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城市的兴衰——关于芝加哥和底特律的思考

(2012-04-26 06:12:09)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学八万里

时间:2011年12月24日

 

已经参观完了底特律和芝加哥,一个是“汽车城”,曾经风光无限,现在满目疮痍;一个是中部“大都会”,“最美国”的城市。

http://s11/middle/69265fe14be882949873a&690

底特律

 

http://s1/middle/69265fe14be8829872ff0&690

芝加哥

 

芝加哥和底特律只有4、5个小时的车程,却在不同的时区。感觉芝加哥和底特律有几分相似之处:两者都毗邻五大湖;城市建筑格局都是在靠近岸边的地方先围出一个四方的环形,然后再放射开去;两者还都有在空中环绕运行的小火车。

 

尽管底特律的建城史要远远早于芝加哥,前者是1701年,后者是1833年,但是芝加哥的发展却远超于底特律:芝加哥是美国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的的第三大城市,是仅此于纽约的第二大金融中心,是美国中部的航运中心,人口众多,高楼云集。

 

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看看芝加哥在申请1893年美洲世博会时的数据吧:每天进出芝加哥的火车达到850辆,并拥有3所大学、465个教堂、1400家旅馆、1个交响乐团、24家日报社,还有煤气灯光照明的大街,并且所有高层建筑已经安装了电梯。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芝加哥被9个州包围在中央,是商品的集散地。这个地区的面积仅占全国的13%,而人口却达到全国人口的35%,铁路里程数是全国的37%,谷类作物产量占到55%。在1889年,芝加哥的公路和铁路共运输了2亿人口,每天达到55万。1889年芝加哥的港口的船只超过22000艘,总吞吐量达到890万吨。

 

应该说,芝加哥是依靠商品集散起家,这也是很多城市产生、发展的最初原因。前段时间路过的水牛城也有类似的历史,因为伊利运河的开通,水牛城由于地理优势发展迅猛,一跃成为美国第8大城市,最大的谷物加工地,以及重要的铁路枢纽,但是随着新的水道的开通以及铁路运输的转移,水牛城的地位一落千丈,到1990年的时候,其人口又回到了1900年的水平。

 

至于底特律的没落,在前面关于底特律的文中已经介绍。

 

水牛城和底特律的教训说明,一个城市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支柱产业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要根据时代的变迁,进行产业的升级和转移。芝加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最初的水运到后来的铁路、食品加工、工程制造,再到现在的航空、金融,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华丽转身”。

 

在国际上,还有一个更好的例子——新加坡,如果新加坡只是依靠地处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优势,只做一些海运的生意,那哪里会有今天的新加坡?!(关于新加坡的介绍会在新加坡的游记中介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