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效果的形成性评价设计【转】

(2012-08-30 14:38:58)
标签:

杂谈

1.以教为主的形成性评价

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通常包含两个环节:一是搜集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关信息资料,二是根据信息资料所反映的教学状况作出即时反馈。

在第一个环节中,要解决的是如何搜集课堂教学的信息资料的问题。目前在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中使用的信息资料搜集方法主要有三种:测验、调查和观察。这三种方法在搜集课堂教学资料方面各有所长:测验适宜于收集认知类目标的学习成绩资料;调查适宜于搜集情感类目标的资料;观察适宜于搜集技能类目标的学习成绩资料。

在形成性评价所需搜集的资料中,学习成绩资料量大面广,而且它所要求的评价方法与总结性评价相同,因此格外受到重视。表1列出了各种学习目标的成绩资料与相应评价方法的对应关系,可供选用评价方法时参考。

1 学习目标与评价方法的关系(转引自:乌美娜,1994

学习目标

评价方法

知道

各种客观测验、标准测验

理解

论文测验、选择测验、面谈调查

创造力

论文测验、问题情境测验、面谈调查

鉴赏力

论文测验、问卷调查、面谈调查

读、写、算能力

各种客观测验、标准测验、观察

会话、交流能力

各种客观测验、人际交往能力测验

操作、实验技能

观察、客观测验

态度、习惯、适应性

观察、面谈调查、问卷调查

职业能力倾向

能力测验、观察、面谈调查

在第二个环节中,要解决的是如何作出即时反馈。形成性评价中的反馈有三种:校正性反馈、鼓励性反馈和帮助性反馈。

当搜集到的课堂教学的信息资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的学习未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时,反馈应是校正性的棗即教师应及时调整当前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情况与需求。

当搜集到的课堂教学的信息资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的学习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只有少数或个别学生未能达到时,则要区分两种情况作出不同的反馈:

对于大多数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来说,反馈应是鼓励性的棗即教师应根据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给予相应的、恰如其分的肯定和鼓励,对其中表现较突出的还应在小结时通过讲评给予更大的表扬。如第一章所述,在形成性评价中作出的这种鼓励性反馈对于学习者三种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至于其中哪一种内驱力受到的影响最大则由学习者的年龄与个性特征决定),因此教师必须对此给予高度重视。事实上,不仅是教师的一言一行在作出反馈,而且教师的一举一动也是在作出反馈棗有时教师尽管没有说话,只是一个微笑或一个点头表示赞许,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内驱力以深刻影响,甚至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对于少数或个别未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来说,反馈则应是帮助性的棗即教师应尽力对这少数或个别学生提供帮助以设法补救:如果补救措施占用时间不多,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若是需要占用较多时间,则应在课后进行辅导;对于个别更困难的学生有时辅导也未必奏效,这时就要通过家访来查明学习落后的真正原因。

2.以学为主的形成性评价

由于以学为主的教学过程采用的是自主学习策略,即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所以这种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有很大的不同。通常它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自主学习能力;

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

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应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

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的挑选,即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