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地产调控政策正在走向泡沫化

(2012-02-22 08:01:48)
标签:

房产

房地产市场

地方政府

调控政策

房地产泡沫

分类: 地产评论

    关于中国房地产泡沫的争论,自从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就没有停止过,近几年来,关于这个话题的争论成了国内各大媒体的焦点,也因此成就了很多的名人。不仅国内的媒体、学者以及草根阶层对于这个话题争论不休,即使是国外的许多媒体、咨询分析机构包括许多知名的学者同样是纷纷发表高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中国房地产泡沫论的说法显然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甚至影响到了政府的决策层。

    但是,从近十年来的房地产的发展势头来看,尽管国内的经济起起落落,国外的经济风起云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始终是蓬勃向上,以至于如果离开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国的许多地方政府都会面临经济窘境。房地产商成为了地方政府的最大的金主。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在近两个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无论是美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19世纪、20世纪,还是二战之后的欧洲重建或者是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时期,都无法与中国房地产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和居民的疯狂购房相提并论。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坚挺,几乎是超出了很多分析家的想象,仅举两例便可说明,一是美国次贷危机时期,有人便预言,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很快就会破裂,而且,信誓旦旦地给出了时间表,现在过头去看,这些学者和机构的话无非是一堆废话而已,正是这些废话,搞得中国的金融部门不断地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所谓的压力测试;二是两年多来的房地产调控,其政策之严厉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闻所未闻,即使是这样,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和2011年,中国的房价并没有出现预期的下降。

    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何去何从,格外引人关注。现在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而言,有两种经济学当中鲜见的理论应运而生,一个是中央领导提出的房价合理回归的理论,另一个是地方政府始终坚持的经济发展优先论,中枢与地方的分歧与纠结完全暴露在世人的眼皮之下了。

    中国地方政府对待中央政府的态度与办法,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2000多年里,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与方法。表面看来政令畅通,事实上,地方政府往往会采取各种方法来弱化中央政府的政策。

    这次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确实产生了极大的经济压力,从去年北京和上海的GDP增速来看,房屋的限购政策使得经济增长乏力。这两个一线城市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变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落伍者。如果说北京上海还能够忍受经济减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经济减速无疑是灭顶之灾,因此,曲线救市的方法便层出不穷了。耐人寻味的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没有泡沫化,倒是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出现了泡沫化。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泡沫话可以从以下的情况中初见端倪。

    第一,被许多人所看好的房地产税,2011年在上海和重庆两市进行了试点,今年截至目前来看,试点扩大困难重重,几乎没有哪个城市愿意加入到房产税的试点城市之中,尽管征收房产税可以给地方政府带来新的财源,但是,也可能会成为打垮地方经济的一颗重型炮弹,因此,地方政府在这件事上表现出了格外的谨慎。

    第二,各地开始调整普通商品房的标准,这件事似乎无可非议,但是,实际上救市的作用非常明显。

    第三,数天之前,安徽芜湖对于当地的房地产政策做出了调整,被媒体称为2012年救市第一枪,虽然这个政策在公布三天之后暂缓执行,但是,发出的信号是十分明确的,就是地方政府正在处心积虑的进行救市。这无疑是给开发商吃了一颗定心丸。

    第四,广东中山市也在春节之后,提高了商品房的限价标准。这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第五,央行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已经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据估计,大约能释放出8000亿人民币的资金,这些资金的救市作用不言自明,据许多机构和专家的估计,今年央行还有可能下调存准率二到三次。各地商业银行的按揭条件与去年相比,也出现了大幅宽松的局面。

    从今年的全国形势分析,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说法不会动摇,同样,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决心也不会动摇,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泡沫化倾向日趋明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