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恋时,人为何感到痛苦?

(2010-12-22 17:09:29)
标签:

失恋

痛苦

倾听

陪伴

依恋关系

分离

中心地位

幻影破灭

杂谈

分类: 生活感悟

http://s16/middle/692a5ec9t759939fe58af&690

最近的一次公益热线中,一位失恋的女孩在听筒那端哭诉了40分钟,令人印象深刻。这个时候的她最需要就是倾听和陪伴。

据个人的观察,失恋大抵可分为四个阶段,起初是不相信和不接受这个事实,内心的潜台词是这样的:“怎么会…?不会的要分手也得我先提出。”接下来是意识并接受了这个事实,开始体验到依恋关系的分离痛苦,这个过程是最令人难过的,时间的长短和程度因人而异。再下来就是恢复期了,想起那个人的时间越来越少。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付诸行动,建立新的依恋关系。目前她的状况处在第二个阶段。

   依恋关系的最早的体验来自婴儿时期,孩子是妈妈的中心,他/她的一举一动都引起妈妈无限的关注和反应时,幼小的生命体验着这种关照和荣耀,也会用自己的全部身心跟妈妈保持着互动,从而形成了紧密的依恋关系。当有一天,弟弟、妹妹的出现,或者是孩子们发现自己不再拥有妈妈世界中心位置的时刻,那种被遗弃痛苦的体验(这种内心的情绪体验,并不一定是客观事实)被我们深埋在潜意识里。成年恋爱后,我们的依恋感重新被唤醒,沉浸在痴醉中。当有一天,依恋关系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就如同孩提时“中心地位”的幻影破灭一样,被抛弃或背叛感再次浮现,让我们欲罢不能。

有些人长时间地走不出失恋的伤痛,是因为他们没勇气面对依恋感的剥离,他们会一遍遍地回忆曾经的美好画面,用幻想来麻醉自己,而不愿意回到现实当中,在这样内心体验中,不全是痛苦,也有快乐的享受点,而这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也无法被意识层面识别,沉淀在潜意识中。

   也有人会用物化的概念来比喻情感,2年前听到下面这样一段对话,也有其中的道理: 

A说:丢失感情和丢东西的本质是一样的。

B说:不太一样吧!

A说:那如果你买了个好几万的钻戒丢了,你会不伤心?”B女超级喜欢钻戒。

B说:我不伤心,我悲痛!但我不会把它弄丢的,会把它锁在家里!

A说:如果钻戒像男人一样长着腿的话,它早自己走了!

   不管丢失的是什么,如果感到极度的痛苦,那痛苦的根源也许就是人性中本我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吧,试想一下,我无私地、忠诚地与你保持着亲密的连接,而你却在我还没准备好的情况下弃之而去,那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会伤心,痛苦,悲愤,绝不原谅!” 这也是人性中真实的一面。

   面对仍然心爱着的人离开,在滚滚红尘中有多少人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智慧地超脱呢?

寻不回的失去
最终寻回了无限怅怀的别离

一颗星划过夜空
流光溢彩的纹路映衬着心中
婆娑的一霎
寻回和失去摇摆出
苦涩、不甘与无奈
或许更多…… 

所有的缘起缘灭

都在转念之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