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梅的工笔花鸟画
(2015-06-03 21:38:02)
标签:
传统文化海派画廊见心悟一鸟语花香生态文化 |
分类: 名人名家 |
素颜芳心
——王淑梅的工笔花鸟画
http://my.tv.sohu.com/us/58186142/63877849.shtml
印象中国网讯
王淑梅,字荷曦,吟玉轩主,毕业于孔孟圣地山东济南,中国华夏艺术家协会工笔画委员会资深专家评委,自幼嗜好绘画,早年师从著名花鸟画家俞至贞女士,从艺数十年,经名师指点和不断的勤奋笔耕,创作出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含时代气息的工笔画作品,成就了她独具一格的画风。他的代表作“百栋树人”被北大校史馆收藏,二零一零年初应邀在云南举办个人画展。多幅经典作品被国内外友人收藏。
王淑梅在接受采访
一支毛笔、几支颜料,经过王淑梅在宣纸上进行精致的白描造型、勾染、填彩,分染等技法描绘下,顿时产生栩栩如生、精致动人的视觉效果。她在中国工笔画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上,以形传神,形神兼备,崇尚意境和情趣,追求主观精神的表达和体现,因此,她的工笔画是“笔工而意写”。她不仅是“应物象形”,而且是意象的写实性,在能动的观察与写生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再创作,追求传神写照,从而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它是天人合一的形象的诗歌,视觉的音乐,心灵的篇章。
王淑梅的工笔花鸟,深得古意的真谛。她淡去艳色,勾花点蕊,似在经意不经意之间。色淡若无,正如苏轼所说的“花心起墨晕,春色散豪端”的抒情意趣。一只刚刚脱壳的蝉在她的笔下瞬间变得活灵活现。
细观王淑梅的每一幅作品,从中都能看出她对创作的投入和对绘画艺术独特的理解,用她自己的话说:艺术之美最容不得瑕疵,所以,对她而言,自己都不满意的作品是不会拿出来展示的。因此,她带的学生对工笔画创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一直画到老师满意为止。
王淑梅在指导学生创作
与时俱进,艺无止境。绘画已经成为王淑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她说,自己在艺术的道路上才刚刚开始,就像是一幅牡丹工笔画,才描出了几瓣枝叶,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严寒的冬天,她也要带学生到外面写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生活是王淑梅创作的源泉。在大自然掉满树叶的树林中,在严冬的公园里都能看到她手持画板的身影。
王淑梅作品《守望》
梅花香自苦寒来。几经打磨,才可剥璞见玉;历尽艰辛,方成大道。王淑梅说,她的工笔画不是简单地摹写艺术对象,而是在细致中见情感,渗透着画家自身的主观情愫。工笔画与写意画的区别之处在于,画家在相当长的创作时间段内,需始终保持创作的旺盛激情,使画面一直保持空灵、生动的态势。王淑梅借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作品的主题一下子变得深刻、深邃起来。观赏《守望》这幅画,不仅使我们能够享受到视觉的美感,身心的愉悦,更能得到一种思想的启迪。
王淑梅创作的工笔画《多子多福》
王淑梅一刻也离不开她的画笔,一天也不愿走出她的画室。自然界的情趣给了她对情感的察觉,细腻作品反映着她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而细节描写又体现出作者的情感表达。画为心声,通过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来自于王淑梅心灵深处的怦然心动。如今的成就不仅仅是靠天赋,更多的是努力和坚守的结果,从外表就能看出,她不苟言笑的表情里,包含了某种严谨的东西。总之,在不断发展的时代里,他似乎刻意与时代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给她自己一个相当大的自由空间。正如她在自作诗中写道:笔洒风云气如虹,剑胆琴心绘时空,心携水色凌云墨,浩荡乾坤自翱行。衷心祝愿王淑梅在追求工笔画艺术的征程上不断前行,用自己的心血和付出,撷取自己书画人生中一朵朵最美的艺术之花。
(作者:陶洪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