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究性语文学习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2014-04-27 11:14:19)
标签:

静秋原创

初三复习

语文专题

中考训练

校园

探究性语文学习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蒋老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能独立解读所提供的材料之内涵,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做到通顺无误,在此基础上做到简洁生动。通过独立提取知识、总结规律。过程与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思考——理解——体味——感悟——表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三(3)(4)班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语文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所以,采用短小精悍的材料进行训练比较合适,或许见效更快些。

【教学重点】

紧扣近年来各地(包括厦门市)中考出现的各种综合性语文学习考题类型,帮助学生适应并提高自身答题的针对性和得分率。

【教学难点】

关注学生理解材料内涵的深度广度达到什么层次,关注学生怎样将探究结果如实准确地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先练后讲。采用点拨法和体验法。

【教学安排】一节课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同学们,每年中考都离不开“探究性语文学习”的试题,这一题的分值一般在810分之间,相当重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世界吧。

二、讲评前一天布置的两段相关练习。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点拨。

三、继续训练。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边看边做答。然后,请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①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读为“fěi”,其实的正确读音是“fēi”
  
材料二:②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fěi”6人认为读“fēi”;前者还认为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ěi”,在绯红中则应读“fēi”

  
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③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④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注:“fě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
  
⑴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答:
  
⑵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
  
答:
     
⑶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这种错误?
  
答:
     
⑷在上述材料的画横线句中还有两处语病,请指出错处序号并改正。
  
答:  

 

 

(二).基础练兵·漫画

【考点解说】

    漫画直观概括性强,往往聚焦时事热点,内容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工具性特点。做这样的题目,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是看不懂画面,指鹿为马,瞎子摸象,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二是解读肤浅,体会不到画外音,有些同学还存在偏见意识,以为漫画就是为了讽喻,忽视其正面的启示褒扬作用。因此,要正确解读漫画,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判别画面内容。弄清楚画面上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背景,必须全面细致勘察,不留死角,收集整理各种有效信息,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抓住“对话、标题、说明”不放。画面中的人物对话往往是情节发展的标志,而漫画标题常常是画龙点睛之笔,好好揣摩,也许就会云开雾散。如果有文字说明最好,图文结合,就会自然入题。

    三、解除偏见,纵横关联,注意画外音,做深层次解读。漫画来源于生活,它折射的就是社会现实和社会现象,或褒或贬。

    四、语言组织要准确朴实。叙述要简明,议理要扼要,紧扣题目要求,注意想象和联想。

【实战演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国几千年来父母对子女成才的殷切期望,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从孔子“因材施教”、孟母三迁的故事到今天的“虎妈”“狼爸”,各界人士都有对教育子女成才的方法与认识。请观察以下漫画,完成题目。

   

             

          WB11112317_1

       图一 狼爸与虎妈

                                 bc305baf2c071344568a5e

                                   图二 虎妈与孩子成才

 

【材料链接】

    亲爱的孩子:你并非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向人表达谢意。朋友对我们的帮助、照应与爱护,不必一定要报以物质,而往往只需写几封亲切的信,使他们快乐,觉得人生充满温暖。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以没有时间为推搪而不声不响呢?……沉默很容易招人误会,以为我们冷漠忘恩,你很懂这些做人之道,但却永远不能以此来改掉懒惰的习惯。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约束,又怎么能够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选自《傅雷家书》)

1)认真观察图一、图二,请你从中提炼“虎妈”“狼爸”们教育子女成才的两个共同特点:                                    
2)观察图一、图二,不难看出现今众多家长和“虎妈”“狼爸”一样对孩子成才有一个共同的认识:         
3)材料链接虽只节选了傅雷众多家书中的一封,但傅雷对孩子的教育观可略见一斑。试比较傅雷与“虎妈”“狼爸”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何异同。

四、学生说本节课的体会,教师总结同学的表现,鼓励上进,鞭策后进。

五、【教学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