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教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013-12-23 10:59:52)
标签:

秋园转录

课题研究

农村初中

语文对联教学

校园

2013年同安区教育科研课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之对联教学教案

厦门市莲美中学  戴移成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闽南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

3、简单的欣赏对联、品析写景对联。

4、尝试对对联。

教学重点:写景对联的品析。

难点:对联欣赏。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故事导入

传说,罗伦状元的父亲是一个穷秀才,人家都叫他罗秀才,因家里很穷,无法再上进,把希望寄托在他的幼子罗伦身上。罗秀才望子成龙心切,罗伦很小的时候就读书。可是罗伦年幼无知,书读不好,使罗秀才很失望。有一天罗秀才要罗伦答对,罗伦连父亲说什么都没听清楚。罗秀才指着天问,对什么?

罗伦站在他母亲身边,干眨眼,对不上来。

罗母急忙用手指着地上暗示对

罗伦看见母亲所指的地上有一堆鸡屎,就以鸡屎应对。

罗秀才忍住气,又用手指自己身上问到:对什么?

罗伦抬头看看母亲,又是对不出来。

罗母又用手指着自己来启发他对

罗伦看母亲指着胸前奶部,就对说母亲的奶

罗秀才看儿子这么不争气,感到自已的希望已失灭,悲愤交加,一气之下,走出家门做和尚去了。

罗母看着丈夫去做和尚,常常坐在织布机上哭。罗伦觉得自己不读书气走了父亲,再不能使母亲苦死,因此,发奋读书。时过16年,考中状元,奉旨回乡荣宗耀祖。罗秀才听到儿子中状元的消息,就披上袈裟,一路化缘回到自己的家门口,要见新科状元。守门的人看是个化斋和尚不肯通报,就给他一千钱和一斗米。这和尚不收,硬要见状元,看门人没办法就入去通报。罗状元刚走出厅堂门,那和尚就把状元从顶看到下,从下看到顶,留下一张纸条,回头就行。门人拾起纸条给状元看,上面写着:

一别家门二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罗状元看完后,知道是自己的父亲,赶紧派人追寻,结果寻无踪迹。

   罗状元显祖后就到京城翰林院做大官,他做官清廉尽忠,因奏奸臣宵不忠,得罪皇帝落了职,贬到泉州府做舶司提举。

    罗状元到泉州后,公务之外就到城北梅花石边附近选一读书处,书屋对面有一个鹫蜂,单峰独秀,自号一峰,泉州人都叫他为罗一峰先生。罗状元的学问和为人早巳闻名全国。有一天泉州知府带着一群学生要求罗状元讲明正学。他给学生讲第一课时不讲大学之道,而是讲自己幼年时笨头笨脑,气走父亲,后来发奋苦读,考中状元的故事。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罗状元发现求学的人不是求学问,而是求科举成功的秘决。为了端正学风,几天以后的一个早上,学生们看见粉壁上写着一首诗:

新命传宣墨来干,栉风沐雨上长安。

低头懒进三公府,跣脚羞登万善坛。

闻戒固多持戒少,承恩容易报恩难。

何如及早回头看,松柏青青耐岁寒。

    第二天又写出一首,一连几天又出现几首。这些诗使热衷功名的人大大失望。可是诗被一群中直的人争着抄存,传颂至今。

    两年后,罗状元调往南京做官,泉州城的官员,乡绅、学子、父老百姓到罗状元住所道别,罗状元拿起笔题诗相送。其诗是:

每日清晨一柱香,谢天谢地谢三光。

所求处处田禾熟,惟愿人人寿命长。

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忤爹娘。

四方平静干戈息,我若贫穷也不妨。

送别的人都在哭声中,挥手送别罗状元。

罗伦从中状元到做官,为人忠直,怀才不遇。写下20首《归山诗》,和他父亲一样出家做和尚去了。
二、对联常识简介(ppt

1、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2、对仗的要求是平仄相对 、字数相同 、结构相当

3、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 ,能够达到声调的和谐。对联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 ,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

4、词性相同是指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助词对助词等。

5、结构相当是指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

6、平仄是就字的声调而言,在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两种,仄声包括上声和去声两种。

7、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三、本地地名趣对(ppt)

本地地名趣对;为下面的地名对对子

南山 东市 西坑      大祠 小坪      罗溪 上江   河田 湖井   溪东地  面前山,后壁地    岭尾  山前    洪前  罗溪 田洋    蔡林  张溪  溪仔后 洪厝边   坪边  寨内  溪乾  洋尾     内田  后洋 

   你还能找几对?试着对几对,看谁最厉害

四、课堂小练(ppt)

1、下面几副对联已经打散,请按照对联的相关知识重新组合。

A、人梯巧搭登攀路                          F、水深不乏破浪舟

B、学海无涯勤可渡                          G、阵阵渔歌卷春风

C、山高自有人行路                          H、雨滋桃杏万户红

D、风吹杨柳千门绿                          I、书山有径志能攀

E、点点轻舟腾巨浪                          J、心血勤浇栋梁材

2.下面两对工整马?为什么?

