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2016-09-23 16:09:42)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手持移动数码产品的普及将我们带入了数字化时代。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任何内容来学习。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原有的教学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要求。那么具有活泼生动、短小精悍特点的微课资源应运而生。微课教学模式在改变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同时,必然将渗透到一线课堂的教育教学中,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而影响未来的教育改革走向。
微课有哪些作用呢?
一、在新授课上微课的作用
1.课前复习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
2.新课导入
3.知识理解
4.练习巩固
5.小结拓展
以上环节可单独或联合使用微课。
二、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其优点有一下几点:
1.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
2.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
3.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课一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
4.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的反复观看,较好的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新颖教学形式大量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在大学、中学教学中取得良好成果。: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图形与几何”是新课标四大教学内容之一,内容抽象化、形式化、多样化、相似化,小学生因操作少,学生空间观念淡,想象能力差,导致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对这一领域的学习产生阻碍作用。特别是学困生到高年级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仅能了解立体图形的计算公式,无法利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产生厌学、畏学情绪。如何有效破解“图形与几何”这一教学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为我校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小学阶段的"图形与几何"知识版块,内容较为抽象,小学生常常因操作少、想象能力差,导致认知结构脱节、认知方式异化,产生厌学、畏学情绪。针对这一难点,对"微课"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有效应用做了一定的研究,并实施一年,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