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环球视线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为了纪念屈原,原本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几经演变,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端午节这天,如今全国各地节日习俗可谓是五花八门: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插菖蒲。。。节日气氛烘托得热闹有余。而,我老家端午节却别有一番传统和当地风情。
我的老家,在鄂东南的一个偏远小镇,有三省交界之称,或许隔闻名的岳阳楼最近。因为离大城市比较远,所以那些传统节日的风俗至今还流传。虽然十八载没在老家过端午节了,但家乡的节日习俗和风情难以忘怀!
端午节前夕,乐坏了儿童,忙坏了大人。孩子们高兴的是:既要添新衣,又要吃粽子;反之,大人就要为这些忙,而且还要为端午节那些风俗习惯而做准备。一切,只为喜迎这个初夏的节日。
http://s16/middle/691e6655ha4b60399acff&690
正式的端午节,要从农历的五月初四傍晚时分开始。煮粽子,剁大蒜,清除房前屋后的杂草。随后,把剁好的大蒜与雄黄,艾叶用冷水泡在一个大盆里,放在露天的环境下,只为端午节的露水和泡的那些交织在一起(听说这样泡的水洗澡可以治皮肤病)。做好了这一切,基本上可以休息了。
在这里,得说说老家的粽子。老家的粽子用现在的话来说,是纯绿色的食品。具体如下:包粽子的糯米是乡下种的,包粽子的叶子是当天从树上摘下来的棱叶(叶子用水泡几个小时,然后再洗若干次),还有是包粽子的绳子也是那个棕树叶子弄成小股而捆的。因纯是天然而成,故粽子的那个香,那个糯,那个味道,就不摆了(美极了)。
端午节清晨,鸡叫三遍,人们就纷纷起床。首先第一件事到井里面去挑水,传说端午节的井水喝了对身体最健康,还寓意风调雨顺。再,插艾叶,挂菖蒲在门的两边。随后,用小盆盆把泡了一夜的大蒜雄黄,艾叶水洒在屋里屋外的每个角落,洒一个地方,还要放一小截鞭炮。听老人说,这样可以防止蛇跑进屋里来。这些做完了,就开始准备丰盛的早餐。
老家端午节的早餐特别讲究。首先,必须要有煮好了的粽子;其次,要煎很多的韭菜鸡蛋,家里成员至少要吃两个以上的量;再之,就是刚刚出来的时令瓜果蔬菜,黄瓜,青椒之类的。
上午,走亲戚和迎亲戚的准备工作。凡是嫁出去了的女儿,今天必须得回娘家,当然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提粽子,还有那可爱的小娃娃!
端午节这天,也是相亲的大好喜日。一般在恋爱中的男女,都在这天确定终生大事——订婚。男方得准备彩礼,并带上自己父亲等亲属10多人到女方家,老家把此过程俗称“看姑娘”!男女双方都相正了(一般是双方都同意了再走此程序),这门亲事就基本成功。男方自然今后就可以留宿女方家(没订婚之前是不允许男方在女方家住宿的)。下一步,就是等男方家定喜日子迎娶。
吃完午饭,兄弟姐妹们坐在一起拉家常,要么打麻将,或是来点彩头的玩扑克!如果有事忙的,也可以吃完饭后向父母告辞。
若是家族亲戚走得亲热的,还要吃转转饭(今天你家吃饭,明天我家吃饭),节日可延续到农历五月十五大端午节。这天过了,基本上这个节日就过完。
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回味老家的端午节,其乐融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