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调控之初,调控的设计者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似乎只要调控的大旗一树,战鼓一敲,开发商们便纷纷地降价促销。让人们没有料到的是,在房地产的寒冬季节,很多新的投资商穿着背心裤衩便闯了进来,大有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劲头。尽管我们现在并没有完整的信息资料,但是,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围城时代,其理由如下:
首先,少部分的开发商由于种种原因,开始撤离房地产市场,他们选择的撤离方式不是降价促销,而是选择股权转让和项目转让的方式,在获得利益以后,有序地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因此,在如此严峻的调控的形势之下,几乎难以见到房地产企业倒闭与开发商卷款走路的情况,也很少在城市中心见到烂尾楼的现象。这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时的景象完全不同。
其次,除了一部分大型房企继续扩张之外,一部分制造业和其它行业的资金无视严厉的调控政策,开始大举进入房地产行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内自主品牌的车企,在主业之外,逆势投资房地产项目。正是由于不断有新的企业加入到开发商的队伍中来,使得房地产行业整体上仍不差钱。据今年上半年国内106家上市披露的信息来看,这106家大型房企总体负债1万亿左右,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但是,大体的欠债数只与铁道部差不多,比起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来看,房地产企业的债务还算是优良债务。
此外,从外资来看,有的外资在获利之后,开始抛盘套利,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美国黑石公司在获利4亿美元之后,把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一处物业整体转让。在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之后,国际上的经济形势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越来越恶化,因此,海外的资金必然要把目光投向中国,调控政策对于投资者来说,则是一个难以寻觅的投资机会。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表面上是大风大浪,其实,水下面很温暖,很舒服。
最后,三四线城市的地方政府则充分利用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采取各种办法,吸引房地产商的开发投资,如果你到一些三四线城市去看看,十年前北上广深的建设场面正在这些小城中再次上演。
总而言之,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围城时期,里面有些人想出去,外面有更多的人想进来。这给政府的调控政策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