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年末寒潮对于我国的影响逐渐减弱,不少地方的温度在一度触及最低点后终于开始回升,无论是最低气温还是最高气温都开始显著回升,北京时间1月4日上午7点,从整点气温图上看,今天上午7点我国中东部的最低气温0度线(蓝色区域)开始缩小,范围也开始向北收,南方多地的严寒有所减弱。
不过,在我国的天气开始回暖时,另一个地方的回暖就显得有点奇怪了——根据超级计算机的初始场分析数据上看,协调世界时(UTC)1月1日,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虽然还是很严寒,但严寒不似往日,超级计算机的850百帕层面温度分析显示,格陵兰岛不少地方的低空温度都普遍偏高,尤其是格陵兰岛北极圈以北地区,更是普遍偏高超过10度!
从更小范围的分析图上看,格陵兰岛北部出现了强烈的增暖,部分地区的850百帕温度比起平时高出了15度以上! 可以说,这个时候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比北极圈外的北美大陆一些地方还要暖和不少。
从大气环流上说,1月1日这天,西半球的大气环流形势特别懂得刚,强烈的西风波动在北美大陆东部形成,而西风波动前强烈的西南气流拉动北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大举北上,这些暖气团甚至源源不断的涌入格陵兰岛,从而引动格陵兰岛全面的猛烈增温。
当然,这种事件不用担心格陵兰岛的冰层,虽然说格陵兰岛的冰层是北半球最大的陆地冰层,它如果全部融化可导致剧烈的海平面上升,但这种事件充其量只不过相当于冰箱门偶尔打开一下,吹进了一股热气,影响很快就会结束。不过,从大气环流角度上说,这可不是好事情了。
格陵兰岛的猛烈增温,意味着北半球目前经向活动十分活跃,伴随着格陵兰岛的猛烈升温,目前在北极圈内已经被猛烈发展的极地高压所占据,连同大西洋上空的阻塞高压以及东欧地区的阻塞高压形成了一道相当“坚固”的高压坝。
这是中国气象爱好者根据ECMWF(主流的全球天气中期预判分析电脑辅助模式)制作的500百帕层面位势高度偏低或偏高情况
原本北极圈内应该是北极涡旋的地盘,但随着极地高压的猛烈发展,北极涡旋就要被迫移位,而随着北极涡旋的移位,中高纬度的冷源和急流轴也将移位——中高纬度的冷空气开始变得不稳定,随时就会大举南下,最终在一些地方形成寒潮,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不稳定的北极涡旋就是“寒潮窝”,它被挤到哪里哪里就可能要冻一冻。
北极涡旋(polar vortex)详解,来自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
目前,北半球北极涡旋的一部分已经被挤到了我国以北的西伯利亚,它正在这里盘旋,并且堆积起大量的严寒气团。从目前超级计算机的预测中,北极涡旋的一个小核心将在未来几天旋转南下,最终核心将直接降临我国东北,而对应的,将拉动大量严寒气团南下到我国中东部地区。
目前,中央气象台在中期天气预报中已经指出了这个北极涡旋小核心南下带来的结果,按照中央气象台的预测,1月6-8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自北向南将出现6~8度降温,局地降温10度以上,部分地区并伴有4~6级偏北风;5-7日,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南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江南南部、华南有小雨。这么来看的话,猛烈大风降温以及大范围雨雪可能即将在我国登场,这和万里外的格陵兰岛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