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的研究》开题报告

(2019-09-22 14:57:05)
标签:

教育

 

 

西安市鄠邑区2019年度基础教育科研小课题研究

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9.9

立项号

HYKT-19134

课题名称

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的研究

负责人

权超

所在单位

西安市鄠邑区甘河中心学校

课题研究的

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在合唱的教学与学习中,学生能学会尊重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和谐相处、学会齐心协力等良好的品质。学习合唱对学生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彰显一代青少年的精神素质和精神面貌,是凸现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我校重视合唱教学,在历次的合唱比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在核心素养和德育教育逐渐深入的今天,我们不能只站在满足学生唱好歌的层面,而是在合唱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成为我们所要关注的焦点。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合唱教学能培养学生有较好的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养成集体主义观念、增强合作意识、互相尊重等方面有着较好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它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组织良好的合唱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个正确的歌唱方法,通过有情感的歌唱,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从而喜欢音乐,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正确的音准与节奏感,同时激发振奋他们的乐观精神,丰富其形象思维能力。

2、在合唱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一个好的合唱演员就是一个好的独唱演员,而一个好的独唱演员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合唱演员,缺乏了组织纪律性和协调性,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在合唱中,发出异样的声音会破坏合唱的整体性。从而教育学生做人也要和同伴和睦相处,融入集体。

3、为校合唱团培养人才和后备力量,建设学校校本课程的特色。

4、用教学实践支撑教学理念,丰富拓展童声合唱这一领域,为理论的发展和教学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课题名称的

界定和解读

课题名称:《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的研究》

关键词:合唱、合作意识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合唱,是歌唱的最高形式,它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声部的数量没有规定,一般有四个声部。

合作意识是指个体对共同行动及其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情感,是合作行为产生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人的合作意识是随人整个心理和行为活动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发展,但并不一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合作意识需要通过某种活动,通过人和人的交往过程,通过共同完成任务与对各种结果的经历,及成果的分享和责任的共同承担的关系去培养。

研究依据:《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演唱歌曲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音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而且也应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对社会音乐生活的关心,对班级、学校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将使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课题研究的

步骤和举措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9.6—2019.9)准备阶段

整理课题申报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调查问卷,探寻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2019.10—2020.3)实验阶段

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研究;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段 (2020.4—2020.5)总结阶段

收集整理课题资料和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学习研究,取长补短,并结合本课题加以创新,并应用到教学中。

2、调查研究法

运用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我校师生对于合唱歌曲教学开展的现状及他们的需求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3、案例研究法

把个别学生在合唱学习中的情况,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并形成案例。

4、组内分组法

在班级或者合唱团中将声部再细化成四声部,采用声部组长总负责,分小组自主管理,采用竞赛展示、游戏等有趣的形式,促进各小组的共同努力和进步,从而使各声部都能自主有序地进行练习并不断提高。

5、对比实验研究法

开设合唱团,所开设的合唱团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将合唱团和普通班中收集的材料和数据进行比较,探索合唱教学合作意识在教学中的应用。

6、经验总结法

总结自身音乐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形成经验材料。

课题成果的

预期和呈现

1、《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论文。

2、《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的研究》调查分析报告。

3、合唱课堂教学设计资源包,合唱活动相关的影像材料。

4、《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团队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结题报告。

5、课题研究教学论文、案例、合唱教学成果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