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南师大)考研 自然地理学 历年真题 答案

标签:
南京师范大学南师大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
1、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http://s1/middle/692b1d5fhc6b72e1edbb0&690自然地理学
说明:自然地理学(1999-2011);答案2009-2011
a、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真题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6502475271&
b、南京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全套精品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8112548211&
2、部分真题答案展示
1、如图1所示,监测数据显示,从亚马逊河流域注入大西洋的由化学风化产生的离子总量为100%,其中80%来自于占流域总面积10%的上游安第斯山地;而占流域总面积90%的热带雨林低地的贡献量占到20%。请运用自然地理学知识与理论,对这一监测结果经行解释分析。
1)风化作用
自然界的岩石都形成于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在高温,高压,少游离氧的条件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岩石一旦出露或接近地表,接受太阳的辐射热,并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接触时,岩石不再保持稳定,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崩裂,分解成地表稳定的新矿物。这种使岩石在原地发生物理状态或化学成分变化的破坏作用叫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类型。化学风化是地壳表面岩石在水及水溶液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的作用。主要有溶解、氧化、碳酸化等几种类型。如溶解作用的喀斯特地貌,氧化作用形成的铁帽等。化学风化作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氧化作用和水及水溶液的作用。
2)亚马逊流域风化作用分析
a、热带雨林地区
亚马逊流域分布在赤道附近,热量充足,动植物种类繁多,在高温多雨的影响下,热带雨林地区风化作用强烈,主要以生物风化、化学风化为主。但过高的温度,使生物遗体很难保存,并且过量的雨水,带来强烈的淋溶作用,溶解并带走差不多所有可溶解的矿物,如钾、钠、镁、钙等的盐基,使土壤失去植物所需的养分而变得贫瘠。所以热带雨林地区风化作用虽强,但主要以淋溶作用为表现形式的土壤垂直方向上交换为主,水平迁移或交换较少。
b、安第斯山地
地形起伏较大,植物覆盖相对较少,雨水较多,水土流失严重,众多离子随水流流入下游。
3)结果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热带雨林地区虽风化严重,但水平迁移较少,故离子流出较少;而安第斯山地,过于频繁的雨水冲刷,带走了上游
3、关于我们
GIS遥感地理学考研中心,由武大、南师、北师、地理所、南大相关名校地学专业研究生学长学姐创办,专业为大家提供GIS、遥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考研资料。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淘宝店网址:http://shop66183982.taobao.com/
拍拍网:http://shop.paipai.com/771843105/
南师地科院考研群:374145210
武大地学考研群:319110820;
西南地科院考研群:338184808;
北师地学考研群:216508080;
西北城环院考研群:201236200;
华东师范地学考研群:106659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