的企业,大家都觉得信得过。
内部有接近王东升的高层告诉《华尔街科技眼》,实际上,尽管王东升已经退休,但在京东方内部的影响力丝毫不减,大家依然默认老董事长才是真的董事长。包括投融资类的重大战略决策,新董事长都要和老董事长商量。“这种采购是小case,下面的人主动办好了。要不老董事长提拔100个VP干嘛使啊”。
王东升是京东方的创始人,1992年,北京电子管厂已连续亏损7年,35岁的王东升临危受命。第二年王东升带着员工自筹650万进行股份制改造,创办了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大刀阔斧改革,濒临倒闭的电子管厂改制,走上了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道路。2019年6月,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卸任,交棒给接班人陈炎顺。在其卸任时,他给自己打80分,他觉得前几年员工收入低,投资者回报少,所以不敢打高分。但王东升在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和公司内部有极高的声誉,网友们就认为可以给他打95分。
因为年轻时候就勇挑重担,所以王东升更愿意给年轻人机会。前述内部人士提及的100位VP是他近20年来建设的人才队伍。早在2000
年,王东升就提出“打造第二代,培育第三代”的人才梯队建设构想,亲自提拔了100余位VP。
向左向右
在聚光灯下诞生,背靠大树成长,对于奕斯伟未来的发展,不仅资本市场给予厚望,多位资深业内分析师也认为,奕斯伟未来发展一路绿灯。GTS吉狮策略公司联合创始人郭奕涵认为,没有谁比王东升更了解京东方,他亲自创办的零组件企业,能够很好地匹配京东方的供应需求。奕斯伟会成为京东方最亲密的伙伴。纵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惯常使用的收购方式,未来奕斯伟可能会在百位VP的照应下被“招安”(被收购)。即便不被收购,在京东方的扶植下,亦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主要的零组件供应商。
实际上,京东方也需要王东升做背书,就在最近有消息称三星将在Galaxy
S21系列中放弃使用自家OLED面板,转用京东方的OLED面板,但京东方的OLED产品未通过三星手机的质量检测。尽管京东方高级副总裁张宇称并不知情,三星电子对此也讳莫如深,但市场上还是不免出现“离开王东升后的京东方产品质量下滑”的说法。要知道柔性OLED显示屏产品将是京东方的发力重点,2019年张宇也在场合对外宣称“京东方柔性屏的良率已经达到70%”。”
像王东升一样退休后再创业,通过创业企业与京东方的关联度创造财富的企业家并不多见。那一代企业家来说,一般都纠结于企业的产权归属问题。产权关乎财富和话语权,不仅影响到在职期间管理者对待企业的主动性和智慧创造力,也影响到退休之后个人和家族财务的积累和传承。
企业家中有成功得产权后,光荣退休的柳传志。其他企业家也希望通过产权改革的方式像柳传志一样名利双收。TCL集团李东生被外界解读有这样的动机。2018年12月,TCL集团以47.6亿元对价出售智能终端及配套业务。TCL控股成为接盘人。TCL控股的实际控制人亦是李东生。质疑如潮:为什么售出的是家喻户晓的终端业务?为什么是卖给李东生管牵头的公司?定价为何这么低?深交所亦连发31问,要求TCL集团解释出售盈利资产的原因和必要性、净资产评估方式、商标价值等问题。股权贱卖的质疑如潮。不过TCL
集团依然顺利重组,李东生持股近半数的TCL实业控股拥有了包括家电、手机、电视手机在内的终端业务。在TCL集团中亦拥有9.04%的股份。
李东生们向左,王东升向右。京东方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未发生大的股权和业务重组,大股东仍是北京市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王东升通过北京能科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间接持股7%。
前一篇:本命年的茅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