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午后,从风云4号高清可见光卫星云图上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晴朗,特别是南方,今天晴空区下的江淮江南等地午后的气温在温暖的阳光下节节攀升。虽然北方天气也很晴朗,但实际一股弱冷空气已经到来,北方不少地方风力开始加强,并且今天白天也明显变冷。

实际上,在我国的西边,这里的天气显得特别不平静,从风云4号高清可见光卫星云图上也可以看到,今天下午,不少云系正扑向我国新疆西部和西藏西南部等地,由于这些地方海拔普遍偏高,这些云系到来时带来的是猛烈降雪,实际上这些云层就是雪云。

中央气象台的预测中已经指出了我国西部边疆地区的这种天气变化——1月4日开始,我国西藏西南部和南部多地可能面临持续强降雪天气,比如1月4日-1月5日,我国西藏西南部边境地区可能出现强降雪,局地可达大到暴雪级别。

这是最新的中央气象台官方权威天气预报图,图中绿色代表降雨,灰色代表降雪,白色代表无降水,斜线代表雨夹雪或者雨转雪
而此后的1月5日,我国西藏的雪还有扩大增强的趋势,西藏西南部局地24小时降雪量可达20毫米以上,相当于大暴雪级别。当然,降雪量和积雪不是一个概念,因为地面气温对于积雪的影响较大,因此气象标准中的降雪量都指的是降雪融化成水的量,而根据地面气温的不同降雪量和积雪的比率也会不同,温度足够低时可以达到1:10,也就是1毫米降雪相当于1厘米的积雪,所以20毫米的大暴雪如果理想一些情况可以达到20厘米的积雪。

事实上,中国最能搞暴风雪的地方也就是在我国西藏,西藏聂拉木被誉为中国“雪城”,这里冬季的暴风雪相当激烈且凶猛,有时一天就能下出半米以上的积雪。1989年,聂拉木曾经创造一天内降雪196毫米、积雪高达230厘米的空前纪录!聂拉木素来以雪特别多、特别猛著称,这是因为聂拉木地形特别,正好处在喜马拉雅山南面迎风坡上,每年冬春季,只要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一北上,遇到喜马拉雅山脉抬升产生降水,聂拉木就能持续下起猛烈暴雪。

因此,这么说的话,最近西藏的连续暴雪正是水汽特别丰富的体现。从大气环流上看,这种情况是南支西风中出现了一个强盛的南支低涡,使得南支西风向南凹陷,这样一来,南支低涡前的气流走势就变成了旺盛的西南风,拉动印度洋的水汽大举北上,最终撞在我国西藏西南部等地就制造出了连续的强降雪。

这是中国气象爱好者根据ECMWF(主流的全球天气中期预判分析电脑辅助模式)制作的500百帕位势高度偏低或偏高情况
中学地理中讲过“三圈环流”,其中中纬度地区就是盛行西风形成的西风带,但在北半球的亚洲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每年冬季西风带南落时变成了西风带中的“障碍物”,西风带被分流成两支,一支向北流称为北支西风,一支向南流从青藏高原以南经过称为南支西风,而南支西风中也会有西风带的槽脊活动,就像最近这样,南支西风中的低涡最终形成南支槽,南支槽槽前的西南气流拉动印度洋水汽北上。

南支槽不仅会影响我国西藏等地,由于南支西风也要流过我国南方,亦是影响我国南方的重要天气系统——南支槽的活动主要影响冬季的水汽输送,南支槽槽前的西南气流可以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输送至我国西南和华南等地区。在冬季水汽较少的情况下,为强降水天气提供水汽来源,因此,西藏连续下暴雪意味着南支槽活动开始加强,这可能加强我国南方地区的水汽输送。而就在这时,对应北边还可能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南下,冷空气和水汽最终可能在我国南方造成湿冷。这么来看的话,西藏的暴雪正可能是我国南方湿冷的前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