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法家、诗人杨占军

(2010-10-11 07:49:19)
标签:

文化

分类: 艺术
 书法家、诗人杨占军
    怎样让书法从书法家的圈子里走出来,让一般老百姓也喜闻乐见,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况:越是有名气的书法作品,欣赏者越少,根本和“家”挂不上钩的人的作品倒受到许多人欢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笔者在济源市春节前的春联市场上曾看到这样一个尴尬局面:曾获过大奖的书法家的书写春联的摊子冷冷清清,一些没有多少功夫的书写者的摊子到蛮热闹。于是有人就给了一种说法,说如果人人都能看懂,人人都喜欢,那就不叫书法了。所谓书法,就是具备一定专业功力才能欣赏得了的作品。
   此话倒有一定的道理。但问题在于,书法毕竟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的是知识、是信息、是新闻,它联姻的是知识、是信息、是新闻。有时候人们对一幅字画感兴趣,除了他的书法价值之外,还有它的知识价值,两要素缺一不可。如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如果不是“难得糊涂”的魅力,恐怕没有多少人会为了专门欣赏书法将郑板桥的没有知识价值的作品挂在墙上。书法作为一种承载手段,如果它承载的东西大多数人都看不懂,这也绝非书写者和邀请书写者的本意。
   如何让书法既不脱离书法的属性又能让大多数人接受,这确实是一道难题。这道难题不仅让少数国家级的大书法家给解决了,王屋山下济源市的书法家杨占军也破解了这个难题。他的书法结体端庄,活波流畅,雅俗共赏,早在30年前在济源市就小有名气了。那时在济源县工艺美术厂工作、只有20几岁的杨占军,每年都要书写大量的门牌、春联、条幅等。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市几十家三彩瓷砖生产厂家生产的门联瓷砖上的门联字迹
绝大多数都出之他手。门联瓷砖销售到全国各地,他的“杨体字”也遍走全国各地。
    除此之外,杨占军还喜欢作诗填词,工作之余,他还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
 
    这里附录几首他的诗词:

绝句 逢国庆祝中国平安

一轮朗月挂天中,万里平安寄顺风,

举国迎来欢庆日,家家尽挂国旗红。

 

七律  春韵

陌上新晴垄上花,野游信步迹横斜。

青峦染黛初经雨,紫翼穿烟几掠沙。

老树枝荣春有韵,平畴溪绕锦无涯。

圣佛寺外香风软,胜处桃红是故家。

 

雨霖铃·痛感汶川灾难

灾魔横虐,降倾天祸,地颤山塌。

同胞骨肉罹难,悲无助处,肝焚心裂。

屋倒人亡路折,更余震频作。

痛切切,华夏魂惊,巴蜀疮痍一川血! 

深情总理亲飞涉,

救吾民,十万军行迫。

灾深不待时刻,生死界、奋身争夺。

举国倾囊,争与、捐资献爱轰烈。

拭泪眼,遥祝汶川,早筑安身舍。

 

   杨占军近照
 
 

 

http://s5/middle/6922e2b1t924bece357f4&690

杨占军的书法作品

杨占军近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