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西方在科学领域的欺骗
(2019-07-18 18:04:00)警惕西方在科学领域的欺骗
李子
1.
目前,西方科学界主导、引领着世界科学研究方向。世界级科研成果大奖如诺贝尔奖绝大部分获奖者是西方科学家。世界上主要科学理论、教科书如数学、相对论、宇宙学、化学、生物学等作者大部分是西方科学家。中国几乎为0。有人说中国有些院士写的论文还不如哈佛大学研究生水平。这也许有点夸大,但事实上我国在基础科学领域世界级顶尖科研成果几乎为0,差距确实存在。中国的基础科学远落后于西方科学界,这是我国决策层、科学界必须重视的。
基础科学是科学技术应用的基础,是指导我国科技人员科研、发明、创新、生产、航天工程、高科技作战等各领域判断、决策和行动的主要依据之一。
如果基础科学正确(真实),则能正确地指导我国科技人员的创新、生产、科研和发明。如果基础科学不正确(虚假),则我国科技人员用错误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则会误入岐途,走向失败,造成大的损失。
西方某些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对我国实行封锁、禁止交流甚至进行某些科学技术信息欺骗。其目的是诱我误判和错误决策。如在天文观测信息上,我国天眼观测的天文信息证实美国先前发布的天文观测结论虚假。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教授指出:“中国科研资金、方向正被西方国家的SCI所支配,我们的科研人员贫于创新,贫于思想”。这种现象,需要科研体制改革才能改变现状。
所谓的高科技、黑科技,其往往隐含着在某领域的基础科学有颠覆性的重大突破。
因此,对西方科学界的高新科技,一方面需要追踪以免落后。另一方面要实践验证、核实其真伪。同时,应鼓励我国科研机构、大学、企业、民间科学爱好者进行务实的创新。
国家科研机构应包容不同观点,创建良好的学术争辩氛围,建设完善发表学术论文的沟通平台和途径,而不是全面封杀与西方主流不同的观点。
要以实践事实的证据和有效的逻辑论证作为判断理论真假的标准。而不是以西方主流理论为标准,来判断某理论或某科研项目的对错。
以西方公开的主流观点为标准,在发表平台上对非主流文章的封杀,将断送我国一切颠覆性创新,必导致我国的科研人员贫于创新,贫于思想,在科学领域永远落后西方(保密)的高科技理论。
在逻辑论证上,现代西方科学家把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学等)的基础,建立在了主观臆测的基本假设上,而不是建立在严格实验证实的定律上。因基本假设都没有确定、真实、充分的实验证据,全部是猜测,并且是其理论逻辑论证的依据,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内容,其作者把基本假设作为了真实、正确的基本原理使用。
因基本假设是主观臆测的假设,是一种猜测,并不是已经过严格的实验确知为真的原理,其理论违反了形式逻辑学逻辑论证的规则[1]:论据(依据、原理、公理)应是已确知为真的判断。因此,其理论违反了逻辑科学的论证规则,不合逻辑,是错误的论证。
爱因斯坦在写给物理学家洛伦兹的信中说道:“理论家走入歧途有两种方式,一是恶魔用一个错误的假说带着他到处乱走(这种情况值得同情),二是他的论证就是错的、谎谬的(这种情况该打)”。
在世界所有法庭上,对学术上的弄虚作假、欺骗大众的案件审判是较容易的。法官从不采信没有证据的假设。那些指鹿为马或主观幻想的观点,在公正的法庭上,都不予采信。法庭上实行“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没有(调查和实践得来的)确定、真实、充分的证据,其假设就不予采信,其主张不予支持。
如在法庭上,物理学家依据广义相对论(理由),宣布当宇宙星球A体积达到史瓦西半径时,主张“A是黑洞”的结论。法官首先审核其理由的真假,即广义相对论的真实性。而法官审核广义相对论的真假时,首先要审核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的真实性。即爱因斯坦有什么确定、真实、充分的证据证明广义相对论的2个基本假设是真实的。全世界没有一个法官会相信没有证据的2个基本假设是已确定真实的。因其理由、论据(基本假设)虚假,则法官对物理学家的“A是黑洞”主张不予支持。
并且法官要物理学家给出广义相对论自洽的证明,又没人给出。而且本文第5节证明了广义相对论不自洽,如果证明正确,则可得广义相对论属于谬论,更不能采信。
在本文第4节,根据广义相对论黑洞理论,可得光子符合黑洞的条件,由此可得“太阳(A)是黑洞”的结论。该结论与事实完全不符。因此,法官就能判断广义相对论是假的,属于谬论,事实上不可能成立。
由此可得2016年2月美国LIGO科学家团队所言的两个黑洞A、B是虚假的,其科研成果虚假。还可得2017年10月3日,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向世界宣布,美国LIGO科学家团队因为于2016年2月成功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被授予201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是错误的。
并且还可得:以广义相对论为基础的现代宇宙学也不可能成立;所有以广义相对论为基础的论文都不成立。
