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乡的团风老镇(补充篇7)。。。。。

(2021-06-29 10:35:56)
标签:

回忆

追记


家乡的团风老镇(补充篇7)。。。。。


 

上面的素描,是自己儿时记忆之中,六十年代左右,家乡古镇的团风,从长江外堤的码头上岸,通过正对正街的双口大闸后,由鲜鱼巷进入正街,于郑家衖口的服装社,至大庙衖口的街道办事处,长度大约在300多米,那一段的街道上,局部的街景示意图。

素描的图示中,首先映入视觉中的左侧,依次是中心食堂、一层的店铺、电影院、独立的院落、文化馆、一层的店铺等等;映入视觉中的右侧,依次是二层的旅社、假二层的店铺、一层的店铺、照相馆、一层的店铺等等;这些图示中的房屋,中心食堂、电影院和文化馆,显得是那样的高大,外形的立面式样(包括照相馆和街道办事处),也显得洋气和特别;同与之相邻的纯中式,小青瓦的斜屋面檐口,木柱列架式可拆卸门板(方言鼓皮房)的低矮店铺,以及街道另一侧,纯中式大屋檐的入口,二层楼小青瓦斜屋面檐口,全木结构和围护体系的旅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给儿时那时的自己,留下了不俗的印象。

这些主要的房屋中,中心食堂、电影院、文化馆进深都比较大,照相馆和街道办事处进深相对较小,虽内部同为木柱列架式结构的坡屋面,但外围护几乎全部都是,大青砖的砌筑而为;也不难的以现代角度,建筑术语的视觉中可窥视出,中心食堂和电影院,外形立面的造型,均似乎都存在着,典型民国建筑的范儿;而文化馆、照相馆和街道办事处,也不乏似乎都存在着,典型欧式建筑的味道;这其中的文化馆,有史料所记载,早年曾经是古镇中,三大教堂之一的基督教堂(又称福音堂);至于全木结构和围护体系的旅社,则是儿时那个年代,当时的古镇当中,经过那久远的年代,一直幸存和保存完好,体量最大最为完整而又最古老,全部是柱顶石制式,大四合院内廊的二层建筑,精致的小格栅窗户,大屋檐飞檐翘角廊柱式的入口,门上方的巨幅横扁等等;整个房屋无不呈现和集有,中国传统建筑之手法、特点和造型,南方木结构庭院之典范;若是追根逆源的来回顾,似乎又何尝不是,集水码头、漕仓、港口、海关、和商业重镇于一身,早先的那个年代,古镇团风的官方驿站。

正街总长大约600米之多,街道两边门面店铺的林立,街道上常年有上下码头,经过古镇的团风,来往于各地的旅客,也时常可看到拉板车的,推独轮车的,挑萝筐的,人来人往的穿流不息和熙熙攘攘;而这一段300米之多,由于有着电影院、旅社、中心食堂和文化馆等建筑,又是位于正街的中部,特别是在电影院门前,不时的可看到,外来玩马戏的、跑龙套的、走江湖的和耍猴的围观,热闹显现得较为突出;尤其是在传统节日的期间,周边乡民的涌入和赶集,使得整个正街的街道上,人山人海的异常繁荣。

如此之中西相间,夹杂着异国风情,彼此之间相互依托,进出有序和高低错落,耸立在街道两旁的房屋建筑,以及那古朴热闹非凡的街景,虽然早已是荡然无存;但留在儿时的记忆之中,始终是固体的诗和立体的画。。。。。

 

 

 

             汝泉素描和追记于20216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