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故里之争?

(2011-04-21 23:12:09)
标签:

故里

争论

何许人

杂谈

分类: 〖庄子生平〗

http://s3/middle/691e1507ga36e28380242&690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庄子是蒙人。蒙又称萧蒙或小蒙,据考证在宋国国都商丘附近,所以庄子是宋国人。对于庄子作蒙漆园吏,一般认为是管理蒙地的漆园,也有认为漆园是邑名。然而,历史上记载庄子的故里极为简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仅说:“蒙人也。”并未指明何国何处之蒙。蒙地在战国时曾有三处,庄子故里究竟在哪一处,歧说不一,至今争论末息。

    一是庄子故里在河南民权县说。此说比较有影响,也具有普遍性。在古代,西晋杜预和北魏郦道元都认为庄周为宋国蒙人,古代的治庄学者,大都皆从其说。现当代,我国许多学者也就认同庄周为宋国蒙人(即今河南商丘西北民权县人),如著名学者郭沫若、杨宽等都持此说。民权县为借历史名人发展本县经济的需要,便在此县建筑了庄子祠、庄子墓等,并成立了庄子研究所,绘制了庄子故里的蓝图,准备大力宣传。
     二是庄子故里在安徽蒙城县说。此说的主要依据是宋代元丰元年,蒙城县知府王竟在县内建筑的庄子祠,苏轼为其作的《庄子祠堂记》。为了争到庄子故里的桂冠,80年代安徽蒙城还在该县召开了全国庄子学术讨论会,之后又生产了“庄子酒”供应市场。
     三是庄子故里在山东冠县说。《汉书·地理志》谓蒙县属梁国,司马贞《史记索隐》、裴骃《史记集解》等,皆从其说。因冠县境内古代有蒙县,故部分学者便认为庄子故里在冠县。
     四是庄子故里在山东东明县说。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漆园故城,在曹州冤句县北十七里。”北宋初所编《太平寰宇记》说:“冤句县本汉旧县也……漆园城在县北五十里,庄周为吏之所,旧置监,今漆园城北有庄周钓台。”故此,东明县说庄周故里在本县。1995年11月,东明县举办了全国庄子学术研讨会,有全国大小60家报刊报道;之后,又出版《庄子故里在东明》一书,并成立了庄子书画院。
     五是庄子故里在山东曹县说。唐代李吉甫所编《元和郡县图志》说:“宋州小蒙故城,县北二十二里,即庄周之故里。”据考,小蒙城在今山东曹县西北,县境内尚有漆园、庄子垂钓之濮水、钓台、庄子观等。三
     庄子故里的五种不同说法,孰是孰非,本文姑且不做长篇考证和论述,只根据目前所看到的史料以及新近的考古发现,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先谈庄子故里在安徽蒙城说。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安徽蒙城,西汉至唐初并无此蒙城,至唐代天宝二年,方改称蒙城县,显然,此蒙城与庄周“为蒙漆园吏”之“蒙”,毫无关联。逮至宋代元丰元年,蒙城知府王竟心血来潮,在此蒙城建庄子祠,苏轼为之作《庄子祠堂记》,因此有些学者便认为庄子故里在蒙城。其实,则不然。众所周知,苏轼作为豪放派词人,当年他被贬为湖北黄州(今黄冈市)团练副使时,他写了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散文名篇《赤壁赋》。苏轼在此词赋里所写三国时“赤壁之战”之赤壁,并不在黄州,而在湖北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由此亦可作为佐证,说明苏轼的《庄子祠堂记》,并不能作为庄子故里在安徽蒙城的依据。所以,庄子故里在安徽蒙城说,也只能被视为是空穴来风。
     庄子故里在山东冠县说,也不能成立。班固《汉书·地理志》说蒙县属梁国,但未说明蒙县的方位。梁国原称魏国,魏惠王将国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市),方改称梁国。冠县非产漆,亦无漆园、庄子钓台等记载。仅因冠县古有蒙县,故部分学者便认为庄子故里在冠县,显而易见,此说是缺乏历史根据的。
     庄子故里在山东曹县说,具有比较可靠的历史根据。据考,古代曹县西北有漆园城,有濮水流过,有庄子钓台、庄子观等。尤其近年来,在曹县西北从地下挖出唐玄宗册封庄子为南华真人的石碑。唐玄宗信仰道教,酷爱《庄子》,封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庄子》之书为《南华真经》,并不可能是随意妄为。据此,说庄子故里在曹县,并非无稽之谈。
     庄子是道家的集大成者,道家学说在战国时代已经成为“显学”。庄子这样一位显赫的大人物,其活动范围不可能只局限在曹县境内。山东曹县、东明县和河南民权县相毗邻,庄子生活在曹县,他可能也经常在东明县、民权县一带活动。由此看来,民权县和东明县留有庄子的遗迹,也就不足为奇了。依我看来,山东曹县、东明县和河南民权县三县,可以联合成立庄子研究中心,共同研究庄子学说及其现实意义,也就没有必要争庄子故里所在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庄子简介
后一篇:庄子“轨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