一个理论若不一致(自洽),则必然是谬论。这是希尔伯特计划的内容,也是三次数学危机的教训。科学界主流也公认自洽是理论成立的标准。
现代的西方基础科学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弦论、M理论、现代宇宙学等不仅没有一个给出其自洽的证明,而且可以证明这些理论自相矛盾、自我否定、不自洽。根据希尔伯特计划,可以证明都是虚假理论。
下面举例证明相对论、宇宙学的自相矛盾。
2.光子质量的不自洽
引理1:狭义相对论质速关系公式[2] [3] [4]
m= m。/二次根号(1-u^2÷c^2)
引理2:狭义相对论质能关系公式[2] [3] [4]
光事实上具有能量E。爱因斯坦根据狭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公式推出光子的运动质量为:
(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v为光子的频率)
爱因斯坦说光子的静止质量m。=0,但他没给出证明。
现根据狭义相对论质速关系公式和光子的速度u=c及(2.1)可得光子的静止质量m。:
m。=
m
=0
而根据质速关系公式和(2.2)可得光子的运动质量m:
m=m。÷二次根号(1- c^2÷c^2)=0÷0(无法解)
下文用数学的夹逼定理来求解。
由百度百科“夹逼定理”可得:
如果数列{Xn},{Yn}及{Zn}满足下列条件:
(1)当n>N0时,其中N0∈N*,有Yn≤Xn≤Zn,
(2){Yn}、{Zn}有相同的极限a,设-∞
则,数列{Xn}的极限存在,且当 n→+∞,limXn =a。
简单的说:函数A>B,函数B>C,函数A的极限是X,函数C的极限也是X ,那么函数B的极限就一定是X,这个就是夹逼定理。
因质速关系公式的m是速度u的函数f(u),即m=f(u)。
设v是一个很小的速度值(如v=1米/秒)。
数列f(u-v)、f(u)、f(u+v)在u≥v时,满足f(u-v)≤f(u)≤f(u+v)。
因m。=0,当u取其极限u→c可得:
则limf(c-v)=0,其复数模为0。
lim f(c+v)=0×(-ai ),其复数模为0。 (a是常数)
因(c-v )< c < (c+v),则根据数学的夹逼定理lim f(c)的复数模必为0。
又因u=c代入质速关系公式并不产生虚数,因此可得:
当u→c时, 函数f(u)的极限
lim
f(c)=0
(2.3)即光子的运动质量m =0,这个数学定理具有必然性。
(2.3)与(2.1)证明了光子的运动质量m既等于0又不等于0,自相矛盾,不自洽。
根据元数学希尔伯特计划,可以判定自相矛盾的狭义相对论属于谬论。
如果狭义相对论是真理,则根据光子的静止质量m。=0、狭义相对论的质速关系公式和数学的夹逼定理必然可得光子的运动质量m=0。而根据狭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公式可得光子的能量E=mcc=0。其冲量p=mc=0。由此还可得:光子与电子不可能有大于0的能量交换,光电效应并不成立。由此可得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是自相矛盾的虚假科研成果。
当然这与爱因斯坦光电效应解释的另一个答案,光子的运动质量m==hv/c^2完全相反。狭义相对论导致有两个互相否定答案的原因,来源于狭义相对论的自相矛盾,不自洽。
这已充分证明了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不是正确的理论。
3.质速关系公式的不自洽
1952年,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试验室,物理学家们将质子加速到光速的95%,质量提高了3倍,与质速关系公式相符。同年在加州理工学院将电子加速到光速的99.9999%,电子质量竞增加了900倍,与质速关系公式相符。似乎实验事实证实了质速关系公式是真实的原理。
而在该电子坐标系(K′),根据同一质速关系公式,地球与太阳相对该电子运动的质量比其静止质量增加900倍,地球与太阳的万有引力F比地球坐标系增加81万倍。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是时刻变化着的。其长度s大小约为149597870千米。根据狭义相对论力学基本方程:F=d(mu)/dt,因地球与太阳相对电子速度u为光速的99.9999%,该速度u近似恒定,则m是常数。由此可得地球相对太阳的加速度a=du/dt≈900×g。根据运动学公式s=a(t′)`2)/2可得
而且根据狭义相对论时间效应可得:在电子坐标系(K′),t慢于t′。即所需时间t小于1.6小时。
并且在地球坐标系(K),根据洛伦兹变换公式(2)y= y′=0,公式(3)z=z′=0和在X轴的“棒长缩短”公式:L= L′×二次根号(1-u^2÷c^2)可得,因在电子坐标系(K′)L′=0,则在地球坐标系(K)测量太阳与地球的距离(L)必然为0,这不仅与在地球上观测的事实完全不符,而且与在地球静止坐标系(K)太阳与地球的理论坐标y≠0矛盾,导致不自洽。这再次证明了狭义相对论不是正确的理论。
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试验室的实验事实,在李子物理学解释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运动所受的力会减小,而不是粒子的质量增加。
4.宇宙黑洞的不自洽
如果有人说“太阳是黑洞”,则大家都会说这人颠倒黑白,是典型的谬论。而如果“太阳是黑洞”是由相对论推导所得,则大家还相信相对论是真理吗?
