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鳖的生态生物学特性与繁养新技术
(2010-06-30 14:56:02)
标签:
生活杂谈 |
日本鳖是我国最早引进的国外甲鱼品种,经过十几年的驯养,已成为目前最受欢迎的甲鱼养殖品种,也是出口日本的主要甲鱼品种。2007年商品售价比一般甲鱼高20%,鳖苗最高价格达每只6元还供不应求(普通鳖苗只有2元左右),并开始在全国各地引养,繁养经济效益显著。但因日本鳖有其特有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和繁养技术要求,为了提高养殖企业的繁养效果,笔者利用引进后参与一些繁养方面的科研和生产所积累的经验之便,系统介绍一下日本鳖的生态生物学特性与繁养技术规范,供全国各地养殖单位参考应用。
日本鳖主要分布在日本关东以南的佐贺、大分和福冈等地,也有传说目前我国引进的日本鳖原本是我国太湖鳖流域的中华鳖经日本引入后选育而成(但未见有文选报道)。我国于1995年由杭州天福生物有限公司经农业部许可引进,引进初期因养殖方式、繁殖习性和生态环境的不适成活率很低,直到2003年驯养成功后才开始在全国各地推开。
1、外形特征
和其它甲鱼一样日本甲鱼也有完备的体内功能系统器官,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但我们测定后发现,日本鳖的消化道中的中肠(相当于陆生动物的胃)与同体重的中华鳖和泰国鳖要长15%、宽9%、肠壁厚12%,可见日本鳖有很强的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功能。
和中华鳖差不多,日本鳖喜生活在盐度不超过3‰的淡水中生活,但对盐度稍高点的盐碱土质池塘养殖也有较快的适应力。日本鳖对水环境的要求高于中华鳖,通常在水体透明度低于30厘米,水体中溶解氧低于2毫克升时极易引起不安和行动异常,如水体状况继续恶化就可引发暴发性鳃状组织坏死症或赤白板病,而这几种病一旦发生,日本鳖的死亡率会大大高于中华鳖,有时甚至会全军覆没。而中华鳖在水体透明20厘米,水体中溶解氧低于2毫克升时仍能正常吃食。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日本鳖推广较慢的主要原因。所以日本鳖养殖的水环境要求是;水源清晰充足(质量指标应达到国家谈水养殖用水标准),养殖水体保持透明度30厘米以上、PH
7-8、溶解氧3毫克升以上就可。
日本鳖的繁殖习性与中华鳖一样,成熟亲鳖在春秋水温27℃开始交配,也是一年成功交配多年受精。在气温28℃以上的春季产卵,鳖卵孵化的最适室温为30℃,总积温为35000℃左右,人工控温孵化45天左右,自然环境孵化60天左右。
通过试验和大面积养殖结果比较,日本鳖在同等条件下养成阶段的生长比其它甲鱼快。但在250克以内时比泰国鳖要慢6%,和中华鳖一样。在250克至400克时基本持平,但到400克以上的养成阶段,要比中华鳖快20%以上,比泰国鳖快50%以上。如采用在工厂化培育苗种至400克左右,再移到室外养成商品鳖的两步法养成模式时(总养殖期为14个月),在室外的4个月中,用同样的管理方法和饲料投喂,日本鳖平均增重400克以上,中华鳖增重310克,而泰国鳖平均不到250克。通过对试验甲鱼的解剖后分析认为有,日本生长快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性成熟较晚,通过培育对比发现,日本鳖的性成熟和中华鳖、泰国鳖都较晚,如中华鳖雌性一般体重750克完全成熟达到产蛋高峰,泰国鳖雌性600克完全成熟达到产蛋高峰,而日本鳖的完全成熟达到产蛋高峰须1000克以上,而任何生物的快速生长主要是在性成熟前,因性成熟后摄入的很大部分营养和能量消耗在性腺周期成熟和性行为上,所以性成熟晚是因素之一。二是消化吸收功能好,通过解剖和养殖的试验证明,日本鳖强劲的消化吸收功能使日本鳖有很大的摄食量和很好的吸收营养物质,从而加快机体组织的合成积累。
