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世纪寒潮,是真是假?
天气巨头们最近颇不宁静。
他们纷纷预报出一股超级寒潮,武汉-16度,杭州-11度,上海-6度,广州接近0度……

某知名天气app的长期预报
对此,专家们一笑了之:这不可信,预报还要看官方的。
但心比较不粗的人随即发现:报出杭州-11度的,不仅仅有非官方的墨迹天气,还有官方的中国天气网,这是咋回事?两个官方还打架?更重要的是,该信谁?
心不粗的人们不禁陷入沉思。

天气预报的烹调过程
天气预报,乍一听很高大上,但原理类似火腿肠炒鸡蛋:做出来不难,做的好吃健康那非常难。
火腿肠怎么做?有个笑话说得好,弄个机器,猪放进去,火腿肠出来。
实际上当然要复杂很多:把活蹦乱跳的猪放到机器里肯定是弄不出火腿肠,得杀猪取肉,加辅料调料其他料,组成原料,到火腿肠生产线这么一过,完成一大堆工序,火腿肠也就出来了。
人类非常聪明,不仅能搞出火腿肠生产线,还能搞出天气预报生产线--那就是数值模式。把各式各样的天气数据切吧切吧,往数值模式里这么一塞,数值预报就出来了。
这下你们理解了吧,为啥一个太平洋台风,有时候离它八丈远的国家反倒预报的更好?
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有些东西,现在让机器做还做不好。
譬如,用火腿肠炒一盘菜,这就要厨师出马。
数值预报“世纪寒潮”的真相
读到这里你就明白了,不管是官方的中国天气网,还是非官方的墨迹天气,他们8-15天的预报,都是数值预报,而且来源貌似也差不多,没有经过预报员的手工修订。时间越长的数值预报,越容易钻牛角尖,越容易出现极端情况。简单说来,就是容易把冷空气报的更冷,把暖空气报的更暖。这就是这股“世纪寒潮”的真相。
所以,专家们集体发言,说长期数值预报准确度较低,这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把长期数值预报妖魔化,当成垃圾,甚至当成罪犯批判,那也是不对的!
为什么?因为一方面人对天气预报的需求越来越高,3天或者7天的预报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了,现在就有粉丝来问我春节的天气了;另一方面,长期数值预报虽然目前不准,但开辟了天气预报的新阵地,如果没有数值预报,预报员手工报8-15天,就能报准吗?恐怕都无从报起吧?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值预报越来越准,预报期限越来越长,这是趋势,世界各国也都在不断延长预报时效。
在这样的基础上,墨迹天气、中国天气网上马8-15天预报,中国天气网推出超长期预报,一是顺应趋势,二是抢占市场,有商业目的。另外,时间越长,数值预报越不准,这是事实。然而,不管他们出于什么目的,这都是借助先进技术,为社会提供更丰富的服务。用最近比较火的一句话说:技术是无罪的。但技术需要人来调教,技术还需要人来说明。所以看看数值预报,再看看中国气象爱好者的解读文章,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才靠谱。当然,要看原文,或者完整转载的,有些媒体,譬如说昨天的温州晚报,转载图和文字都漏掉几句关键的,意思大变。
寒潮会有的
虽然数值预报容易夸张,但当数值预报反复报出一个事情,而且多个数值达成共识,那这个事情就有可能出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的脉络会越来越清晰。
从本周二开始,数值模式巨头--欧洲数值、美国数值就反复报出下旬初期的寒潮,而且两家越来越接近。从目前的资料看,19号开始的这股寒潮,将把全国打入冰窖,绝大多数地方都要迎来这个冬天最冷的时刻。不仅如此,南方还可能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杭州降到-11度的可能性很小,但降到零下5度以下,可能性是有的。珠三角下雪可能性非常小,但粤北山区下雪,可能性也是有的。所以,继续关注最新的寒潮动向,随时准备武装起来抵抗冷空气,健健康康地准备过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