下面用相对论证明:太阳是黑洞。
4.1黑洞
根据广义相对论,由百度百科“黑洞”可得: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在质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命名为“黑洞”。
4.2 史瓦西半径
由百度百科“史瓦西半径”可得:
物体的实际半径小于其史瓦西半径的物体被称为黑洞。
史瓦西半径(Schwarzschild radius)的公式,其实是从物体逃逸速度的公式衍生而来。该值的含义是,如果特定质量的物质被压缩到该半径值之内,将没有任何已知类型的力可以阻止该物质在自身引力的条件下将自己压缩成一个黑洞。
它将物体的逃逸速度设为光速,配合万有引力常数及天体质量,便能得出其史瓦西半径。
根据天体逃逸速度(v)的计算公式计算天体的史瓦西半径。
v指天体的逃逸速度,
4.3光子的半径
由百度百科“光子的结构”摘录可得:光子是空心的管状体,它是轴全对称结构。光子中的基本粒子按极性同向排列,基本粒子间的耦合涡环如同一条条绳索将它们紧紧捆在一起。光子结构在非晶体中会出现变化,成为反对称结构。
基本粒子的独立涡环和部分基本粒子间耦合的涡环构成光子的内场,内场处于光子体内。在光子体外,弥散着所有基本粒子共同构成的耦合涡环,形成光子的外场,简称光子的场(下同)。光子如同一个微小的磁体,它的场是具有两个极的极性场,简称双极场。
光子内场的包络圆构成一个圆球面,其它光子或粒子很难到达这个包络球的内部,这个包络球体称作光子的粒子体,简称光子体(光子中基本粒子构成的管状体称作光子的本体),相应将这个包络球面称作光子的表面、包络球的半径r0称作光子的半径。
上述光子体就是量子理论中光子的点粒子模型。限于技术水平和基于实证思维,量子理论采用这种粗糙的点粒子模型使得研究得以深入,但由于未把握结构,而不得不将基本的结构所决定的在各种环境下表现出的状态特征,定义为纷杂的各种量子态、甚至视为本征。显然从结构入手,可以使纷杂的量子态变得有章可循,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言。
4.4光子半径在地球静止坐标系的测量值
引理3:狭义相对论的棒长收缩公式:[2] [3] [4]
L=L′×二次根号(1-u^2÷
c^2)
因光子在地球坐标系速度u=c。根据狭义相对论的长度的收缩公式(1)可得:在地球坐标系同时测量光子的半径r0=0。
因在地球坐标系测量光子运动质量为:m=hv/cc。同时测量光子的半径r0=0,光子的体积V=0。由此可得:在地球坐标系测量光子的密度ρ=m/V为无穷大。
光子的半径r0=0,则根据史瓦西半径可得,光子是典型的黑洞。而太阳发出的所有光子都是黑洞,由此必然可得:太阳是黑洞。
4.5黑洞的不自洽
因光子由相对论证明是黑洞。则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周围环绕的一个新月状光环,必然不是可见的光,而照片(证据)却完全相反。由此证明了黑洞的不自洽
该黑洞照片的证据,证明的“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被证明在极端条件下仍然成立。”的观点,并不成立。否则,新月状光环必然是黑洞,这与黑洞照片不符。
光是由光子所组成。如果相对论正确,则光子必然是人们看不见的黑洞。然而事实上光是可见的,因此,相对论不可能正确。
这证明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是虚假的科研成果。也证明了近期《科学·进展》发表的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物理学家保罗·安托万·莫罗团队拍摄的量子纠缠照片虚假,除非相对论是错误的。
并且,根据狭义相对论的长度的收缩公式(4.2)可得:在地球坐标系同时测量光子的半径r0=0。如果公式(4.2)正确,则物理学家们,怎知道体积为0的光子具有粒子特征?做双缝实验的科学家用什么仪器能观测体积为0的光子是一个个穿过缝的呢?体积为0的2个光子如何看到纠缠?
