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朱先生的声明:

1、事件缘起及致歉:
在623龙卷之前,我们所有的文章都采用公开数据并标注来源。事实证明,那时候公开数据能解释清楚天气现象。但623龙卷之后,最为关键的公开雷达数据出现缺失(我们的临近提醒用的是14点18分的图,而中国天气网上的雷达图像,14点18到15点06之间数据缺失,此时恰好是龙卷发生时间)。
因此,龙卷后我们也在寻找其他的数据来源,试图还原龙卷发生前后的天气,尽快给大家分享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这时我们在一个群里发现这样的图片:

这张图片没有标注作者,也没有标注保密的字样,但明显数据来源精密,使用专业软件GR2制作,图片也十分漂亮。我们将其与江苏气象微博公布的速度图动画(http://weibo.com/p/2304443555d596f4c05eec31
直到刚才,经气象爱好者提醒,我们看到了朱先生的声明,这才知道,这几张图的数据来源是盐城市多普勒雷达数据,绘图者是南京大学的学生(毕业生?)朱先生。由于种种原因,他不愿意在公共场合共享,也不愿意授权给我们使用。我们深表自责,不仅因为这违背了朱先生的意愿,更是因为我们在情急之中,违反了自己定下的、图图有出处的原则。因此:
(1)向朱先生致以诚挚的歉意。
(2)按照朱先生的要求,在新浪微博所有文章、微博里删除这两张图,如果文章不好更改,则屏蔽整个文章。但腾迅微博的“中国气象爱好者”为山寨货,我们没有账户和密码,无法操作,还请该帐号的负责人作相应删除。
(3)在此声明,请所有转载这两幅图的媒体朋友,你们没有未标明出处的责任,但还请你们在文章中删除或屏蔽这两幅图,对于给你们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2、对于朱先生声明中所说“断章取义、误导公众”,我们不敢苟同,也请朱先生停止这种扣帽子的行为。
朱先生的图片,只是我们的判断参考之一,我们还有很多其他信息渠道。朱先生的图片,是盐城雷达数据经GR2软件处理的结果,当然朱先生有拿到内部数据的特权,也付出了劳动,但这些数据,并不是朱先生的个人资产。另外,朱先生的论断,我们一句也没有采用,谈何断章取义?
我们首先根据金沙湖附近徐姓司机拍摄的龙卷风漏斗云(北京电视台有报道),雷达回波特征和现场风毁的倒伏特性、碎屑特征,率先提出这是龙卷风,率先定强为EF4,发布一系列科普文章,比专家组早,而且全部被认可,谈何误导公众?反观某些专业人士,竟然提出“龙卷和冰雹一起来非常罕见”的说法,这才是典型的误导公众。误导不误导,不是看他的身份。某些自诩为专业人士的,言必称要“教训教训”"管管"气象爱好者,刻意制造“官民对立”的人,应该破除自己的身份优越感,深刻反思。专业部门公信力的减弱,就是这样由你们一步步蚕食。
3、对于朱先生声明最后的春秋笔法,我们不敢苟同。
不管是对于气象爱好者,还是对于已经登堂入室的气象工作者,分享更多的气象知识、气象资料,让周围的人更关心气象,更关心防灾减灾,甚至于减少经济损失、挽救人的生命,这都是良知。朱先生有拿到内部数据的特权,但因为种种愿意不愿意公开,我们也可以理解。但不愿意公开竟然成了良知,这一点我们无法理解。
我们也在此声明:以后会与更专业的机构合作,与大家无偿、毫无保留地分享更多气象资料、气象知识。我们也在此呼吁,多普勒雷达造价昂贵,江苏的雷达硬件水平、雷达布局密度已不输美国,有关部门应该用足用好雷达资源,加大雷达数据的公开力度,破除信息饥渴,和气象爱好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便更好的建立强对流群防机制,更好地防灾减灾,减少伤亡、减少损失。
附:用GR2软件制作的、美国今年5月8号的某龙卷雷达图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