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雨轻飞,一大早驱车前往龙门石窟。到了这里,只觉得空气顿时清新起来,一条街上都是来来往往的人,好不热闹!不一会就走到龙门石窟的大门,左边的伊河水在奔流着,细雨中的河畔,依然有一钓鱼人驻守着,时不时有鱼被提上来,伊河边这里是静静悄悄的。
走进大门,这里是山青水秀,湿润的空气里夹着微微的寒意,顶着细雨,穿行在雨雾之中,别有一番情趣。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的的地方。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龙门石窟就开始营造,前后延续长达400多年。爬上山腰,一边欣赏着众多的石窟,这里有许多的各色佛像,且年代久远,经过许多年的岁月的侵蚀,和人为破坏,有的已是残破不堪。在东、西两山上密集着像蜂窝样的大小佛龛,其中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40余座,以数量之多位列我国三大石窟之首。站在山之巅,看伊河水奔流,河面上烟雨茫茫,白鹭时起时落飞舞在空中,心也随之而飞翔。
山上游玩的人也是不少,人们上上下下的爬着,一个个的石窟的一一看来,也是很辛苦。还有那些年代久远的碑帖也是很引人入胜的地方,山上的导游也在奋力的讲着。站在这里看整个龙门石窟,不由得想起古人的艰辛劳作才有这杰作,还有这许许多多的工匠,经过好多年的辛劳,才有这一切!
看完了千佛洞,终于走到巨大的石像面前。那就是龙门石窟标志。它开凿于龙门山腰之间,开工于唐高宗年间,历时25年,它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因武则天曾以皇后的身份,捐赠脂粉钱两万贯,设计者就按照“佛乃非男非女,亦男亦女”的说法,将佛造成女性形象,身披通肩式袈裟,头上螺形发髻,面容丰满秀丽,嘴角微翘,成现出含蓄而又神秘的微笑,因此有人把它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这里的人更多了,雨中人们顶着伞,抢着拍照,空气里充满着欢乐的气氛,我也在这里双手合一照了一张,学着佛的样子,许多的人也是这样照的。
从山上往下走,回望这龙门石窟,整个山全是佛,墙壁上也是雕的佛像,想当年,这每一个石窟里,可能会有一个在此修道的人,经历好几年的修行,最终才会成佛吧!这只是我的想像。
走下山,回望整个龙门石窟,整个石窟沉浸在烟雨之中,远处的小桥,还有桥下的潺潺流水,以及在桥下几只饮水的白鹭,站在水边是那样悠闲,似乎这里是它们的天堂。
走在小桥上,小桥上只有寥寥几个人,站在桥上看风景,我们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桥的这一边,有香山寺,还有白居易墓。香山寺景色奇幽,香火鼎盛。白居易墓飞泉瀑布,古琴幽幽,竹林亭舍,古韵悠悠。
在雨中的龙门石窟,是那样古朴典雅,归途我走在山间的小路上,看山林清翠,小鸟争鸣,人已经和这儿融为一体,似乎这儿也成了忘忧谷一样,人总得离去,在这小雨中,我将赶赴下一个旅游地,心却留在了这里!再见了!雨中的龙门石窟,一切的一切都已留在记忆里!
龙门寂静雨声微,
河水清清白鹭飞。
古佛洞前寻古事,
山头云雾意何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