如果在地球坐标系同时测量光子的半径r0≠0会怎么样呢?根据狭义相对论的长度的收缩公式(4.2)可得:光子的半径在其静止坐标系L′只能为无穷大,否则,L′为有限值时,由公式(4.2)必然可得L= r0=0。这等于说该光子在其静止坐标系比整个宇宙还大,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如果事实上在地球坐标系同时测量光子的半径r0≠0,则证明狭义相对论的长度的收缩公式(4.2)是谬论。由此可得:狭义相对论是谬论。
这充分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不是正确的理论。
5.广义相对论的不自洽[5]
5.1黎曼几何数轴与代数的矛盾
在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中,黎曼几何与代数都是该方程的基础,而广义相对论危机的根源恰恰在于黎曼几何与代数的矛盾。
黎曼平面几何是“二维”平面。然而当建立黎曼几何二维平面坐标系X、Y数轴后,其任何一维数轴都存在自相矛盾,这是导致广义相对论自相矛盾的根源。
二维平面X,Y数轴的单位长,是测量二维物体长度、高度的尺。通常以纳米、厘米、米、千米、光年、100亿光年等为单位。而单位长在数轴的均匀分布可用数值1、2、3、…标示在数轴上。
5.1 定理一:黎曼几何一维数轴与代数存在矛盾。
证明:(用反证法)
假设黎曼几何的数轴与代数不矛盾。
以黎曼几何测地线X数轴为例,根据该假设可得:黎曼几何数轴上的数1,2,3,…,符合代数(数论)的定理。
则在“直线”X数轴上有:1+1=2,1+1+1=3,…。n个1相加,其长度x=1×n。等于n。符合代数加法和乘法定理。
然而,当n趋向无穷大,即n→∝时,计算X数轴的长度,在代数有极限定理
本定理证毕。
黎曼几何的数轴与代数的矛盾,直接导致广义相对论自相矛盾。即凡是广义相对论用黎曼几何推导的空间弯曲曲率,如光线在太阳附近的偏转、黑洞理论、直线弯曲、宇宙各星球之间的距离、三维坐标值等,完全可以被代数定理全部推翻否定;而其用代数定理求解的引力场方程所有解,如史瓦兹解、水星的近动值[2]等,都可以被黎曼几何的定理全部推翻。因此,广义相对论不自洽。
斯坦福大学的公开课,等效原理、引力场方程的来源及证明,是依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F=ma等代数公式,和代数的计算规则、定理推导所得。如果教授推导用的代数正确,则黎曼几何公设:“直线(X数轴)可以无限延长,但总的长度是有限的。(即lim x≠∝)”必然是错误的。黎曼几何则是错误的。在黎曼几何基础上推导的引力场方程是错误的。广义相对论则必然是错误的。
如果教授推导用的代数不正确,则由代数推导的等效原理、引力场方程不可能正确,广义相对论也必然是错误的。
5.2
证明:由百度百科“直线方程”可得,几何学基本概念:“从平面解析几何的角度来看,平面上的直线就是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图形。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只需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求解,当这个联立方程组无解时,两直线平行;有无穷多解时,两直线重合;只有一解时,两直线相交于一点。”
单独的黎曼几何公理系统相对于欧几里得几何学是不矛盾的。但爱因斯坦将黎曼几何应用于引力场代数方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黎曼几何与代数在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里一起应用,必然导致广义相对论不自洽。
黎曼几何的公设与代数的直线方程存在逻辑矛盾:
在代数理论中,直线方程表示为:y=kx+b,该方程与黎曼几何公理矛盾。
(1)黎曼几何的公设:直线可以无限延长,但总的长度是有限的。
而代数的直线方程:y=kx+b。当x→∝,其总的长度不可能是有限的。
(2)黎曼几何的一条基本规定:在同一平面内任何两条直线都有公共点(交点)
2条代数的直线方程:y1=k1x+b,y2=k2x+c,若斜率k1=k2,b≠c,则两条直线平行,且该二元一次方程组无解,两条直线不可能有交点(相同的解)。但黎曼几何的基本规定:任何两条直线必相交。二者存在逻辑矛盾。
本定理证毕。
5.3黎曼几何与代数存在的其他逻辑矛盾
黎曼几何与代数的矛盾并不仅在上面两点,几乎所有推导的定理都不一致,如三角形内角之和、勾股定理、椭圆方程、三角函数等。如直角边等于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代数三角函数定理tgx =1,则x=45度,可得该直角三角形内角之和必为180度,而根据黎曼几何定理可得该直角三角形内角之和必大于180度,二者互相否定。