不经三思不求教,不动笔墨不读书。  

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 

五、本地宫庙对联欣赏

1、我最喜欢第        副对联,理由是:

2.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少一字,试着补上,并说说理由。

上联:妙道宏施普群众千年明□,

下联:真君慈济传神药一线奇功。 

3、宫庙写景对联品析(把下面对联的画面描述出来)

品析的方法(读懂诗句、理解内容的基础,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的意境、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明月半依云脚下,残花双落马蹄前。 

山环祠后展翠屏,水绕门前飘玉带。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学校食堂的榕树旁要建一座亭子,供师生休息、读书。请你试着为它写一副对联。

八、教学反思

1、教学内容是我自编内容,这是我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

 2、生动的故事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紧密结合闽南宫庙对联引导学生品析,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同时紧扣考点(诗歌欣赏想象描述题)。

 3、目标明确,内容新颖,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附: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2013-2014莲美中学初三上语文练习

                      2013同安区教育科研课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莲花镇(施教区)宫庙对联收集(部分)

            姓名                班级               座号

 

一、下面都是本地地名,你能为它们对对子吗?(也可用闽南话读一读)你还能再找几个本地地名的对子?

南山      小坪      罗溪   河田   溪东地  ,后壁地      山前    洪前    田洋     蔡林     洪厝边   坪边  溪乾       内田  后洋      东市    大祠      湖井      岭尾      张溪    寨内      西坑

面前山  上江      溪仔后   洋尾

二、下面的对联都是同学们收集的各村宫庙对联,你最喜欢哪一副对联,为什么?

上陵村:詹氏家庙

上联:铁笔朝堂文笔秀,

下联:莲花插耳环花香。 

上联:世居龙山世德世共传世远,

下联:潭兮蓝水潭子潭孙流潭远。 

上联:忠信廉洁言堪世法行堪则

下联:聪明正直生有自来世有为。 

水呇祖厝

上联:古居龙山家声远,

下联:安邑流源世泽长。 

上联:集聚精诚通帝阙,

下联:延绵福祉到龙山。 

(福德正神、文昌帝君)

(詹文山、汪源、詹小凤、詹银萍、詹阿萍 汪源收集)

 

湖井李氏祖祠:

 

上联:驿路分支世泽长,

下联:金山行派源流远。 

上联:妙道宏施普群众千年明□,

下联:真君慈济传神药一线奇功。

(李芳琪收集)

 

大溪口土地庙 

上联:头上有青天,作事须循天理,

下联:眼前皆赤地,有心不刮地皮。

(吴云娇收集)

 

云洋村;  四知堂杨氏宗祠 

上联:山环祠后展翠屏,

下联:水绕门前飘玉带。 

护国大将军庙(护国大将军杨六郎) 

上联:大将军济世安邦,

下联:护国臣保民镇镜

上联:忠贞节著威服蛮帮

下联:兴复功高名留宋史。 

上联:千祈万祷求平安,

下联:七戒三斋齐诚敬。 

(仙姑娘娘、杨真人)

(杨冬媚、杨亚群、杨瑜、杨佳佳收集) 

罗溪村  显明堂

上联:显圣昭日月河清海晏,

下联:明德镇乾坤国泰民安。 

上联:仙家有道杨四海,

下联:帝德无疆镇八方。 

宗庙

上联:忠义传芳源远流长,

下联:佛岭衍派根深叶茂。 

上联:仙家有道扬四海

下联:帝德无疆镇八方。 

上联:谷辰流芳万物华,

下联:五峰十雨千峰秀。 

(观音菩萨、祖师爷、五谷仙帝)

(叶秋平、唐慧华、汤永清、叶闽川收集) 

垵柄村   印山宫

上联:保生毫光耀合境,

下联:大帝显赫裕全村。

(宝生大帝、清水祖师)

(叶维钦、叶佳美、叶鸿志、叶加阳收集) 

溪东村

上联:志在春秋功在汉,

下联:心同日月义同天。

(李辉福、蔡木山收集) 

大溪口山前宫

上联:绩化海潮英灵永在,

下联:炉化山前庇佑人家。 

上联:牛洞化身灵万古,

下联:亭山威镇显千秒秋, 

上联:真性炼成三味火,

下联:神威躯出五心雷。

(八仙、唐生师徒四人)

祠堂

上联:石井延平传芳百府分支南庭世泽良,

下联:源乡鹏山建设喜迁澳云永美筑家园。

(郑小倩收集)

 

我喜欢:

原因: 

三、宫庙对联品析(把下面对联描写的画面描述出来,至少60字)

明月半依云脚下,残花双落马蹄前。

山环祠后展翠屏,水绕门前飘玉带。

 

四、欣赏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现。

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

                           

                                2013区级课题公开课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之对联教学构思

                  莲美中学戴移成

一、            本次公开课的背景:本学期申报区级公开课,10月分区级课题的确立,就合二为一,开了本次公开课。

二、            本次公开课的理论依据:力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素养主要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人文性素养主要是指思想文化素养。实现两性的统一,就是要让学生在认识、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熏陶与感染。

三、            本堂公开课的前期准备:各自然村的学生自行收集自己村的宫庙祖祠对联;老师整理打印,编成练习。

四、            教案的构思:重点思考如何让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特别是闽南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五、            关于本次公开课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确立:宫庙对联的欣赏是难点;而对宫庙对联中写景对联的品析才是重点,它是中考诗歌欣赏(描述诗歌画面类)的考点。

六、            教学过程:如何渗透闽南传统文化;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对联知识简介之后本地地名趣对,课堂小练强化对联知识;本地宫庙对联欣赏难度较大,浅尝即止;宫庙写景对联品析就是中考考点描述诗歌画面,作为重点;作业也起强化作用。

七、反思:

1、教学内容是我自编内容,这是我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

 2、生动的故事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紧密结合闽南宫庙对联引导学生品析,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同时紧扣中考考点。

 3、目标明确,内容新颖,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考点的强化仍显不足,练习量仍显不足,后进生的学习效果有待于验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