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铁路--中巴缔结的又一条友谊的纽带

标签:
军事石油天然气能源中国巴基斯坦马六甲海峡 |
分类: 劲草之时事 |
在我上一篇博客《巴基斯坦—中国的全天候朋友》中,提到过中巴拟建能源贸易通道一事,现在就继续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中国第六条能源大通道—中巴铁路的建设。继中缅油气管线开工后,中国正在酝酿建设第六条能源大通道—中巴铁路(前五条分别是:中俄原油及天然气管道、中亚能源通道、马六甲海峡通道、南美通道和中缅油气管道)。而中巴铁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市,南至巴基斯坦新兴港口城市--瓜达尔市。
瓜达尔市是巴基斯坦印度洋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军事战略重镇,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波斯湾出口的东翼,与阿富汗毗邻,距伊朗边境仅72公里、霍尔木兹海峡400公里,紧扼从非洲和欧洲经红海、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通往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数条重要海上航线,是中亚地区通往印度洋的最近的出海口。建设中巴铁路,瓜达尔市是最优终点能源港口城市。而这座新兴的港口城市,正是在中国斥巨资、派遣大量工程人员参与建成的。
中巴铁路建成后,不仅能够打通中国与中东、里海油气资源运输通道,使中国成功绕过马六甲海峡,直接从印度洋对接产油国,提升中国能源安全系数,而且将使中国拥有印度洋出海口,其战略意义特别巨大。中巴铁路建设设想,早在两年前巴基斯坦前总统穆萨拉夫访问中国时就已提出。据有关媒体报道,现在中巴两国领导人正在加紧进行讨论,并且进程颇为顺利,预计年内就能达成建设意向。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为缓解压力,近年来中国加速在全球范围配置油气资源,启动了与南亚、中亚、非洲、中南美洲众多国家的石油合作计划,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海外权益石油产量在不断增加,特别是今年以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家能源巨头在伊拉克、伊朗、阿塞拜疆等地区油气开发项目投标中频频中标。
那么,如何将这些海外份额油安全运回中国,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而中巴铁路的建设,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累计进口原油2.04亿吨,其中80%由不到50艘超大油船(VLCC)通过马六甲海峡运回国内。如果中巴铁路建成,这80%以上的进口石油,就可以绕开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直接通过瓜达尔港从印度洋对接中亚各产油国。
不仅如此,中国还可通过该铁路将西部大宗货物运抵瓜达尔港,使西部拥有更加便捷的出海通道,这比从东部出海口输送货物到欧洲要缩短距离8000-10000公里。目前中国进口原油主要来自中东地区和非洲的苏丹、安哥拉等国,无论海运航线如何布阵,马六甲海峡都是必经之地,在每天经过马六甲海峡的世界各国船只中,中国船只都要占60%以上。
据有关人士分析,保守估计,如果我国每年GDP增长率保持在6%左右,那么,未来十年,我国每年进口原油需求量将达到4亿吨。届时,我国每年应该有3.2亿吨原油需要国轮运输,其中所需要的超大型油船(VLCC)至少应有100艘。这100艘超大型油船(VLCC)就不得不受制于马六甲海峡,一旦马六甲海峡出现非常事态,中国能源供应将受到严重影响。
为破解马六甲困局,中国在购买和订造油船、扩大油运船队规模、大手笔投资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同时,已成功启动了中缅油气管线建设工程,建成后的中缅油气管线是替代马六甲海峡的重要的战略通道之一。而很快就要达成建设意向并加紧开工建设的中巴铁路将成为替代马六甲海峡的又一战略通道。这两条战略通道的建成并交付使用,将使马六甲困局得到极大的缓解。
马六甲海峡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不仅美印等国对其虎视眈眈,而且国际海盗经常出没。据统计,马六甲海峡平均3至6天就会发生一宗海盗劫船事件,这对中国的能源运输船队构成巨大威胁。马六甲海峡的运输瓶颈和不稳定因素对原油依存度越来越高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鉴于此,近年来中国已把与周边国家和油源国之间建立良好关系作为外交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然,巴基斯坦也必将由此获益。首先,中国为了建成这一能源贸易通道,先向巴基斯坦援助了很多工程的建设,包括北部山区的水电站建设和南部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以及海港的建设。这些基础工程的建成,将大大方便巴国内的经济建设,直接受益于巴国人民。此外,中巴铁路建成之后,就像上面说的那样,大量原油将从巴基斯坦流入中国,而中国与西方的其它物质贸易,也会更多选择这一安全的便道。那么,你的货物要经过人家的门院,你得给点路费什么的吧。这也必将直接增加巴国的财政收入。
中国与巴基斯坦是全天候的朋友,朋友就是要同甘共苦,互相帮助,也互相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