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积分的危机
(2018-01-26 08:21:28)微积分的危机
李子
摘要
关键词
1。前言
英国的牛顿和德国的莱布尼兹各自独立的研究,诞生了微积分理论。
微积分是数学分析的基础,由于其运算的完整性和应用范围的广泛性,使微积分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同时关于微积分基础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在微分法和求导数的过程中,无穷小量究竟是不是零,引起了极大的争论。
以求速度为例,瞬时速度是△s/△t,当△t变成零时的值。△t既等于零又不等于零。
这种包含逻辑矛盾的无穷小量,从一发表就一直遭到一些人的批判和攻击。特别有名的是贝克莱主教(G.Berkeley,1685-1753)在1734年的攻击。[1]
这些攻击笔者认为很正常,是一种学术辩论。因为微积分的基础确实不严密,△t既等于零又不等于零,显然存在逻辑矛盾,它关系到微积分的存亡。
如果微积分的自相矛盾没有消除,在元数学,根据希尔伯特规划[1] [2],即可判定为谬论。则微积分理论不成立。
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由波尔查诺B.Bolano、阿贝尔N.Abel、柯西A.Cauchy及狄里赫利P.G.Dirichlet等人的工作,将微积分严格地建立在极限的基础上。由百度百科“极限”可得:“极限”是数学中的分支——微积分的基础概念,广义的“极限”是指“无限靠近而永远不能到达”的意思。数学中的“极限”指:某一个函数中的某一个变量,此变量在变大(或者变小)的永远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向某一个确定的数值A不断地逼近而“永远不能够重合到A”。
无穷小△t是无限接近0的值,并不等于0,才化解了第二次数学危机。不自相矛盾的微积分才被数学界广泛接受。
如果没有波尔查诺B.Bolano、阿贝尔N.Abel、柯西A.Cauchy及狄里赫利P.G.Dirichlet等人的工作,将微积分严格地建立在极限的基础上,则微积分面临被抛弃的危机。
第二次数学危机的根源在微积分的无穷小△t既等于零又不等于零的自相矛盾,它导致了数学存在被否定的危机。
伽利略证明了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运动法则自相矛盾,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运动法则。
欧几里得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的观点自相矛盾,从而推翻了“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的观点。
而微积分在数学家波尔查诺B.Bolano、阿贝尔N.Abel、柯西A.Cauchy及狄里赫利P.G.Dirichlet等人的工作下,将微积分严格地建立在极限的基础上,消除了微积分无穷小的自相矛盾,化解了被抛弃的危机。
以上三个事实证明:不自相矛盾,是一切理论成立的必要条件。
根据元数学希尔伯特规划,一致性也是任何理论成立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2]百度百科“希尔伯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