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木顶千斤是太极拳外行忽悠徒弟的借用语言

(2013-05-10 07:45:20)
标签:

于成

况且

徒弟

关键

来袭

分类: 教你一招防忽悠

 立木顶千斤,是指一根僵直的死木头不打弯就可以顶住很重的东西。

     太极拳讲究不顶不丢。初级阶段,顶顶可以。练了太极拳一年以上还在说顶就是太极拳界的外行了

     一个“顶”字,连外家拳都不屑使用,更别说柔化走圆,装满水的厚橡皮水袋太极拳基础功夫了

     提倡太极拳立木顶千斤者,应该不知道当今擂台赛上的年青人都在讲究躲闪,找空档等避实就虚的战法。把自己练成一根直直的立木,拿上自己的鼻子和脸颊去【【顶】】对方大力袭来的直拳。
     请问,那一家的武术敢这样做?
     太极拳不拒绝开拓性思维,但是,太极拳更讲究用实践检验,

     @练炼敛朋友所说的那样,刚开始谁都会顶,但那就是我必须要客服的毛病,而不是我们引以自豪而保留的东西,连外家拳和当今的各个武术散手都不会讲究顶的

     @练炼敛:朋友还说: 
     能不能做到是功夫深浅问题,而做与不做是方向原则问题。做不到不可怕,练就是,不往这方向上努力,那就难办了。

     水球里的水的力量能够柔化四面八方的来力,而又可以随时向四面八方发力。把木头装进一个球体里是不是有这种效果?
     立木顶千斤在武术界都是外行说的话,更不要说是以柔化为根本的太极拳了。
     人是活的,有步伐,有身法,有手法,这些要素都不是用来和对方顶的。如果一旦养成对方来拳都要用自己的鼻子和脸颊去顶的话,一旦养成顶的习惯,对方来的匕首铁棍你都会条件反射的顶过去。那后果将是多么的悲惨啊!
      有朋友跟我说

     “老黄你的理解是断章取义!这个本身就不是技法,是基础,所谓“立木顶千斤,横撑抗巨力”,说的是脚下有根,推不倒,撞不开。不是顶牛的意思!

     我的回答是:

     请问哪个提倡立木顶千斤的能做到被任何人推不倒,撞不开?连外家拳都知道不和对方拼死力气,都知道靠步伐身法来灵活的避实击虚。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去克服自身的顶抗的毛病,况且是提倡以柔克刚的太极拳啊。

     朋友又对我说:

     “老黄你说的这些我都懂,“立木顶千斤”不是顶牛,避实就虚单靠步法身法也难以做到,实战中,当体能下降时,比拼就是耐力和意志,此时基本功扎实的往往能胜,“立木顶千斤”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总之不是顶牛,是意志,是耐力,是坚持,是百折不屈的斗志!遇到高手,你是躲不开的。”

     我的回答是:

     太极拳的关键就是去掉顶字。@练炼敛: “能不能做到是功夫深浅问题,而做与不做是方向原则问题。做不到不可怕,练就是,不往这方向上努力,那就难办了。”

····我之所以再一次的引用练练敛吧友的这些话,就是因为,我们在追求太极拳的道路上,就是不断的在克服太极拳所不需要的东西,首先就应该去掉习惯于“顶”的毛病,把“不顶”逐步的练上身。把太极拳所需要的东西练上身。一旦指导的理论错了,你的练功方向就错了,方向错了的话,你下的功夫越大,就错的越厉害。

      中华文化精华之一的太极拳所用的语言暗示性很强,一旦被错误的暗示导向所影响,那真的是白耗费大好年华。
      比如“立木顶千斤”给人的暗示就是,在行拳作势的时候,必须两腿挺直,全身挺硬把自己搞成一个僵尸般的硬棍,如何能够达到关节的真正松柔?
      比如“立木顶千斤”给人的暗示就是:你整天想着那根立木是如何的顶住千斤的,如何如何的把自己变成立木,意淫自己只要变成了僵死的立木就能够用很细直径的木头顶住很大力量的来袭
      比如:“立木顶千斤”给人的暗示就是:我只要变成立木了,任凭别人从四面八方来袭,我都是一根别人推不倒的僵直的立木,不需要步伐,不需要身法,在手法上异想天开的认为连自己的头颅和裆部都可以像那根立木一样顶住对方的拳脚的攻击。所以他自己练的“所谓的太极拳套路”可以上不护头下不护裆。一旦养成这样的行圈习惯,对方的来拳和来腿的击打就根本无法格挡。可以说,用立木顶千斤就是最高技击基本之说培养出来的太极拳人连健身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是捍卫中华文化,传承发扬国粹了。

2013,05,10.于成都外双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