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析“抢盐现象”背后的心理成因

(2011-03-17 22:50:50)
标签:

抢盐现象

心理成因

安全感

恐慌感

从众心理

杂谈

分类: 社会心理

 http://s5/middle/692a5ec9t9eaee1437694&690

新闻背景:全国多地出现抢盐现象 个别商家趁机提价一包盐卖到10多元

“我家附近的超市已经没盐了,一些人都整箱地购买食盐。”昨天本报接到了广东多个城市的读者打来电话,反映食盐遭抢购。个别商家也趁机提价,一包盐卖到10多块钱。记者立马赶往超市,正好遇到市民抢盐,连平日里无人问津的澳洲进口盐都抢光了。

受日本大地震影响,中国部分地区3月16日开始发生食盐抢购现象。为确保食盐市场稳定供应,中国盐业总公司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发出紧急通知。

通知称,各级盐业公司对此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立即启动市场应急工作机制,直至市场恢复平稳。

据了解,广东、浙江、江苏、安徽多地现抢购食盐现象,一些商家趁机提价,各地盐务局迅即启动应急预案。有关业内专家称,中国食盐大部分是矿盐,矿盐资源充裕,供应不成问题。即使是海盐,亦远离日本,被污染的可能性很小。

市民主要担心两点:一是受地震和核辐射影响,担心吃的食盐会遭污染;二是受谣言影响,担心食盐库存不足,近期会大幅涨价。

 

浅析心理成因:

短短的2天时间,全国多地出现了“抢盐”现象,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心理动机和成因,这次的“抢盐”现象也不例外;

1、安全感的匮乏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排序: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得以满足,越是低层次的需要,需要的心理力量越强,因为它们的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

2、恐慌带来不信任感的增强

人在感到生存遭受威胁时,恐慌的心理感受会使逻辑思维力、理智力和判断力迅速降低,信任感也会降低。抢盐者更多的是想到自保和自身利益,忽略群体的利益和全局。此时对科学、对正面信息等理性声音已经无法信任,头脑简单,行为冲动。

3、从众心理的作用

在群体购盐的影响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群体压力可以是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也可以是在没有被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的行动。从众的“抢盐”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一般说来,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从众行为越小;反之,从众行为越容易发生。个体自信心较强,从众较少;反之,容易发生从众。

 

危机感来临,更需增加些知识与理性,从认知的角度克服不必要的恐慌:

 

1、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辐射监测室主任徐政强认为,“核辐射对于海水的影响,仅限于距离非常近的区域,日本核电厂泄漏的核辐射想把这么大的太平洋水搞脏根本不可能。(在必要时)防核辐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服用一片碘片(碘化钾片),因为每片碘片中含有100毫克的碘,而根据卫生部的规定每公斤食用盐中碘含量仅为20-30毫克。”

2、随着这种不理性的行为逐步结束,盐的市场价格会稳步回落,只要您不是急到下一顿就没盐吃的地步,可以再等等,很快盐的价格就会回到它应该在的位置。

3、我国是个产盐大国,除了海盐外,还有井盐等多种盐供应,中盐总公司也回应了食盐抢购现象,将确保市场供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