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士谈保险---郑总与《第一财经》记者对话

(2010-06-22 12:25:05)
标签:

财经

分类: 认识保险

对话双方: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荣禄
          《第一财经日报》资深记者       陈天翔
          时间:2010年2月5日下午        地点:太平人寿总公司

 

http://s10/middle/59726135t83567d4a77c9&690

话题二   如何通过保险规划人生?

 

记者:刚才郑总讲到保险是“活菩萨”,也是“慈善”,这两个说法在我平时采访当中从未有人提过,我觉得非常新鲜,也很有道理。既然保险对我们的生活那么重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人们应该“如何利用保险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呢?” 我想听听郑总的看法。   

郑博士:如果大家理解了保险是什么,知道了保险的内涵很广,它的内涵越广就越说明这个产品能用来解决很多问题,或者用来规划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这就是相对应的。如果功能很单一,能够解决的问题就很单一。大家只有真正理解保险的意义与功能,才能利用保险制度来做好自己的人生风险规划。我觉得这个行业有一个遗憾,保险发展十几年,很多购买保险的客户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所购买的保险产品是否能够真正解决整个家庭的财务规划。 

这个问题与保险从业人员专业度不够有关。真正专业的保险从业人员会为每个不同的客户量身定做最佳的保障方案。最佳方案分两部分,基本保险需求和附加保险需求。基本保险需求怎么规划呢?

例如工薪阶层,首先需要纯粹保障型产品。现代社会大家都用银行产品,就是按揭贷款买房子、买车子。所以设计保障最重要的是根据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来设计保额,目的为了保障家庭的生活品质稳定不受影响。比如一个普通家庭用银行按揭做消费,有负债100万,碰到风险时你有100万负债要解决,如果不解决就会影响到家庭生活品质。还有预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这个家庭现有的生活品质必须要有的现金流。比如这个现金流也是100万,包括小孩子的教育、正常的生活等等,那么这个家庭最需要的保额就是200万,这就是最基本的保障需求。你设计的时候可以买纯保障的,也可以买还本的,这根据你的偏好。买纯保障意味着你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得200万的保额,你如果要还本,而且要分红,那你年交保费就要提高。

对于企业家,特别富有的阶层,他的保障可能不是为了解决这100万、200万的问题。我觉得对于企业家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把“家庭私人生活所必须的现金流”与“企业的现金流”严格区隔,有一个防火墙,然后再做保障安排,包括合理规划遗产税、财产纠纷、财富传承等问题,都可以用保险制度来解决。

记者:郑总,您管理着太平人寿这家规模很大的寿险公司,管理着数万人的销售队伍,我特别想知道一个问题,您自己有没有买保险,您买保险的时候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郑博士:我肯定买了保险的,我不但买了保险,而且买的是“纯正”的保险。我经常说,保险公司高管、精算师买的保险,都是很多老百姓不愿买的,而且是很多老百姓看起来是最不好、认为是最不划算的保险。从这个角度更加说明对保险的理解上,真正的专家跟一般老百姓还是有差别的。我最重要的一款保险是每年交5万块,交费20年,一共交100万保费,没有一分钱返还。为什么我买这个老百姓觉得最不合算,但我认为最合算的保险?根据刚才讲的保障额设计理念,我的家庭通过银行贷款买房,负债是400万左右;我的家庭成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能够保持现有生活品质,我认为也要400万,把小孩子读书以及太太很多年没有上班的问题都要考虑进去,所以我基本保额就要800万。我希望用最小的代价,即每年交最少的保费获得800万的保额,从这个需求讲,我就要全保障的,我就不能要返还。如果要返还,一年5万块保费就不能得到800万的保额。但是为什么很多人不买这个保险?因为20年交了100万,一分钱没有拿回来,认为是亏了,不合算,而我却认为这是最合算的。我们很多人算保险合算不合算,习惯与投资一样直接算收益,那是错误的。你用保险观念去算,必须用最小的代价得到最高的保障。 

 比如,如果我健康或者各方面没有风险,我只要正常上班,我家庭就没问题。我的保险就为了解决我的人生风险问题,所以我认为每年交5万块,交了20年,如果20年交100万出去一分钱拿不回来,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也是世界上最合算的人。你难道不愿意用100万买这个合算吗?还有比这更合算的吗?你从保障角度去考虑就是最合算的,更何况我这100万块钱虽然自己没拿回来,但是它交给了很多发生灾难或者疾病需要帮助的人手上,我同时又做了慈善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