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言文 第1课时 “之”的用法
(2016-03-01 15:15:49)| 分类: 中考复类 |
【考试说明有标准】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为此,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考点细化可检测】
1.梳理掌握1—6册课内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2.结合语境,能对课外文言文中的虚词“之”正确辨析、使用。
【自主检测找问题】
●尝试训练
王右军 ⑴年减⑵十岁时,大将军⑶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⑷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⑸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6)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注释】 ⑴王右军:王羲之。⑵减:不足。⑶大将军:王敦。⑷钱凤:人名,字世仪。
⑸孰:熟。⑹从:纵。
1.疏通文意,写下疑惑之处,做好交流准备。
2.指出文中三个“之”字的用法。
⑴大将军甚爱之
⑵便言逆节之谋
3.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学生交流答案,教师点拨
【知识框架巧梳理】
●学生整理归纳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写出例句并指出用法)。
1.用作代词
⑴
⑵
⑷
2.用作助词
⑴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⑵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⑶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
3.用作动词: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译作“到”“往……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难点有点拨】
●学生尝试辨析下面句子中的“之”的用法。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趋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髻寰之始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点拨
【迁移训练增能力】
【注释】
⑴承摄:继承掌管。⑵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⑶黄武:年号。⑷皖:地名。下文“建业”也是地名。⑸进达:举荐人才。
1.此文中,我们学过的重点实词有哪些?
2.哪些句子我还不会翻译?
3.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吾欲之南海
D.彼竭我盈,故克之
【典型错题勤整理】
我的典型错题是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考点,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准备用以下方法克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