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87年高考物理题

(2019-05-28 00:31:04)

千万不要想着发力,更不要去“打人”。 内功发力是一松。牛顿第三定律说,“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内功就是“反作用力”。内力是通过骨骼的传导把对方的來力“承受”了,用脚底,用“立木”(脊椎),用大地来承受。 太极拳的最基本功,最大的门槛,最难于理解的“棚”劲,就是这个“承受”。

棚劲的标准和诀窍是“不丢不顶”。 不丢不顶就是“被动”的反作用力。 顶就是用了力,丢就是不“承受”。 棚劲是一堵墙,因为墙的质量比球大很多,所以一个球碰向墙会原速弹回去。我对这个的记忆太深刻了。这是1987年高考的一道物理题,问:一个网球以速度v1飞过来,网球拍以速度v2迎上去,网球飞回去的速度是多少? 这道题的难点在于网球和网球拍的质量都不知道。出题人玩的技巧是把网球拍加人的质量和球比,当成无穷大,所以答案是很简单的v1+v2。 当时我看到这道题的时候,完全摸不到头脑,汗都下来了。87年高考物理,太难,没几个及格的。这道题出得是不对的, 网球场上被球把拍子打飞的比比皆是。高手才能做到球拍和人一体,质量无穷大。 高手懂得让受力转向。打网球,沉肩坠肘是必须的。


棚劲是把来力转向到脚底,用脊椎立木承担,相当于质量无穷大,所以可以“任它千斤力,漂浮亦不难”。力的方向的改变靠人体骨骼的两个大齿轮, 骨盆和肩胛骨。所以棚劲一定要沉肩开胯,脊椎直。 力在身体里,骨骼间的传递也是小球的碰撞,不丢不顶,千万不能用力,更不能自己乱动。中国足球队非常不会停球,这里面也有个“高考物理题”。 两个小球碰撞,如果小球的质量一样,一个动,一个不动,碰撞后,动的小球停下,不动的小球以原速度离开,也就是说,原先运动的小球的动能,不管大小,都全部传递到了另一个原先静止的小球。 中国足球队停不好球就是因为接球的时候腿脚不放松,不是无牵挂的悬停的小球。棚劲要想“漂浮千斤巨力”,一定要不用力。骨骼之间要传导能量就必须“分开”,没有牵连,形成小球的碰撞。汪永泉前辈说过“乾三联,坤六断”。骨骼分开,彼此行为不一致,一动,一静,才能传递能量,才能成为整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中华复兴
后一篇:杠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