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两会结束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回答新华社记者的提问时,就中国目前的房地产问题讲了三段话。这三段话全面地阐述了李克强总理关于房地产政策的新思维。
李克强总理说,房地产问题是个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居民住房问题。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这应该是政府奋斗的目标。我们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
李克强总理强调指出,政府还是要用更多的精力、更大的力度来解决好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问题。现在我们国家城镇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还居住着上亿人,可以说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几百个人一个旱厕,特别是北方,到了冬天居民入睡要戴着棉帽、穿着棉衣,这可以说是政府心头之痛。所以今年我们要继续加大棚户区改造的力度,至少要再改造470万套以上。
李克强总理认为,当然,我们也要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并且实行公平分配,让新就业的年轻人和长期进城务工的人员缓解住房困难。在这方面,我认为干一寸胜过说一尺。对于合理的自住需求,也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包括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对房地产市场则是要因城因地分类进行调控,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重在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他的讲话中,没有提到的几件事,第一,他没有提到房地产税的问题,说明房地产税问题的复杂和难度很大,征收时机还不成熟;第二,他没有提到房价过高和降房价的问题,说明最高决策层已经认识到,房价的调节主要是依靠市场而不是行政手段;第三,他没有提到房地产的泡沫问题,说明决策层并不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存在着普遍的泡沫问题;第四,他没有指责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第五,没有提到限购限贷问题,体现到了对市场规律的尊重。
从李克强总理的答记者问中,我们可以初步得出几条关于本届政府关于房地产的政策思路:其一,政府的工作重点是解决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问题;其二,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加大城市棚户区的改造力度,今年再改造470万套以上,突出了政府房地产工作的重点;其三,增加普通商品房供应,减少供需矛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