除了对环境要求较严苛外,日本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病,特别是严重影响销售外观的的腐皮病,这可能与其较厚的体表皮肤和相对温驯的特性有关。
甲鱼的品质好坏,从外观形态比较主要是看甲鱼的裙边和肥满度,一般裙边宽厚坚挺,肥满度适中的为优品,而裙边薄窄绵软和过肥或过瘦(背部露甲影)的为较差。日本鳖商品一般都具优质的体征。从检测品质比较主要看鲜味氨基酸的多少和肌外含脂量的高低,一般鲜味氨基酸含量高,肌外含脂量低的为优品(指腹腔和腿部肌外脂肪),否则反之。通过国家水产品检测中心分别对日本鳖、中华鳖在同环境条件下用同管理方法养殖的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见表1。
表1
日本鳖中华鳖生化成分检测结果表(g/100g鳖)
从表中看出,日本鳖的生化检测品质也很高。
通过对日本鳖、中华鳖、泰国鳖三个品种成熟亲鳖连续5年的繁殖观察统计,日本鳖第一年的产卵量为40枚,受精率为73%,孵化率为90%以上,最高的第四年为年产卵68枚,受精率81%,孵化率96%,从第五年开始略有下降,对比结果平均比中华鳖和泰国鳖高出15%以上。
由于日本鳖的生命力很强,所以给长期鲜活贮存和长途运输带来了方便,如我们用网袋包装,再汽车在浙江气温28℃与海南三亚气温32℃的气候条件下从北往南运时50小时,途中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同时运鳖苗(3-5克)、鳖种(350克)和后备亲鳖,成活率为100%。在室温20℃的贮存室用网袋包装置放60天无一死亡,在室温15℃置放90也天无一死亡。
一、日本鳖的生态生物学特性与种质优势
(一)日本鳖的生态生物学特性
(1)体形
日本鳖的外形与中华鳖太湖品系差不多,体扁平,雄性长圆形,雌性略圆体背后部呈扇形。但和其它甲鱼的最大区别是裙边与背甲长的比例性状较其它甲鱼高出10%以上,为35.8%,而普通中华鳖为25.3%,泰国鳖为21.7%(测量样本的体重为平均750克,测定样本数为各100尾)。
(2)体色
在鳖苗阶段和在封闭性温室环境中养殖时,腹部有块状花斑,其中中间花斑为三角形,背部有点簇状花斑。但当移到外塘养殖,水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时,花斑消失,腹部呈白色。背部青色,所谓“青背白肚”。但和其它甲鱼有区别的是,背部以鳖甲为中心有微白色细条斑。背部以鳖甲为中心以外为小米粒状微白色小斑。
(3)皮肤
甲鱼的皮肤覆盖在甲鱼的体表,皮肤可起到抵抗疾病保护体表的作用,一般甲鱼的皮肤厚度只有5-6微米,很难整张剥下,而日本鳖的皮肤厚度为8微米,可以整张剥下。
2、内部结构
3、生态习性
4、繁殖习性
(二)日本鳖的种质优势
1、养成阶段生长速度快
2、抗病性能强
3、商品品质好
|
项目名称
|
日本鳖
|
中华鳖
|
与中华鳖比较(%)
|
|
氨基酸总量
|
19.99
|
11.04
|
高44.7
|
|
鲜味氨基酸总量
|
8.30
|
4.21
|
高49.31
|
|
蛋白质
|
18.18
|
16.50
|
高9.24
|
|
脂肪
|
4.64
|
6.00
|
低22.67
|
|
灰分
|
1.02
|
0.9
|
|
|
说明;1、测定样本取自杭州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鲜味氨基酸总量含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
|
|||
4、繁殖力强
5、生命力强耐存放运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