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古学推荐书·专著类

(2014-05-23 10:47:30)
二、专著类
这一类是指考古学家的研究性著作,遵循一般的学术规范,通常情况下也只有圈内人才看。其实,即使是研究很正式的学术问题,考古学家也可以用一种平易近人而不是装腔作势的方式表达出来。我尽量挑一些名家名作,相对来说可读性强、对非专业人士也有启发性,特别是关于考古推理的——这是考古学最有魅力的部分,其精彩程度并不亚于名侦探的推理过程。

1、路易斯·宾福德著,陈胜前译:《追寻人类的过去:解释考古材料》,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本书是作者60-80年代研究成果的汇总,来自于他在欧洲的讲演。按时代顺序讨论了考古学中的三大战略性课题:现代人类行为方式的起源、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更大篇幅则是对狩猎采集民族的妙趣横生的描述。对史前考古稍有了解的人可能会从书中收获更多;但是只要你不想接受现成的结论,而是想了解一般科学方法论、发展批判性的思维,这本书绝对适合你。

2、巫鸿著,施杰译:《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三联书店,2010年。
通过这本书可以深刻理解一个考古学家的视角。墓葬中并不是只有精美的随葬品才重要;反之,盗墓者的危害也绝不仅仅止于随葬品,而是那些致命的共存关系!书中大量使用照片,并且对很多基本概念予以说明,这一点很适合非专业读者。

3、陈星灿:《考古随笔·(一)》,文物出版社,2002年 。 
陈星灿:《考古随笔·(二)》,文物出版社,2010年。
这两本都是论文集,很多题目极具吸引力。作者在前言中说“世上的书有两种,一种是必须正襟危坐读的,另一种是可以躺在床上随便翻的。我的这本小书属于后一种。”另外,我很推崇这句话:“许多当代的经验和材料,均可以成为我们重建和解释历史的依据。”希望非考古专业的人也能意识到这一点。

4、汪宁生:《古俗新研》,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
类似3,也是短文札记的汇集,以民俗、民族志材料治古史的代表作。感兴趣者可进一步参阅《汪宁生论著萃编》或《民族考古学探索》。

5、马丁·琼斯著,陈雪香译,方辉校:《宴飨的故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科技考古的代表作,展示了现代考古学方法如何复原古代饮食行为。同时也说明,考古学家并不只是关注精美器物和恢宏建筑等所谓“重大发现”。

6、李济:《安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这是李济先生继1957年出版的《中国文明的开始》后,于1977年撰写并出版的第二部综合性学术专著,也是李济先生的最后一部著作,是“是一本向国外宣扬介绍现代中国考古学产生和发展状况的入门指导”,用英文写作。从该书前言中可见李光谟对1990年的那个译本不满(《安阳:殷商古都发现、发掘、复原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而这一版还收录了《中国文明的开始》和其他一些重要论文,相比于《李济文集》那种大部头来说更适合一般人阅读。

7、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
作者晚年为大众撰写的、以自述体叙述毕生考古经历和对研究内容的系统总结。

8、张光直:《考古人类学随笔》,三联书店,1999年。

9、李零:《入山与出塞》,文物出版社,2004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