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上)语文《“飞天”凌空》教案
(2018-09-08 21:42:30)
标签:
财经教育历史文化育儿 |
3课《飞天凌空》
【导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重点)
3.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
学法指导一:
【动词的作用】
动词的作用可以表达为:准确生动地+描绘了……过程(……技巧)+显示了/写出了……性格(形象)+表现了……心情(品质/精神/感情)
学法指导二:
【文章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铺垫、前后照应、直接、间接描写、欲扬先抑等。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对有着“跳水皇后”之美称的郭晶晶,这位美女我们大家是再也熟悉不过了,可是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跳水比赛中夺得金牌的女运动员又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她的芳容吧!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优雅(y) 掠过(lüè) 翘首(qiáo) 屏息(bng)
一刹那(chà)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翘首:抬起头来。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酷似:好像。
慷慨:大方,不吝惜。
轻盈:形容
由衷:指衷心的,出自内心的,不是假装的。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3.背景介绍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听课文录音。学生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交流点拨】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能不能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交流点拨】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2-4):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
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交流点拨】1.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对吕伟起跳、飞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满了动态美。
学法指导三:
【常用的修辞手法】
步骤四 精读课文 探究写法
【交流点拨】开头起笔不凡,采用了动静结合,
【交流点拨】运用的有比喻,如“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此句把吕伟跳水的动作比作“旋风”“流星”,表现了吕伟空中转体三周的动作完成得非常迅速,完美,无可挑剔。
运用的有拟人。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此句把时间拟人化了,赋予了人的情感,说“时间”特别慷慨,把“时间”写得有情有意。从而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既快又潇洒。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眼:要像一部摄像机。要把事件主要人物的肖像,行动,细节乃至现场的景物摄下来。
耳:要像一部录音机。要把主要人物的话原汁原味录下来,其他人物有意义的话录下来。
鼻:要成为“新闻鼻”。要嗅一嗅现场空气的
口:要成为“新闻嘴”。要张开嘴伸出舌头舔一舔,看是什么味道。
身:要勤莫偷懒。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对有关东西要掂一掂,感受轻重,对有关路程,迈开腿去量一量,看看有多远。
五官感受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稿子就越生动,否则
【附:板书设计】
“飞天”
凌空“飞天”前——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飞天”时——凌空翔舞,从容不迫,自天而降
“飞天”后——沸腾,如梦初醒,
烘托
步骤六 布置作业:完成校本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
步骤去七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