在数学理论解析几何平面上,每条数轴都包含着代数,因黎曼几何公设与代数直线方程的矛盾,黎曼几何平面坐标系的数轴本身就是一个矛盾源。其数轴的长度依据代数定理必然为无穷大,而依据黎曼几何公设必为有限长,自相矛盾。不可能一致。因此,不可能存在一致的黎曼解析几何平面,更不存在一致的三维黎曼立体解析几何。
然而,在现实世界,数学的三维直角坐标系是确定宇宙空间任意一点坐标的有效工具。极坐标也可确定宇宙空间任意一点坐标,二者通过三角函数的定理可以互相转换。在实践中,确定宇宙的空中目标位置是通过雷达确定其三维坐标的。雷达对空中目标坐标计算的原理,就是极坐标和三角函数的定理换算所得。到目前为止,事实上没有黎曼几何三维坐标雷达。也没有黎曼几何三维坐标3D打印机。对于空中目标到达宇宙空间的任意一点A,根据雷达发射电磁波的时间t1和接收反射电磁波的时间t2,△t= t2- t1,由s=c×△t/2可得到A点到雷达的距离,根据雷达的高低角、方位角和三角函数的定理,就能得到A点的欧几里得几何三维直角坐标系坐标(x,y,z)。
因黎曼几何与三角函数定理的矛盾,所以事实上根本不存在A点的黎曼几何三维坐标(x,y,z)。若认可三角函数的定理,则必然可得:直角边等于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内角之和必为180度。其否定黎曼几何的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的定理。因此,黎曼几何三维坐标系在事实上不可能存在,其理论不真实。
可以进行简单的实验,实际测量读者家门的尽寸,然后将门的四个角的顶点,用广义相对论的黎曼几何三维坐标系写出其三维坐标(x,y,z)来。实践能告诉你,除三维坐标原点(0,0,0)外,事实不存在门四个角顶点的黎曼几何三维坐标(x,y,z)的值。用3D打印机打印该门,在事实上只有欧几里得三维坐标(x,y,z)的值,根本不存在黎曼几何三维坐标(x,y,z)的值。
5.4广义相对论的不自洽
通过数学的证明,证明了黎曼几何与代数不一致,因此,包含黎曼几何与代数的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在元数学,根据希尔伯特计划[4] [5],即可判定为谬论。引力场方程导致广义相对论不一致,因此,广义相对论是谬论。
这彻底揭开了广义相对论为什么会矛盾不断,错误百出之迷。
广义相对论将黎曼几何与代数组合在了同一个系统内,必然导致广义相对论不自洽。无论爱因斯坦的几个预言和广义相对论的结论被多少个实验所证实,广义相对论基础的自相矛盾并不会消除,而是永远存在。根据希尔伯特计划判断谬论的规则可得:不自洽的理论必然是谬论。
若去除黎曼几何或代数二者其中的一项内容,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都不能成立。因此,广义相对论必须完全彻底全盘否定。
在李子、李晓露的《广义相对论专题辩论赛(1)-(13)》[6]系列文章中已证明:爱因斯坦的几个预言和广义相对论的结论都有互相否定的2个答案,不自洽。
本文证明严格,理由充分,足以证明广义相对论不自洽。并且证明了任何理论(包括现代宇宙学、超弦理论、膜理论)如果包含广义相对论,则必然不自洽。因此,自洽、完备的大统一理论不可能存在。
如果相对论不正确,则美国LIGO科学家团队依据广义相对论黑洞理论推导的13亿年前两个黑洞A、B碰撞产生了引力波,因广义相对论黑洞理论的不正确,必然导致美国LIGO科学家团队所言的两个黑洞A、B是虚假的,其科研成果虚假。
因此,对西方的某些或全部“科学理论”、“科研成果”进行我方的(逻辑论证)审核、证据的鉴定、质证和重复实验验证,提高我国科技人员识别“科学”真伪的能力,建立真实的中国科学体系,十分必要。这是我国不被某些西方国家“科学成果”封锁、欺骗和误入岐途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280-357
[2] [英]W.G.V.罗瑟著,岳曾元、关德相译,相对论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年,98—171
[3] 蔡伯濂著,狭义相对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39—64
[4] 南京工学院等七所工科院校,物理学,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249—269
[5] 广义相对论的不自洽定理—元数学与元物理学(15),李子、李晓露
[6]广义相对论专题辩论赛(1)-(13),李子、李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