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乡的团风老镇(补充篇18)。。。。。

(2021-10-14 09:54:51)
标签:

回忆

追记


家乡的团风老镇(补充篇18)。。。。。

 

上面追忆的素描,是儿时六十年代左右,古镇团风大街小巷之,从正街进入郑家衖(郑个弄子),再由郑个弄子的出口,经过中山街和菜场后街的交汇处,继续往前到粮道街方向,延伸段街景的局部示意。

素描街景中的左侧,是我的母校,团风小学的所在地,平房过去就是儿时上小学之时,老师办公所用,一栋体量不大,局部二层的楼房,那会儿自己上小学,就是从面对粮道街上,这栋局部二层的小楼房,同相邻平房教室之间,所自然形成的通道进出;右侧则全是一溜青黛色,带有徽派建筑的风格,大青砖清水墙面的民居;这些青黛色徽派建筑的民居,同古镇上相同类型的民居一样,大多都显得高大和气派,有着石制的门楣、门槛和窗楣,有的甚至还有着石砌的台阶;这些无论是青砖的房屋,还是带有木制的门槛,木结构的板房(方言鼓皮房),一层还是二层的民居,以及可拆卸的木板面,商住两用的铺面房,都是那个年代和时期,古镇里纯中式建筑,主要的特点和要素之一。

素描街景中的正前方,就是位于粮道街上,儿时的那个年代,正对小学出入口,斜对面的派出所,派出所的旁边,就是进二中的小路;派出所这栋房屋,外立面的造型和处理,实属典型的中西相间,民国建筑的特征之一;儿时的记忆中,位于上寨街上的镇卫生院,位于菜场后街上的孤儿院,以及现素描中的派出所,这三栋的房屋建筑,无论是外立面的式样,还是内廊大天井的庭院,几乎是完全的一模一样;类似于此类造型的房屋,夹杂和耸立于古镇的当中,似乎也不在少数。

素描中的这条街道,出郑个弄子口,直到粮道街为止,大约接近有二百米长,街面也较为的宽敞;街道的左边,于过往的年代里,是实际上漕仓所在的方位,也是后来我的母校,团风小学的前身,当初肖公庙学堂的所在地;而街道的右边,也就是菜场后街的方位,五十年代以前,一直是有其的称呼,为,属杨家园地名之范畴;此街道的自然形成和来源,或许就缘于那些个年代和时期,只是街道的名称,不知何故的原因,而得以遗忘的没有授名;以至于本追忆的一文,也只得以郑个弄子的延伸段,来作为引述和追记于此。

模糊的记忆之中,快接近郑个弄子出口,右侧豁然开阔的一侧,似乎是高高耸立的碉楼,所在的位置和地方;而出郑个弄子的左拐,就是颇有纪念意义,由古老的漕仓街,更名为的中山街,右拐则是菜场后街;如今想去这两条街道,看看和走走,但已经是名存实亡的行不通,小学的学生年代,经常做好事的孤儿院,上下学路过的派出所,诸多古朴的房屋和街景,虽不见了踪影,但古镇中的街道和格局,至少应完好的留存下来。。。。。

 

 

 

汝泉素描和追忆于2021-10-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