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环球视线
http://s14/middle/691e6655h944ee50e419d&690
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必备品,缺一,生活就没滋没味。可是,它们涨价了,涨到了物稀价贵的地步。这不,经济特区的深圳市民选择到香港“打酱油”。
听着有点纳闷,深圳的市民到香港去打酱油,且不说花去的时间精力,就单是来往的车费,市内交通费,餐费也得花费不少。原来,细心的深圳居民忽然发现一江之隔的香港,不仅名牌便宜,连豉油也已然便宜过自家门口,“到香港打酱油”也就顺理成章了。风行了30年的“港人北上”也就这样变成了“深人南下”。嗨,服了!内地已经比香港还“富裕”!
内地真的富裕了吗?比过物价就知道:在香港购买的李锦记生抽,两瓶500毫升才12.8元港币(折人民币每瓶5.6元),深圳超市里每瓶则要20多元;深圳的鸡蛋已经涨到9毛钱一个,差不多大小的鸡蛋在香港惠康23港元就能买到30个,折成人民币一个还不到7毛钱,28港元10卷装的维达卫生纸,折算后比深圳便宜近5元;某品牌洗发水香港44元(人民币)一瓶,深圳要54元(人民币)一瓶;至于白砂糖和食盐,更是价廉物美。。。惊叹,既无资源,食品类完全依赖进口的香港物价比内地低!感叹,“不为名牌只为酱油”的生活无奈!
深圳这样感叹,内地又何尝不是这样?物价的飞速上涨,又何止是深圳?大江南北,从城市到乡村,或许无一幸免!外升内贬的人民币,离不开的米,油,盐,钱显得如此的金贵!节约,节省,老百姓必须拿出自己的镇家之宝了。
深圳选择到香港打酱油,节省生活成本;内地到哪去打酱油,买盐巴,节约生活开支?祈盼香港!可是香港远在他乡.细思量,也许每天吃泡菜,喝稀饭能抵挡这样水深火热的生活。
痛定思痛。 疾呼:香港,你能卖我盐巴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