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团风老镇(补充篇5).……。

标签:
回忆追记 |

上面所绘的初稿,是家乡团风的老镇,面对内陆的方向,由上寨街通过人民闸,唯一进入古镇中心的主要通道,颇有点类似于古城门味道,从人民闸一进入正街,部分局部的街景示意图。
在儿时的记忆之中,人民闸中间的石礅和两侧,全部为清水的石面,大块红砂石彻筑而成,相嵌于高高的内堤之间,显得是异常的敦实、厚重和伟岸;如此之建构筑物,实属普天下的古镇当中,最具特色的之一。
人民闸前与上寨街,相衔接有着开阔的场地;是儿时那个年代,经过江边的水码头,运往外地用于造纸,高高的大草垛子,基本上全部堆集在此处的地方;而那些高高的大草垛子,是我们孩童们当时,玩游戏、打游击、捉迷藏、躲猫猫的最佳之地;而另一侧空旷的场地,则是那时家乡团风,最早的汽车场站所在地。
从人民闸进入正街,紧靠街道的左边,是一排平房的店铺,有餐饮和杂货铺等;再过去就是一个很大的院落,里面全是堆放着,居民所用选购的各种窑罐;而紧邻院落的是一栋,进深相对的较大,从窗楣到门楣的细部,再到临街面正立面的造型,整栋建筑物的风格,基本上是欧式的风格,有着相当于三层楼的高度,全是用大青砖的砌筑,据称该栋的房屋,是早年商业古镇的当中,众多外商的代办处之一;而相邻堆放各种窑罐的院落,同样的据称为,是当年外商进出洋货的堆放场地。
从人民闸进入正街,紧靠街道的右边,较为典型的是一栋,二层楼高的新华书店,据称前身也一直是,早年的中华商务书屋(后称新华书店)所在地,整个建筑物的风格和外形,有着典型民国年间建造的味道;至于正街进入十字街(又名新华巷),拐角处的那栋二到三层,有着民国年间建造风格,高低错落的房屋,据称是中华商务书屋,早年出版物印刷的所在地;而十字街上的房屋,基本上全是大青砖的砌筑,马头墙式样的徵派建筑风格,呈现出是一片的古色古香。
至于从人民闸进入正街,左侧另一栋相当于三层楼高,同样是大青砖砌筑,民国建筑式样和风格的高房屋,儿时的当年,好像同餐饮住宿是融为一体;而新华书店后面的大广场,是一直延伸到粮道街的大礼堂门前;广场那时经常的成为,外来马戏团搭棚表演的场所。
汝泉草记于20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