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教研:如何抓好语文期末复习工作
(2014-06-15 10:27:07)
一、主旨:梳理课本重点,使本学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系统化。语文期末总复习可按块状模式来梳理语文知识点,既要按文章体裁分类,也可按基础知识分类,并让二者纵横整合,在做题中综合运用融会贯通。
二、分项复习
1、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A、阅读本册所有的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
B、古诗文默写:应该认真地背诵,正确规范地书写。
C、综合性学习活动:把本学期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整理一下,梳理出老师平时强调的知识点。
D、文学常识:找出本册书的重要作者,掌握他们的“名、时、地、评、作”等内容。
E、名著阅读:在阅读了原著的基础上梳理出知识短文中的知识点,并牢记。
2、现代文阅读:多取自课外,注重人文含量深厚的文本。
3、文言文阅读:注意文言词、句的解释及重点语段的理解并能概括出全文和每段的大意。
三、复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从思想上重视
(二)、复习讲究方法。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事先做好准备。期末考试也是一样。要想取得好成绩,除了平时努力学习,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外,期末复习方法也很关键。复习方法多种多样,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这里向大家重点推荐的是最常规但很有效的复习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1、明确考试范围,弄清本次期末检测的重点内容和重点题型。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
2、根据考试的检查范围与要求对照检查自己的情况,并拟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使复习有针对性。
3、提高自己的复习听课的效率,向效率要成绩。
薄弱之处加以强化,做到“查漏补缺”。
4、根据不同内容和自己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三)考试中常见的失误及对策:
1、文章没读懂,就匆匆动笔。应对策略:可以通过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句等内容,掌握全文的基本观点、基本情感、明确思维指向,形成鸟瞰状态后再动笔,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2、题目没看清,就草草作答。应对策略:仔细审题,即使是括号内的提示语也不要漏掉。有字数限制的要分清是用一个词、四字短语,还是不超过多少或必须达到多少字以上,严格按要求答题。答题之前应该明确方向、角度。
3、信息没找全,就中止寻读。应对策略:明确范围,仔细筛选。有效或有价值的信息判断依据是命题。体现在题干上,诸如哪段、哪几段乃至全文。考生应该根据命题的提示语,确定答题的信息范围。范围求。确定后,依题干要求,找准对应材料或根据对应材料进行语言转换(即仔细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在答题后,最好想一想,还有没有另外的信息符合要求或者说更符合要求。
四、难点透视
阅读记叙文,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这里所说的“整体感知”就是通过初步阅读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面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整体感知”的几个要点。阅读记叙文时,我们通过对重点词语和关键句、段内涵的仔细揣摩,理清作者的思路和主要内容,领会文章内容和主旨,从而体会作者对生活、人性、世事的感悟、态度,了解作者所持的观点和感情。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或观点,这个也就是我们的答题的思想,在解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答题时,能往中心上靠的,尽量往中心上靠,围绕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问题。如《藤野先生》。具体答题方法
五、心理疏导
期末考试在即,同学们均已进入到紧张的复习阶段,然而时间短、任务重、大家该如何调整心态以及运用高效的学习方法较好地进行期末复习呢?
大多数同学都有错题集,将日常练习,考试中遇到的错题,典型题分门别类地收集到一起,期末复习中,同学们一定要拿出一定时间去新温习,这样做会比较的道题有更大的收获,温习错题集,除复习得知识点外,还要看视某些试题一解题分法与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错题集的作用,不断提高自己综合运用能力。
2014年6月15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