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专题研讨记录
(2012-12-02 09:47:24)|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题炼金 | 
课题手册27页
教科研专题研讨记录
时间:10.23
地点:档案室
参加人:低段快乐习作课题组教师
主持人:孟校长
中心发言人:张国荣
研讨内容:低年级写话教学指导策略
研讨过程:一、孟校长说明本次活动内容、目的意义
 
三、研讨发言:
李俊芳: 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认识能力
鲁迅曾经说过:学习作文,第一须观察。这就明确地指出学会观察对写作的决定性作用,因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培养认识能力是提高作文质量的关键。
1.观察要全面,点面要结合。比如,让学生观察一场拔河比赛,要求学生眼光要顾及全场:双方运动员的情况怎样,场上“拉拉队”的表情怎样,周围观众的情绪如何。整个比赛阶段的情形又如何等等。又要特别注意观察主要运动员的表情,个别有特点的运动员面目表情动作等等。通过人物的表情、行动来窥探其内心世界以及不同性格、不同情绪等,这样写出的文章既有内容又生动。
2.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和条理。学生在观察时,往往容易炫于事物新奇,听凭主观的兴趣,东看一眼,西看一眼,走马观花,没有次序,结果写起来就杂乱无章。所谓顺序是指观察时的先后次序,观察的顺序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之分。
孙燕:发挥想象,看图作文。
利用图画来写童话方法很多,可以根据一幅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看图作文,也可以是多幅画连续编故事,训练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不拘泥于图画以外的东西,使情节在合理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和精彩。平时,对那些语言生动或想象力丰富的文章在班内范读,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写童话的积极性不知不觉就增强了。
刘欢:激发阅读兴趣,奠定写作基础
 
----:通过看图教学培养说话、写话的能力
 
四、孟校长做总结。
浅谈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张国荣
低年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在教学中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写话能力。从低年级开始,就要通过有法,有趣地习作教学指导,让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养成写作习惯,从而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石。为此,我从多元的角度在低年级进行了写话训练,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低年级写作发展之路。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程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知,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这是一个难点,学生一提到写话就感到头疼,无从下笔。有的学生为了应付,随便写几行字,或从某些书上抄几句。有的学生写的话咋一看还不错,书写工整且有一定篇幅,但只要仔细一看,问题就出来了,文不成句,句不成句,前言不搭后语。低年级的写话教学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相当重要的!是学生写作的入门,只有在这个时候打好了基础,那以后的作文才会有保障!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关于写话教学,我在教学中认真摸索,认为写话教学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这是重点;其次是重视阅读、说话,加强积累;再次是加强指导与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阅读,重视积累 
(一)诗圣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读学写,读写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为此,我们必须重视阅读。读书不但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能奠定学生良好的写作基础。新教材课文本身就是很好的读物,因此我在课堂上就很注重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在读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去摘抄。利用课本教给学生摘抄的方法,如用铅笔划出某篇课文中的段落、句子、词语等,然后再摘抄到读写本上。经过几次练习,学生基本上懂得了该摘抄些什么,他们就会在课外书上也用这方法,细心的同学生甚至会分门别类去摘抄。如描写人物,描写天气,描写景物等。通过摘抄学生积累了大量语言,写话能力明显提高。 
(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二、先说后写,重视说话训练
叶圣陶曾经给语文下过这样的定义:“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起来,就是语文。”这就决定了说话和写话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引导他们“写作”,并且尽早开始,他们就会掌握足够的技巧去克服写作焦虑,当然这种写作,并非一定让他们在纸上留下点什么,而是让他们“说”,一旦孩子学会了说话,那么“写”也就顺其自然的产生了
(一)在课堂上我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精读课文中的好词让学生积累起来,并经常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两个词语来说话,根据一个词说一句话,要求把话说完整。以扩句的形式,逐渐训练学生写话,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如:用“连忙”造句时。我在指导学生完成造句练习时,首先采用分析理解词意法,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身边的人和物,或是自己,什么情况下连忙干什么,最后才用“连忙”造句。每一个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让学生先小组交流,讲给同伴听,再推荐几个在班上讲。对胆小的同学,先让他们在自己座位上讲,逐渐到讲台前面向大家讲。学生在说话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努力寻找他们成功的地方,热情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积极的氛围,使学生从不敢说—能说—乐说—会说,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都得到了锻炼,从而为写话打下基础。
(二)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指导学生说一句四要素完整的话。如:教看图说话《三个儿子》这幅,在指导学生看图时,第一步先指导学生看图。先看最突出的画面(人物)提问: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第二步,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练习说话。如: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她的三个儿子从对面跑来,但表现各不同,只有一个儿子帮妈妈把水桶提走了,其他两个儿子装作没看见。
三、写话从最简单入手,循序渐进 
(一) 
(二)坚持写日记。我要求学生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哪怕只能写一句完整的话也行,要求无错别字,句子通顺。只要坚持天天写,天天反思,一定能提高。例如:今天在学校帮助了有困难的同学,同学有什么困难,你怎样帮,帮助别人之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三)学生在能写出一句或几句通顺的话后,要求有所提高,就规定写某一方面的主题。如给出一幅画,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写话(什么时间,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春天里你有什么发现(你发现天气有什么变化,动植物有什么变化,人们的穿着、活动有什么变化)把它写下来。
(四)新教材课文图文并茂,书本中的情境图更是别具匠心,充满童趣,它大大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及注意力,它是学生学习课文的好帮手,同时我还发觉它也是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好材料。刚开始我让学生给每幅情境图配上一句话,这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从写一句话到写两、三句,从写几句到一、两段话。接着利用课外单幅图让学生写话,最后就改为三至五幅图的连环画。此时就训练学生逐图观察,抓住主要内容连段篇。但是这时,对学生要求不可过高,只要句子通顺,重点能体现出来即可,如果出现有优美词句,有创新性的词语即大力表扬,激发学生写的兴趣。
(五)利用分析课文后进行写话训练。二年级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可作为学生写话训练的素材。如《我要的是葫芦》可以设置“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写话;《蓝色的树叶》一课可以提出“你想对林园园说……”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坐井观天》可以设置“青蛙跳出井口一看……”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
四、多鼓励学生,多给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写话兴趣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写作也是一样,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不能在作文起步阶段写作积极性就受到挫伤,否则将会对他以后的写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每次习作评讲时,我都以激发写作兴趣为主,对学生是“鼓励,鼓励,再鼓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为了让孩子们喜欢写,乐于写,因此,只要愿意写,不管质量如何,都给予表扬。对于初次写作的孩子,给予大力表扬,让他尝到写作的甜头,并勉励其继续努力,坚持写作,争取不断进步。 
五、写话123策略
我给二年级学生的写话要求是“123”,“1”表示一篇习作中要有一个比喻句,“2”表示一篇习作中要有两个四字好词,“3”表示一篇习作至少要分成三个自然段。
在这三个要求中,前两个要求的目的,是让学生把学过的词语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做到学以致用,尽量在自己的习作中写出生动形象的语言,有丰富合理的想象力。第三个要求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一篇习作有相对完整的概念,做到有头有尾,表达清楚完整。
低年级写话训练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低年级写话训练,教师作为引路人,应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使学生乐于写话,把写话当作一种快乐,从而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