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定位》读后感

(2017-09-09 08:00:10)
标签:

定位

特劳特

读后感

财经

分类: 不动笔墨不读书

《定位》读后感

By 达哥

 

http://s8/bmiddle/001Vo4Sdzy7e5Tiv5jN67&690

 

听说《定位》这本书的大名,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买回《定位》这本书,放在家中吃灰,也有时间了;说来惭愧,直到作者特劳特辞世,才把它拿出来翻看;结果一读上,就有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

 

这再次说明,把书买回家,跟把书读进去,完全是两码事;同样,把书读完,和把它记在脑子中,付诸行动,也完全是不同的概念。所以,读完之后,还是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记忆为好!

 

“定位”思想发端于1972年作者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发表在美国《广告时代》杂志上的系列文章,迄今已经超过半个世纪,影响的企业和品牌有IBM、孟山都、施乐等,包括在中国最有名的应用案例“王老吉”,那句妇孺皆知的广告词“怕上火,喝王老吉!”就出自其在中国的分公司。

 

作为“定位”思想的开山之作,《定位》一书的核心理念有:

 

我们处在一个产品激增、品牌泛滥、广告轰炸的时代,但是人的记忆能力不可能同步提升,人类的心智完全是一个容量不足的容器,顾客心智中最多只能为每个品类留下七个品牌空间。甚至,对兴趣度低的品类,一般消费者通常只能说出一两个品牌而已。

 

你可以想象消费者心智中有一个个的梯子,每个梯子代表某一类产品,在梯子的每一个台阶上是一个品牌,领导者品牌就是那个牢牢占据梯子最高台阶的那个家伙!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细分市场。一言以蔽之,就是“定位”!要想通过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去赢得胜利,根本办不到!想让你的广告吸引所有人,也是不可能的!

 

在人们心智里拥有定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某个品牌名称变成了某一品类的替代物或代名词。例如,在人们的意识里,“可口可乐”就是代表“可乐”,“王老吉”就是代表“凉茶”。这就意味着,该品牌在消费者选择时拥有了优势地位。而只有消费者选择了你,你所做出的所有努力、投入的资源、不断的优化才有意义,否则都是成本。

 

但是,不要错以为定位是从产品功能或技术上,寻找细分产品,那是对“定位”思想的极大误解!定位不是围绕产品进行的,而是围绕潜在顾客心智进行的。产品是在工厂里制造出来的,品牌是在心智中打造出来的。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简言之,顾客认为你和其它的产品不一样,才是真的不一样!“消费者永远是对的”这一点不容争辩!

 

你不是在公司内部而是在公司外部找到自己的定位,即一种在潜在客户心智中有效的战术;然后再把这个战术导入公司内部,制定一套战略来推动、利用这一战术。由内而外的思维方式是通往成功的最大障碍,由外而内的思维方式则大有裨益!

 

名字是信息和心智之间的第一触点。实际上打入人们心智的根本不是产品,而是该产品的“名字”,潜在客户就是用这个名字与产品特征挂上钩的。好名字是长期成功的最好保障,这一点对个人也很重要!不要寄希望“王丑妮”这样的名字会给你带来好运气,不要笑,我真的见到过有人叫这个名字。

 

人们只会记住“第一”,屈居第二和默默无闻没什么区别。事实证明,占据市场领导地位的品牌,不仅市场份额和收入超过对手,就连利润率也远远超出对手。就像爱斯基摩人说的那样,领头的狗才能欣赏到一路的风景。

 

建立领导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抢先进入人们的心智,并持续强化最初的概念。企业的实力来源于产品实力,而产品实力来源于其在潜在客户心智中占据的定位。

 

如果你是跟随者,不妨试试“高价定位”“低价定位”“性别定位”“年龄定位”“时段定位”“经销方式定位”等手段。

 

最好的定位理念往往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到了大多数人对之熟视无睹的地步。它们是最容易传播的理念,因为它们对信息接受者的意义最大!例如,在没有宣传之前,大家喝凉茶也是“怕上火”,买油烟机就是想要“大吸力”,这是顾客心中不讲自明的道理。

 

运用“定位”思想的几项原则:

1、不要试图改变人类的既有心智,这无异于通过怒吼试图阻止大海的风浪,同时还在向海里撒钱。

2、尽量简化,越简洁越好,一定要“削尖”你的信息,使其能切入人的心智。复杂是定位的大敌,简化是定位的真谛。

3、你如果不能在这一方面争得第一,那就在另外一个领域成为第一。总之,一定要给消费者一个选择你的理由。

4、你必须要关注竞争对手,关注它们在潜在消费者心智中的位置,这样你才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空白地带。它不只是产品意义上的空白地带,更重要的是用户心智上的空白地带。

5、不要对市场领导者进行正面攻击,最好是选择一个别人没有完全占据的定位。例如,飞鸽、永久占据了普通自行车,捷安特就占据山地自行车;捷安特占据了山地自行车,大行就去占据折叠自行车。

6、通过定位战略来打造品牌,首要的第一步就是取一个好名字,一个能告诉潜在客户该产品主要特点的名字。

7、第一个以新产品或新理念进入人们心智的公司很容易出名。开创并主导一个品类,令你的品牌成为潜在顾客心智中某一品类的代表,是赢得心智之战的关键!这是市场对于创新者的褒奖!

8、心智是靠耳朵而不是靠眼睛来运转的。好名字和好广告要听上去是好的。举个反面的例子,最近中国电信为了推广宽带业务,在喜马拉雅等媒体上宣称慢必赔,但是猛一下听上去就是“满地雷”。

9、品牌延伸,即把一个知名品牌用在该公司的一个新产品上,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有好结果,不仅带不来新产品的领导地位,还会伤害原有品牌在客户心智中的定位,但也有例外。如果你非要这么做不可,请参看本书第13章。举个极端的例子,还记得当年“活力28”的洗衣粉在消费者中是很有口碑的,结果厂家脑子短路,非要跟风搞出来个“活力矿泉水”,谁敢喝啊!?结果不仅矿泉水的市场没有占领,洗衣粉的市场也没有保住。

10、最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定位需要始终如一,必须坚持数年如一日;

 

当然,像任何理论都有自己的应用场景和前置条件一样,“定位”思想也有自己的局限性:过于突出了市场营销的作用,忽视了产品和服务自身才是根本,如果产品或服务“货不对板”,与营销宣传不符,消费者迟早会发现其中的端倪的。甚至如果产品或服务,存在基本的质量、安全问题,例如三鹿牛奶,就算你用再高明的“定位”思想都是无济于事的。

 

另外,“定位”思想对于某些创业企业,尤其是技术或产品创新类企业,可能未必适用。因为对于这类企业,首要问题是要证明技术可行,用户需求真实存在。如果这些条件不成立,那就根本没有“定位”的基础。

 

抛开这些不讲,瑕不掩玉,《定位》绝对是一本经典的好书,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观察角度,具有开创意义!推荐指数:5颗星

 

201798

于北京回龙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