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变式复述,语文园地中的一株幽兰

(2011-10-13 21:41:42)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研究

在语文课堂上,常见一些教师运用复述课文的方法来使学生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的能力,无疑,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但是,长时间地使用,形式又单一地局限在简要复述或详细复述上,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厌倦情绪,敷衍了事,复述的效果也就微乎其微了。

为使我们的教学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起到更大的作用,我们不妨在变式复述上多下一些工夫,可采用的方法有:

1、改变人称

可将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也可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如将《走一步,再走一步》改成第三人称来复述,可以更好的比较出原文的妙处,将《范进中举》改成第一人称来复述,可以更鲜明地感知范进中举前后内心的巨大变化。

2、改变角度

这是一种比较好用,同时效果也比较明显的复述方式。它能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深入领会文章的中心。如将《散步》一文进行分组复述,分别以母亲和小孩子的口吻来进行,就更能使学生体会中年人“我”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将《皇帝的新装》从骗子的视角来复述,就更能揭穿骗局,让学生们了解不同人物的内心,认识他们的丑恶嘴脸。

3、 改变叙述方式(结构)

 如果文章是以倒叙或插叙的结构方式来叙述的,就可以根据理解的需要让学生将文章按顺叙的结构方式来复述,反之,也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将顺叙改换为倒叙或插叙。如将《我的叔叔于勒》改换为顺叙,将《故乡》、《杨修之死》改换为倒叙,都更能使学生创造性地理解教材。

4、改变体裁

主要是将诗歌改成描述性散文,将文言文改成记叙文。如将《秋天》《钱塘湖春行》改成描述性散文,将《石壕吏》改成叙事性的记叙文,将《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改成解说词等。

5、 添充情节

 就是在深入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让学生适当地添加一些情节或对人物进行一些细致的描述,从而丰富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中心。如在学习《羚羊木雕》一课时,可以 在“我”向万芳将木雕要了回来,然后送给她小刀的时候添加情节,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想像万芳在此之后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在学习《孤独之旅》时,可以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来描述杜小康所产生的孤独心理。在学习《故乡》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多次想像、描述闰土、杨二嫂的心理世界,使学生能更真切地感受不同代表人物的心路变化历程,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变式复述,也可称之为创造性复述,它不仅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教材内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获得高于原教材的独有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此可见,变式复述就像是开放在语文园地中的一株幽兰,默默地散发着独有的芳香,只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稍具匠心,略略改变一下思维方式,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采得园中青青草,抱得清香满怀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